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有較長歷史的國家,日本民間保留了一些獨具特色的風俗習慣,這些習俗至今仍受到日本人的重視。
【灑豆】在日本,每個地方灑豆的時節及名稱都有所不同,也稱為鬼打,它是在日本的除夕或12月27日等日子舉行的一種習俗儀式,主要是驅趕邪氣。
【稻草繩】稻草繩是正月時掛在門上用來驅邪的東西。稻草繩原本是使用桔子、龍蝦等吉祥物集合在一起的掛飾。桔子有子孫繁榮等意味,其他的吉祥物也都有不同的意義。新年結束后,稻草繩就會和門松一同拆下來再帶到神社燒掉。
【屠蘇】日本飲用屠蘇的習俗始于平安初期,屠蘇是一種加有山椒、桔梗、肉桂等草藥的藥酒,據說喝了可以驅除邪氣還可延年益壽,是過年時不可或缺的。
【門松】日本人為慶祝新年會在家門口擺飾“門松”,這是一個招神的記號,同時也是神降臨世上停留處的代表。門松和許多的過年裝飾品都會在1月7日撤掉,代表過年將告一段落。
【鯉魚】在端午節懸掛鯉魚旗的習俗始于江戶中期,它是根據中國“鯉魚跳龍門”的傳說而來的,希望藉此來祈愿孩子向上并有所成就。
【盂蘭盆節】日本各地的盂蘭盆節活動有所不同。一般為7月13-16日,節日期間大致有迎祖、祭祖、送祖等一系列活動。
分別是:
元旦(1月1日);
成人節(1月的第二個星期一);
建國紀念日(2月11日);
天皇誕生日(2月23日);
春分日(按日歷上的春分日,每年前后有所不同);
昭和日(4月29日);
憲法紀念日(5月3日);
綠之日(5月4日);
兒童節(5月5日);
海之日(7月第三個星期一);
山之日(8月11日);
敬老日(9月第三個星期一);
秋分日(按日歷上的秋分日,每年前后有所不同);
體育節(10月第二個星期一);
文化節(11 月3日);
勤勞感謝日(11月23日);
日本實行每周5天工作日制度,每周六、日休息。
【巨大的市場需求】日本市場規模大,每年商品零售總額約為1.2萬億美元,許多中低檔商品和原材料都依靠國外進口。特別是隨著少子老齡化的程度日益加深,在醫療、健康、護理等領域產生了各種各樣的需求。另外,約690萬人的“團塊世代”(指在1947-1949年之間的第一個生育高峰期出生的一代人)從2007年起陸續進入退休年齡,這些人擁有約1.1 萬億美元金融資產,加上每年近1.4萬億美元的退休金,其潛在的市場消費能力不容忽視。
【較好的商務環境】日本戰后走上和平發展之路,建立起非常完備的法律制度,政局比較穩定。20世紀90年代以后,日本推進了會計準則以及相關法律制度的國際化。2005年6月修改、制定新公司法,使設立公司更加容易(撤銷了最低資本金制度),企業兼并重組方式靈活,商業環境規范有序。日本各項基礎設施完善,高速公路、鐵路、航空、海運等物流設施便利,除綜合稅負較高外,企業投資日本的總體商務環境較好。在世界銀行公布的《2020年營商環境報告》中,日本在190個經濟體中位列第29 位。世界經濟論壇《2019年全球競爭力報告》顯示,日本在全球最具競爭力的141個國家和地區中,排第6位。
目前,日本政府正研究擬訂新的經濟增長戰略,擬通過放寬管制、降低稅負等刺激民間企業投資,增強日本經濟活力,這將為外國企業投資日本帶來新的機會。
【合作重點領域】節能環保、新能源、汽車零部件、中小企業合作、生物醫療、ICT產業、現代農業、老齡服務產業等領域成為外國企業對日經濟合作的重點領域。包括中國企業在內的外國企業可與日本企業伙伴合 22 日 本作,充分發揮各自比較優勢,共同開發第三國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