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取消T86政策,TEMU賣家如何應對
一、物流與清關模式調整
1、轉向海外倉模式
提前備貨至美國海外倉成為重要選擇:不僅降低單件物流成本,還可適應平臺策略。
2、多元化物流渠道
部分物流企業嘗試通過加拿大中轉或調整包裝方式規避審查(如Temu改用無品牌標識包裝),但長期需依賴合規的本地化物流合作。
二、成本與定價優化
1、精細化成本核算
除關稅外,需重新計算包括運輸、倉儲、平臺服務費等綜合成本。
通過供應鏈優化(如集中采購、降低包裝成本)對沖稅費壓力。
2、靈活定價策略
活動定價:利用Temu平臺促銷規則,通過限時折扣平衡利潤與銷量。
加價率控制:避免超過平臺25%的加價限制,同時參考競品價格調整策略。
三、合規與資質管理
1、嚴格產品認證
Temu要求檢測報告必須由入駐其跨境服務市場的機構出具,賣家需確保商品符合美國及目標市場的安全標準(如GPSR法規)。標簽信息需完整,包括制造商、安全警告等,避免因不合規導致扣留或銷毀。
2、申報信息準確性
美國海關新推行的ACAS系統要求提前提交詳細貨物信息(如貨描、重量、收發人信息),模糊申報可能導致拒收或罰款。
四、運營模式轉型
1、從直郵向半托管/全托管轉型
半托管模式:將部分商品提前備貨至海外倉,由平臺負責物流和售后,降低清關風險。
本土化運營:吸引美國本土商家入駐,或與當地供應鏈合作,減少對中國直郵的依賴。
2、市場多元化布局
美國政策收緊后,可拓展歐洲、東南亞等對低價商品需求旺盛且監管相對寬松的市場,分散風險。
五、政策與市場動態監測
1、關注政策緩沖與支持
部分平臺可能承擔部分稅費(如Temu與物流商協商共擔成本)。
中國政府已出臺海外倉退稅政策,賣家可通過合規申報降低成本。
2、預判市場趨勢
根據Adobe數據,2024年美國電商銷售額增長8.2%,顯示消費需求仍強勁。賣家需平衡成本與市場機會,通過差異化選品(如高客單價商品)維持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