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幾天,小誠剛跟大家聊了聊“瘋王”高調宣布對等關稅背后的玄機,以及我們中國企業有哪些應對之道(感興趣的老板可以點擊上一篇了解)
結果沒想到,轉頭美國白宮又甩出了一份長!達!22頁!的關稅豁免清單。
這操作,小誠只能說:“瘋王”瘋歸瘋,真要動起腦子來,還是那個算盤打得劈啪響的人。
對戰略物資豁免關稅,不是心軟,而是無奈;表面上搞貿易保護,骨子里還是在拼命維穩自家供應鏈。說到底,誰能比他更會算計?
那今天,小誠就帶大家拆一拆—這份清單中具體包含了哪些商品?對于中國的出口企業來說這意味著什么?
根據白宮最新發布的文件,這次豁免的商品類別接近1000種,主要包括:
1??在途商品:在美東時間 4 月 9 日零點(北京時間 4 月 9 日中午 12 點)之前申報進口或從倉庫提取用于消費的,豁免征收對等關稅。
2??旨在用于人道主義救助的物品:食品、衣物和藥品等捐贈品,豁免關稅。
3??各類信息資料產品,例如:影片、海報、唱片、照片、縮微膠片、縮微平片、磁帶、光盤、只讀光盤、藝術品以及新聞通訊稿等,豁免對等關稅。
4??已受第 232 條關稅約束的產品:鋼鐵和鋁制品及其衍生品、乘用車、輕型卡車和汽車零部件,豁免對等關稅。
5??特定產品:銅、藥品、化學品、半導體、木材制品、紙制品、金屬等,豁免對等關稅。
6??礦物:美國沒有的能源和其他某些礦物,豁免對等關稅。
7??美國成分占比高的產品:美國成分占海關申報價值 20% 以上的產品,對等關稅僅適用于該產品的非美國成分。
其實,簡單理解就是——只要一件商品里,美系組件的價值占比超過20%,不管這東西是從哪個國家出口到美國的,都能被豁免掉部分對等關稅,繼續沿用4月2日之前的老稅率。
這個豁免范圍有多大?可以說是貨真價實的真金白銀。按2024年的貿易數據來看,這一類商品的全球進口額高達6440億美元!
其中,來自加拿大和墨西哥的約1850億美元,來自全球其他地區的約4590億美元。換句話說,只要鏈條里有足夠多的“美國成分”,不少企業的壓力就能明顯減輕。
這份豁免清單,某種程度上,其實也像是一面鏡子,照出了美國經濟的結構性尷尬。
核心邏輯很直接,小誠也說了,就是哪些東西美國離不開進口,哪些就得豁免關稅。打著貿易保護的旗號,干的還是供應鏈“維穩”的事。
接下來讓我們看看幾個典型的痛點:
美國豁免了石油和天然氣,等于承認了一件事:哪怕本土頁巖油產量大增,石油進口依賴還是無可避免。
2024年,美國石油貿易逆差高達2062億美元,甚至還在通過第三方從委內瑞拉買油。
更尷尬的是,連墨西哥灣油田用的特種鋼管,美國也造不出來,得靠進口。這不是例外,而是現實。
豁免清單里,銅、稀土、鋰等礦產赫然在列,背后是美國資源安全的長期隱憂。
彭博社的數據顯示,美國有15種關鍵礦產100%依賴中國進口,29種礦產超過一半依賴中國。
其中,半導體材料鎵、鍺,中國掌握了全球83%的產量。稀土更是美國國防工業不可或缺的原料,70%的供應來自中國。
供應鏈安全的真相就是:沒有中國,很多高科技產業就是停擺。
汽車零部件被豁免,某種程度上是對美國制造業困境的側寫。
過去二十年,美國本土汽車制造業崗位減少了四分之一。特斯拉的生產線在上海磨煉成熟,最終復制到德國,繞開了美國產業政策的壁壘。
而在芯片領域,中國出口的28納米以上成熟制程芯片,占美國進口同類產品的40%。美國在這部分產能上的“斷層”已經非常明顯。
白宮一邊高舉關稅大棒,一邊又不得不豁免民生用品,本質上是政策兩難的體現。
耶魯大學測算,如果全面征稅,美國家庭年均支出將增加4200美元,通脹率可能抬升2.1%。
換句話說,美國眼下最真實的狀態是:
產業保護不能停,物價穩定不能丟,供應鏈還不能亂。看似強硬,實則投鼠忌器。
按照白宮公布的關稅豁免清單附件,自2025年4月5日美國東部夏令時間中午12:01起(即北京時間4月6日凌晨00:01),對于即將進入消費環節或從倉庫提取用于消費的商品,《美國統一關稅表》(HTS US)第99章第3分章進行了更新。
以上為部分關稅豁免清單截圖,豁免詳情請查看白宮發布的附件,鏈接如下:
??http://whitehouse.gov/wp-content/uploads/2025/04/Annex-II.pdf
其實,每一次貿易規則的變化,既是挑戰,也是機會。對于中國企業來說,與其焦慮,不如行動。
無論是順勢而為,借美國本土化完成品牌升級,還是多點布局,撬動東南亞、中東、拉美等新興市場,全球化時代的主動權,依然掌握在我們自己手中。
風起于青萍之末,機會藏在變化之間。
如果你想了解怎么注冊美國公司、搭建美國本地倉、注冊海外公司等實操步驟,可以隨時找小誠咨詢。
(來源:(文章來源:公眾號:企誠境外商務通))
以上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雨果跨境立場!本文經原作者授權轉載,轉載需經原作者授權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