3月底的北京乍暖還寒,柳絮卻已漫天飛舞,口罩成為行人的標配,又是新的一年,萬物更新。
張濤是鏈家地產望京SOHO店的銷售專員,明天他將轉正,這意味著每單的傭金會比之前多30%,比轉正更令他興奮的是樓上一家電子商務公司倒閉了,按照以往的經驗,這間辦公室將在三周內租給新的公司。
這家倒閉的電商公司就是蜜淘,一家做限時特賣的跨境電商。據蜜淘前員工介紹,公司先后完成三輪融資,2014年11月B輪融資由祥峰和經緯領投3000萬美元,在當時是跨境電商金額最大的一筆融資。“然并卵,公司還是倒了,老謝人不錯,只是市場變化太快,我來了一家汽車電商公司,很多同事也不做跨境電商了,這個行業和團購一樣,最后大部分都會死掉。”
幸災樂禍的背后
在蜜淘倒閉后的72個小時里,《又一家創業公司C輪死:蜜淘被曝公司已倒閉》、《誰“殺死”了蜜淘》、《蜜淘倒下,跨境電商平臺未來的路要怎么走?》等幾篇文章被廣泛傳播,各方站在不同的角度分析了蜜淘的經歷。同行則發了《蜜淘倒下 XXX補血 跨境電商冰火兩重天!》、《從淘寶小店到估值近百億 解密跨境電商XX的成功之道》等PR稿,核心觀點是蜜淘團隊弱,燒錢不燒心,你不倒誰倒;我在建生態,你還在賣貨,蜜淘你真真是一個low B,我就是要拿錢燒!死!你!丫!
當外界在談論蜜淘為什么死的時候,跨境電商在討論蜜淘是怎么被自己玩死的。背后的邏輯是希望證明,燒錢是能燒出門檻的,至少目前已經在清盤,看,蜜淘已經廢了,等市場只剩下三個玩家的時候,我們再賺錢,所以我們不能學蜜淘,我們要繼續融資,積極擴張,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至于蜜淘的死,take it easy,行業那么血腥,它只配做一塊墊腳石。
夜深人靜的時候,CEO們難免會捫心自問,本質上自己和蜜淘并沒有什么不同,只是比它多融了一筆錢,或者不如它市場投放激進。我又該如何破局,該如何講一個新的故事,該如何安撫人心,該把更多精力放在外面自己的自有品牌公司了吧,主業是不是該轉型了,這真心是一條不歸路。狗日的蜜淘,你多撐半年等我融完這一輪多好...
被忽略的成本結構
電商有三個核心指標:獲客成本、用戶留存、毛利。一家電商的市場負責人透露,目前一個新客的獲客成本行業均值已經達到160元左右,大部分跨境電商的客戶留存不好,一半新客一半老客,標品的毛利經常是負值,非標品的毛利約為10%。
所謂標品就是奶粉紙尿褲,賣的越多虧的越多。因此所有的跨境電商都在強調未來可以通過賣非標品盈利,或者標品占比優于同業。一個被忽略的數據是履約費用,即將產品交付到用戶手上產生的倉儲物流清關費用,即便是非標品的毛利,依然無法覆蓋該部分費用。4.8新政之后,為了搶奪用戶,該行業又掀起了一波免稅大戰,由平臺補貼征稅,這無疑是一棵新稻草。
跨境電商的確重塑了進口產品到達用戶手上的價格體系,一方面切掉了各級貿易商的層層加價,另一方面通過資本補貼降低了端到端的物流成本。但隨著品牌商對于跨境電商認識的加深,越來越多的品牌商不再希望自己的產品在中國市場被低價銷售,品牌越大,反彈則越強烈。品牌商一方面需要平衡各個區域的產能和組織體系,另一方面也需要保證當地市場有適度的利潤進行推廣保證品牌溢價。走到今天,跨境電商越來越扮演了一個為品牌商做嫁衣的角色,把非標品在中國市場推起來,品牌商自己建立中國公司,切斷跨境產品供應,以Brita水壺為代表的品牌商的覺醒,示范作用尤其明顯,當品牌商認識到中國市場的潛力,以及這個市場并非像跨境電商形容的難以搞定的時候,階段性的合作關系隨之坍塌。
更多時候則是供需對于成本結構的影響。同樣是特賣模式,唯品會銷售的是一線品牌的尾貨,折扣空間較大,靠運營利潤支撐了一家數十億美金的中型公司;而跨境電商所銷售的爆款,對上游供應商毫無控制力,反而在大促時各個電商平臺為了備貨,大幅的抬高了采購成本;對于非標品而言,產能同樣是個問題,海外很多品牌是充滿情懷和工匠精神的家族作坊,跨境電商并不能反向改變他們的產能和對市場的認知。
一邊在不斷提高采購價格,一邊在不斷流血促銷,都是為了搶用戶全年兩萬元的消費額度。蜜淘尸骨未寒,跨境電商整個行業又重啟自殺模式。
智豬博弈,終局是劇終?
博弈論經濟學中,“智豬博弈”是一個著名的納什均衡的例子。假設豬圈里有一頭大豬、一頭小豬。豬圈的一頭有豬食槽,另一頭安裝著控制豬食供應的按鈕,按一下按鈕會有10個單位的豬食進槽,但是誰按按鈕就會首先付出2個單位的成本,若大豬先到槽邊,大小豬吃到食物的收益比是9∶1;同時到槽邊,收益比是7∶3;小豬先到槽邊,收益比是6∶4。那么,在兩頭豬都有智慧的前提下,最終結果是小豬選擇等待。
跨境電商政策日趨成熟,從取消稅收免征額到正面清單,創業公司在應對市場、資本、政策各種變化之際,巨頭也悄然進場。天貓國際、京東全球購、唯品國際、網易考拉,一個個都是多金且不缺流量的玩家。在巨頭切走80%市場份額的格局下,創業公司去做用戶教育,無異于智豬博弈中去按按鈕的小豬。
“垂直電商因購買頻次低、場景不豐富、用戶黏性差,一直為行業所詬病,彼時凡客融資至F輪,增速一時無二,勢頭兇猛,最終卻難逃魔咒。環顧今日這些跨境電商,論運營的精細化程度、平臺的知名度、產品的滲透率,誰敢說比之前的凡客強。”
《天下網商》發過一篇繁星優選CEO劉洋的文字--《蜜淘只是開始 跨境電商一家都剩不下》,是從另一個角度做出對終局的判斷。“當大家都在討論跨境電商的終局如何時,把自己包裝成為獨角獸并不聰明,嚴格意義上來講,目前靠外部融資發展起來的母嬰垂直電商還未出現獨角獸,估值最高的上一輪是8億美金,一家公司過度關注估值,而忽視基礎的用戶體驗的改善,無疑會從根本上加速主營業務的淪陷。”一位資深的行業觀察人士說。
以上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雨果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