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爬蟲優化之后,我再分享個 SEO AB 測試系統。要注意,這里的 AB 測試并不是常規的對流量進行分桶,而是根據 SEO 渠道的特性專門對頁面進行分桶,這樣通過不同頁面分桶的效果能準確判斷出 SEO 策略的真實效果。SEO AB 測試系統在阿里巴巴國際站有實現,雖說還沒帶來成規模的增量,但測試下來幾個實驗結論還是有沉淀的價值,并且幫助 SEO 從“玄學”到“科學”的轉變。
之前 SEO 效果主要通過時間軸縱向來看,也就是說上線前后的變化。比如說某頻道新加了內容模塊,然后 3 周后觀測其收錄和流量的數據情況。不過這個方式有個很嚴重的問題,就是很容易被挑戰,即并不是嚴格的實驗和結論。比如這個內容模塊上線后,從曲線上看大概有 5% 的提升,那么挑戰來了: 怎么確定現在的增長是這個策略帶來的,而不是行業、品牌等外部因素的影響 ?即便從理論上解釋了這個模塊可以讓頁面內容更加豐富,但還是解答不了這個問題。
所以,急需一個類似轉化上的 AB 測試系統,來清晰又準確的解決這個問題。SEO AB 測試就這么誕生了。
有些朋友又有疑問了,如果針對流量做了分桶,那搜索引擎爬蟲來訪問時,一會是參與優化策略的實驗桶,一會是什么都沒做的參考桶,搜索引擎判斷時也會困惑,那最后的效果也不能完全反映這個策略的效果吧。
我想說的是,如果針對流量去做分桶,確實會有這個情況。爬蟲第一次抓取時頁面有內容模塊,第二次來的時候又沒有了。那最后的效果無法說明是這個模塊的效果。那有什么解決方案呢?其實就是針對網頁進行分桶,這也是 SEO AB 測試最大的不同。
SEO AB 測試,就是針對網頁進行分桶。這樣可以保證搜索引擎爬蟲在訪問時一直是在某種固定的方案下,保證最后效果的可靠性。比如有 30% 網頁參與了實驗,添加了內容模塊,另外的 70% 什么都沒做,屬于參考桶。那么大概在 2、 3 周后看這兩個桶的數據曲線能得到實驗結論。
有了這個 SEO AB 測試系統,就能保證每個策略都能產生科學、可靠的實驗結論。比如列表頁添加了內容模塊后,是否有比參考桶更上揚的流量曲線。
SEO AB 測試還有幾個注意事項:
一定要隨機分桶。隨機分桶才能保證每個桶的樣本足夠均勻,產生的結論也更可靠;
頁面分桶的維度有很多,比如按照余數分桶,首字母分桶等;還可以多維分桶,同時做多個實驗;
AB 測試的功能更適合大中型網站,因為這樣價值會更明顯(3%的提升就很可觀),而且樣本足夠大,結論更可信。
仍有一些功能一直未實現,也挺遺憾的,主要有下面 2 個:
產品化,主要是運營可以人工進行分桶、模塊的配置、以及對應數據報表的生成;這樣運營可以自助的在線上配置 SEO 實驗,調整分桶比例,并自動生成對應的數據報表;
策略沉淀。能夠將之前的策略和數據結論沉淀下來,作為長期價值而存在。
SEO AB 測試剛上線時,我報的期望比較高,以為每年主要做 10 個正向實驗,每個漲幅在 3%~5%,那妥妥的 30~50% 的增長啊。但我們做了幾輪實驗后發現,整體的效果并沒有那么明顯,主要是效果 3%+ 的策略太少了,大多數都是沒有效果,還有一些是負向效果。
所以,我覺得 SEO AB 測試的價值可能是每年增長 10%~20%,并且能準確驗證一些策略的科學效果。
最后也分享幾個有效果、沒效果的實驗吧:
【無效】Title 上加 emoji 國旗:本來以為 title 上添加 emoji 能增加 CTR,結果發現 Google 會忽略掉 emoji,可能是擔心 emoji 被濫用
【有效,3%~5%】列表頁添加內容模塊:跟 Google 同學確認過,在列表頁添加內容模塊,內容會更加豐富,排名會有領先優勢
【有效,1%】Description 用帶有數字的具體文案:Description 更具體,會導致用戶的 CTR 有提升(提升幅度看文案的質量);另外,Google 的 SERP 也會采用更具體的文案,而替代掉 Google 算法識別的文案
上圖是模擬一個實驗的曲線,僅供參考
最后,也不是說只有這個實驗方式才算科學,其實上線前后看數據也能反饋很多問題。框架這個實驗系統其實比較重,更適合中大型網站。
另外,也歡迎各位朋友也分享一些有結果的策略,正向和負向都有價值;也可以分享一些想法,我可以來安排做實驗測試下~
(來源:SEO技術流)
以上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雨果跨境立場!本文經原作者授權轉載,轉載需經原作者授權同意。
(來源:SEO技術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