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率制度的內容
1.確定匯率的原則和依據。例如,以貨幣本身的價值為依據,還是以法定代表的價值為依據等。
2.維持與調整匯率的辦法。例如是采用公開法定升值或貶值的辦法,還是采取任其浮動或官方有限度干預的辦法;
3.管理匯率的法令、體制和政策等。例如各國外匯管制中有關匯率及其適用范圍的規定。
4.制定、維持與管理匯率的機構,如外匯管理局、外匯平準基金委員會等。
影響一國匯率制度選擇的主要因素
(1)本國經濟的結構性特征如果一國是小國,那么較適宜采用固定性較高的匯率制度;如果是大國,則一般以實行浮動性較強的匯率制度為宜。
(2)特定的政策目的固定匯率有利于控制國內的通貨膨脹。在政府面臨高通貨膨脹問題時,如果采用浮動匯率制往往會產生惡性循環。若一國為防止從外國輸入通貨膨脹往往會選擇浮動匯率政策。因為浮動匯率制下一國的貨幣政策自主權較強,從而賦予了一國拒通貨膨脹于國門之外,同時選擇適合本國的通貨膨脹率的權利。可見,政策意圖在匯率制度選擇上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3)地區性經濟合作情況一國與其他國家的經濟合作情況也對匯率制度的選擇有著重要影響。例如,當兩國存在非常密切的貿易往來時,兩國問貨幣保持固定匯率比較有利于相互問經濟關系的發展。
(4)國際國內經濟條件的制約一國在選擇匯率制度時還必須考慮國際條件的制約,例如,在國際資金流動數量非常龐大的背景下,對于一國內部金融市場與外界聯系非常緊密的國家來說,如果本國對外匯市場干預的實力因各種條件限制而不是非常強的話,那么采用固定性較強的匯率制度的難度無疑是相當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