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際貿易環境復雜多變,受到全球經濟形勢、政治局勢、政策調整、自然災害等多種因素的影響,這些都可能導致合作方的資信狀況發生變化。
因此,調取海外客戶的企業信用報告,密切關注對方的資信動態對于維護企業自身利益至關重要。
而解讀報告中的財務數據,尤其關鍵。企業信用報告中的財務報表通常能夠最直接反映一家企業一段時間的經營業績和財務狀況,而對于供應商來說,財務報告可以幫助我們判斷與這家企業合作的風險如何,是否應對客戶縮短或是延長付款期限。
本文重點解讀財務報表中的這些關鍵指標:
也稱負債率,是企業負債總額對資產總額的比率,反映了企業的長期償債能力和經營風險。
國際上通常認為資產負債率在60%--70%,比較合理、穩??;而當資產負債率大于80%時,負債在資產中所占比重過高,對債權人尤其是長期債權人來說是一個危險信號。
案例當中目標公司2018和2019年的資產負債率均超過1,表明其已處于資不抵債狀態,具有非常大的償債風險。
指流動資產對流動負債的比率,用來衡量企業流動資產在短期債務到期以前,可以變成現金用于償還負債的能力。
一般認為流動比率在2以上,也就是流動資產是流動負債的兩倍,這種情況下財務狀況比較穩定可靠,一方面滿足日常生產經營流動資金的需要,還有足夠的資金償付到期短期債務。
案例當中目標公司流動比率僅為0.54,資產狀況非常差,完全沒有能力償付短期債務。
周轉率指標,指標包括了總資產周轉率、流動資產周轉率、固定資產周轉率、應收賬率周轉率和存貨周轉率。分別代表的是營業收入與企業資產平均總額、流動資產平均余額、固定資產平均余額、應收賬款平均余額和存貨平均余額之比。
一般來講,這些指標值越大,則意味著企業營運能力越強。良好的營運能力可以確保企業有足夠的現金流,從而支持企業的擴張和投資。
比如案例當中,我們獲得的目標公司2019年的資產總額周轉次數和流動資產周轉次數較2018年下降明顯,周轉次數與周轉率成正比關系,表明企業的營運能力顯著減弱。
也就是企業從經營活動中取得利潤的能力,直接影響著企業的生存和發展。簡單說只有實現盈利的企業才能夠維持其正常運轉,并有資本進行可持續發展。
反映企業的盈利能力有很多指標,其中我們可以重點關注一下營業利潤率和凈利率。分別是指企業一定時期內營業利潤、凈利潤與營業收入的比率,指標越高,表明企業盈利能力越強。
案例當中,目標公司2018和2019年的凈利潤率,資產回報率均為負,表明公司處于虧損狀態,其盈利能力較差。
也就是本年營業收入較上一年營業收入增長的比率,營業收入是企業銷售商品或提供勞務所取得的貨幣收入,代表著企業這一時期的主要經營成果,營業收入的變動直接反映企業的經營情況的變化。
比如案例中目標公司營收增長率為-78.74%,2019年營業收入較2018年下降明顯,說明這家企業的業務拓展能力較差,經營狀態出現了明顯惡化,應該謹慎與之交易。
案例當中給出的這家企業,從財務數據中我們也能看出它的經營狀況非常糟糕,實際上這是一家已經在申請破產清算的企業,我們可以看出其實各方面的數據都是能相互交叉驗證的。
相信不會讀財務報表的我們通過這樣一些指標的分析,也能大致了解目標企業的經營狀況,幫助我們去最大程度的規避交易風險。
(來源:外貿風控-Harry)
以上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雨果跨境立場!本文經原作者授權轉載,轉載需經原作者授權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