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收藏,可在 我的資料庫 中查看
關注作者
您可能還需要

印度互聯網到底有多大的機會?

印度電子和信息技術部放出消息,將在今年6月永久禁止微信、UC瀏覽器等59款來中國的應用程序。

印度互聯網到底有多大的機會?

昨天,印度電子和信息技術部放出消息,將在今年6月永久禁止微信、UC瀏覽器等59款來中國的應用程序。如果屆時該舉措實行,這將是自去年6月印度首次禁止中國應用程序以來,第四次對中國相關出海應用程序實施禁止,只是這次從之前的禁止改成了永久禁止。

一邊是官方破千萬實際可能上億的確診病例和不停的農民抗議(昨天共和日不但沒有摩托車疊羅漢,開拖拉機的農民居然連德里的紅堡都占了),一邊是對包括中國在內的外資企業重拳出擊,印度似乎離許多人認為的“下一個中國”漸行漸遠。

印度市場不容易。我曾經在2010-2011年在印度工作過一段時間,主要和政府打交道。當時的孤兒崗辦公樓下孔雀、野豬和驢子都有,運氣(不)好的話還可以看到蛇。有一次西裝革履去見某部常任秘書(最高階的公務員)在路上堵了兩個小時,坐的Ambassador老爺車空調在外面48攝氏度情況下罷工吹起了熱風。前面的司機還不停地和我說“ Don't worry, I am super fast." 邊說邊晃頭。

我在2016年有很多國內的朋友開始問起印度時曾寫過一篇文章對印度互聯網的機會進行了分析和判斷,那時候我們現在很多熟悉的中國背景創業公司還沒有進入印度,而在印度跑過項目的中國投資人一張八仙桌就可以坐滿。

我當時的看法是 13 億人的印度并不是 10 年前的中國,需要理性分析才能更好地把握印度的機會。在各種數據和故事的背后,這個市場仍有許多不確定的因素。尤其是就業、人才和互聯網普及度的問題。最后一個問題已經被總理的老鄉、首富安巴尼的Jio基本解決了。但是安巴尼野心遠遠不只是在做運營商,他想把整個電商互聯網的機會都籠在他家。貝索斯和扎克伯克都無可奈何,一個苦苦掙扎一個乖乖上供

可以看到,苦的不只是中國的投資者和創業者。雖然有些后來發生的事情沒有發生,還好我沒有被打臉。

在這里,我們也將這篇2016年的文章翻出來重新分享給大家:

印度互聯網到底有多大的機會?

2016年5月17日

一、市場實際狀況、機遇和挑戰

印度市場實際情況、機遇和挑戰

沉寂了多年的印度互聯網投資市場去年捷報頻傳。2015 年總融資額超過 40 億美元。紅杉,經緯,老虎基金等等都在積極攻城拔寨。阿里和軟銀 5 億美金領投印度第二大電商 Snapdeal,螞蟻金服 6.8 億美金收購電子錢包和支付平臺 Paytm 40%的股份,以及騰訊領投 9000 萬美金醫療服務信息平臺 Practo 讓印度市場見識到了中國資本的格局和手筆。

過熱的市場?

大背景的數字確實讓人激動。2015 年印度經濟取得了 7.5% 的增長, 超過中國的 6.9%。13 億人口的年齡中位數是 27 歲 — 比中國年輕整 10 歲;其中將近 6 千萬人年齡介于 17-24 歲之間,人口紅利可以帶來的潛力巨大 — 正如十年前的中國。

目前全國大概有 3 億臺使用中的智能手機 —— 預計到 2020 年會達到 7.5 億。Facebook 目前在印度有 1.33 億注冊用戶,6400 萬日活;網絡游戲用戶達到 1.85 億;網絡視頻用戶超過 1 億;5000 萬人已經透過各個平臺享受到了電商的便利;而 Ola 這一印度最大的打車軟件擁有2000萬的注冊用戶。

不過,在這些令人激動的數字背后,我們面對的到底是一個怎么樣的市場?真是和中國幾年前一樣的爆發么?

印度和中國的不同

雖然我們常說印度互聯網整體比中國落后 5-10 年,但是并不是說印度就是 5-10 年之前的中國,兩者國情其實有很大的不同。

首先,印度是一個聯邦制+民主的政體,再加上社群,種姓,語言,宗教的不同,政府決策往往過程冗長,很多事情最后甚至不了了之。之前在首都出現過這樣的情況:中央政府,德里州政府和德里市政府由三個不同的政黨聯盟執政,結果好幾年幾乎無法落實任何施政方案。

另外,印度獨立之初幾屆政府計劃經濟的路線影響仍在。比如由于政策的限制,印度零售業還是以家庭小店為主,幾乎看不到中國遍地開花的大超市和便利店。

中國物流公司抱怨高速過路費昂貴的同時,他們的印度同行要花上1/4的工作時間在邦與邦的邊界上排隊繳納過境稅。人民幣的幣值相對穩定的同時,盧比在過去五年已經貶值了超過30%。

中印差異也體現在實際的產品設計和運營推廣上。中國從哈爾濱到海口都用同一種文字;印度則有20多種國家認可的官方語言,會英語的人不超過總人口的 10%,The Daily Hunt (印度版的“今日頭條”) 就需要用12種語言來滿足人們對新聞的需要。

另外,要真正實現像中國一樣的爆發,印度還有三個很基礎很實際的問題要解決:就業問題;人才問題;移動網絡覆蓋

1、就業問題

首先,大家都知道基本的經濟學原理:有就業才有收入,有收入才能有消費能力。國際勞工組織估計 2015 年到 2020 年的 5 年間,印度的勞動人口將從 5.11 億增長到 5.53 億。意味著整個經濟每年需要增加超過 800 萬個就業機會, 才能夠滿足這多出來的 4200 萬人的就業。

實際情況是什么樣的呢?根據聯邦政府勞動局和統計局4月最新的就業統計數字:作為經濟支柱的 8 個產業 2015 年一共創造了13 萬 5 千個工作機會 —— 2009 年以來的最低點。最能形象說明當前就業市場的大概是去年一個邦政府招收辦公室助理的廣告 —— 一共 230 萬人提交了申請,包括很多大學畢業生。

不過或許我們已經看到曙光。莫迪總理的 Make In India(印度制造)國家戰略 2014 年 9 月啟動以來,單單在 2015 年就吸引了超過 630 億美元的外資。由于征地,技術設施和政府審批比中國慢很多,很多投資還沒有轉化成就業。未來怎么樣接下來兩三年應該可以看得出來。

2、人才問題

和就業相關的是人才問題。大家可能都注意到了印裔在美國影響:Google 和微軟的 CEO,以及各大技術公司的很多高管都來自印度。硅谷對印度來說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讓印度和世界最前沿聯系緊密,但另一方面也吸走了很多人才。這幾年雖然有一些回流,但是印度的環境,交通,稅收等一系列問題還是讓很多高端人才決定留在海外。

另外對些重運營的商業模式來說,基層的市場,運營,客服和物流等部門都面臨招聘的問題。“人員流轉非常頻繁,”一個在某大型服裝電商平臺負責客服的朋友告我。她每天幾乎有一半的時間花在招聘和面試上面。另外一個朋友是某打車軟件在某大城市的總經理,他最頭疼的就是司機的素質,“很多司機培訓了很多次還是不會用GPS導航”,他一臉無奈。

這個問題涉及到整個教育體制。中國的 9 年義務教育已經相當普及的同時,印度文盲率還高達 25%;政府統計 2015 年只有不到 40% 的適齡少年初中畢業。參加在職培訓的只有不到工作人口的 10% (中國是 90%)。政府和很多社會企業和慈善機構都在努力解決這個問題 —— 但這需要時間。

3、移動網絡覆蓋

另外, 這么多的電話是不是代表了這么多的移動互聯網用戶呢?

不然。現在印度全國保有的 3 億臺智能電話當中,只有不到一半開通了網絡鏈接。7 家移動通信運營商都不愿意在基礎設施建設花大力氣。政府又基于網絡中立的原則拒絕 Facebook 在印度提供免費的移動網絡。結果就是大都市之外的地方大都沒有數據網絡。這也解釋了為什么印度 41% 的智能手機用戶集中在 8 個大城市。而大城市的網絡覆蓋也問題重重 —— 在班加羅爾市中心的很多地方,待機狀態下的 iPhone6SPlus 也能由于不停地尋找信號在半天內耗盡電池。

也就是說,實際的移動互聯網滲透率要比智能電話銷售量的增長要低很多。而且這個情況短期內估計不會發生太大的變化。

二、如何把握現有的機會?

文章的第一部分歸納了印度互聯網市場的實際狀況,我們提到了印度的就業問題、人才問題以及很關鍵的,移動互聯網覆蓋問題,這些問題讓印度市場看起來困難重重,那是不是意味著這個市場沒有機會了呢?完全不是!盡管存在很多的挑戰和結構性的問題,印度市場更多的是機會

仍然是很有潛力的市場

我們估計目前印度有電商消費能力的人可能只有 5000 萬,而 3 年之后可能也只會達到 1 億。但這還是一個很大的市場,而且不只是電商,還有其他很多需求可以通過互聯網的優勢來滿足。印度的父母用 Shaadi.com 和 Bharatmatrimony.com 幫子女相親;Credit Mantri 幫助那些從來沒有過銀行賬戶的人獲得并提升自己的信用積分,從而能夠申請個人借貸;Toppr 自己制作高中復習/補習的在線教育內容,已經積累了 50 萬份課件和一百萬的月活躍用戶。

印度互聯網到底有多大的機會?

我經常和 INSEAD 的同學、也是好朋友的 Jatin Detwani 討論印度市場。來自德里的 Detwani 現在擔任 Rocket Internet 亞洲區的 CFO ,他認為全國每年五千億美金的現金交易中有很多用互聯網來改造的機會。

很多投資人也意識到了過去一年市場的過熱。今年很多大的平臺普遍遇到了融資困難,有的甚至被下調了估值。泡沫回歸理性未必不是好事,我有一個好朋友是某生鮮配送平臺的聯合創始人,他說原本市場開支和客服人員的配置都在似乎沒有限制地增長,今年卻有前所未有的壓力提高效率。整個管理團隊都在不停思考和改進。

Detwani 認為未來一兩年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同質化公司的整合,“畢竟上億,甚至幾十億美金已經投入了進去,與其繼續燒錢競爭,對投資人來說更加穩妥的策略是促進行業內的兼并和整合。”中國市場的朋友們應該對這個現象一點都不陌生。

同時,市場上很多之前在默默耕耘的實干團隊開始受到人們的注意。Carpathy,一個三個人的小團隊,致力于標準化汽車售后服務的流程。在沒有要任何融資的情況下,他們已經建立了一整套質量流程,并在德里首都區鋪開了一個完整的網絡。而 The Man Company 則在創立一個完全基于互聯網推廣和銷售的男士高端護膚品牌,填補本土低端品牌和進口奢侈品牌之間的空缺。

“畢竟,我們有很多的問題需要解決,很多的空缺需要填補 —— 而我們也有很多高素質和有決心的創業者去解決這些問題”,Detwani很有信心。

另外,和東南亞一樣,印度目前還沒有形成類似阿里巴巴或者騰訊一類的壟斷流量的巨頭-站隊還沒有顯得那么重要。而且互聯網投資圈其實很小 —— 大概只有不到 150 個人 —— 很多時候會幾家大的 VC 一起投同一個項目,直接分散甚至消除了押錯籌碼的風險。

而對于外來者來說,由于語言、和硅谷的緊密聯系和其他原因—— 印度很多領域并沒有像中國一樣自成一套體系:亞馬遜的市場占有率已經和 Snapdeal 不相伯仲,而且還在不斷砸錢擴張;Tinder 是最大的約會應用;而 Whatsapp 的活躍用戶數遠超過微信和 Viber 。尤其是執政古杰拉特邦取得巨大經濟成功的莫迪 2014 年當選聯邦政府總理后,政策逐步在放開。現在外資已經可以全資擁有 Marketplace 類別的電商平臺;印度最大的電商平臺 Flipkart 甚至把公司注冊在了新加坡。

中國經驗和交流/投資機會

雖然印度的國情和中國很不一樣,但印度市場普遍意識到中國這些年走過的路為他們的提供了寶貴的經驗。我們也看到很多模式都復制,或者說至少參照了中國的類似模式。包括上篇中提到的印度版今日頭條 Daily Hunt,也包括幾乎完全照抄蘑菇街模式的 Wooplr 等等。每次和印度的朋友們討論任何一個商業模式或者投資機會,他們幾乎都會問“中國在這方面的發展是什么樣子的呢?”

最近,Nexus、Accel 等印度大的風投機構紛紛帶旗下的公司來中國融資加取經。連幾乎從來沒有和中國打過交道的 Kalaari Capital,也會在六月由董事總經理 Vani Kola 親自帶隊來中國參訪。在接下來的幾年,兩國之間在互聯網領域的交往肯定會更加密切。Momentum Works 也在計劃下半年的時候組織有興趣的投資人去印度考察,親身體會一下潛在的機會。

總體上,只要認清楚這個市場的實際狀況、真正的機會和面臨的挑戰,會有很多潛力可以挖掘。

尾聲

幾個禮拜前在德里街頭找嘟嘟車,停在路邊的司機正在津津有味地拿著手機看視頻,被我拍肩膀嚇了一跳。我問他是不是拿 4G 流量在看 —— 他說當然了,看看寶萊塢的歌舞,閑下來的時間遠沒有那么無聊了,板球賽的時候還可以看直播。

只可惜現在還不能打賞。

(來源:墨騰創投)

以上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雨果跨境立場!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來源:墨騰創投)

分享到:

--
評論
最新 熱門 資訊 資料 專題 服務 果園 標簽 百科 搜索

收藏

--

--

分享
墨騰創投
分享不易,關注獲取更多干貨
美女的整个乳头无遮挡| 欧美天天干| 内射中出日韩无国产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