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歷史,我國的電商行業經歷了20多年的發展,從1999年電商公司鼻祖“8848”的誕生,到如今我國電商龐大的產業規模,我們都在見證這一行業的變革與發展。
在過去的20年,我國電商行業可謂是百花齊放。馬云,毫無疑問是這一領域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而阿里巴巴更是我國當之無愧的電商巨頭。
電商拉動著內需促進著就業,電商在不知不覺中,已經成為了我們的生活方式,在時代的浪潮下,許多人也紛紛投身電商這一行業。
本期賣家零距離的主人公“函值”,就是萬千電商從業者之一,2016年,國內淘寶競爭激烈,很多人將眼光瞄準國外電商,而同時期的亞馬遜,可以說是不錯的風口。
那時的函值,就決定在亞馬遜,開始自己的電商從業路。以下為“函值”的本期賣家零距離的分享。(內容均為第一人稱敘述)
分享綱要
1:入局Amazon
1.1 選品踩坑
1.2 經驗總結
2:入局Lazada
2.1 初步運營
2.2 優化思路
2.3 階段成果
2.4 廣告投放
3:總結展望
1、入局Amazon
大家好,我叫函值,我接觸的第一家跨境電商平臺為亞馬遜,2016年,我在深圳跟著一個Amazon的創業團隊學習。剛進入這個團隊,因為大家的經驗并不豐富,所以都在摸索學習。
電商許多東西都是相通的,做亞馬遜為我自己后續的電商之路,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所以,關于自己的這段經歷,我把自己在選品上踩過的坑,和整體的運營總結分享給大家。
選品踩坑
選了夕陽品
亞馬遜的選品,我是根據個人的興趣愛好選的,我選是一個小眾產品,叫“吉他調音器”,因為重量體積小,頭程費用便宜,我那時查了一下美國市場的整體情況,發現還是有利潤的。拋去傭金、頭程運費等等費用,賣一個毛利也有20人民幣。
關于這款產品,我有做差異化,因為產品功能基本都差不多,我主要就是著重外觀差異化,但差異化不一定是優勢,做了一段時間,單量一直沒什么突破,于是我去谷歌趨勢檢索了美國Tuner的關鍵詞指數,居然五年內一直在下降。
后來,我就放棄了這款產品,做一個市場體量不大,并且同質化嚴重,需求還日益下滑的品,注定是徒勞。
沒定大類目
在亞馬遜,我除了樂器市場,還做過汽配市場、戶外市場...沒有確定做的垂直類目,導致我大量的時間被浪費,也沒有選出幾款出單賺錢的產品。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本來錢就少,這里進貨,那里進貨,經不起折騰。
需求不匹配
那時,我們的團隊,主要是做高客單產品的,我們選了一款產品:磁懸浮地球儀,平臺上基本上沒啥人賣,但是真實的需求量很大,所以,這款產品就賣的特別火也很賺錢。
嘗到了甜頭后,我就想著選一款質量好的高客單爆品,后來選了一款戶外的露營燈,質量非常好,拿貨價107人民幣,亞馬遜前臺搜索就沒有幾個高客單價的。
不過,那時平臺上面都是燈籠形狀的露營燈,而我是棍狀的露營燈。這里就犯了一個低級錯誤,人們對新鮮事物最開始的接受度是比較低的,許多買家搜索出來看到棍狀的燈,會潛移默化覺得這不是露營燈。
于是,進的這些棍狀露營燈的貨立馬就滯銷了,這就是想要教育市場,卻被市場教育的結果。當時還做了補救措施,如換品類、降價及站內CPC付費推廣等等,但都于事無補。
經驗總結
? |
? |
? |
? |
2020年,我大學畢業出來工作已經一年了,這個時候亞馬遜競爭非常飽和了,個人賣家想要入場需要投入不少,目前亞馬遜的生存模式就是夫妻檔和大公司,新入個人賣家只能不斷的對市場進行細分再細分。
比如:我朋友就選的“手動毛刺咖啡研磨機”,產品很小眾市場有需求,然后萬難中找到一個香港供應商,產量極少,居然還被我朋友談成了獨家。
目前,他店鋪有的產品賣70美金,有的賣147美金,賣一個147美金的,純利潤有70美元,這個SKU一天出三四單,加上其他SKU,他一天總共出5-10單,一天純利潤也有1500-3000人民幣的純利潤。
當初和我在16年一起做的朋友,也有賣小眾高客單市場的,做得也很不錯,16年那波和我一起入場的幾個人,現在年營業額基本都是千萬以上了。
2、入局Lazada
其實,我清楚的知道,做電商,去細分出來一個有需求的小眾市場,并找到合適的供應商有多么的困難,這種方式對于提高個人的運營水平其實沒啥幫助。
市場越成熟,這樣的小眾產品的機會就越少,如果團隊來做的話,就對資金實力要求高、對運營實力要求高、對供應鏈實力要求高,我實在是比不過。
后面了解到東南亞跨境電商市場,我看了一下整個大環境的數據和分析,了解了一下Shopee和Lazada平臺的發展歷程,發現確實比較適合我,于是在2020年,我就決定來做東南亞跨境電商了。
初步運營
決定做東南亞跨境電商后,我決定到合作伙伴的公司做運營,我運營的是Lazada跨境店鋪,先熟悉整個流程,合作伙伴公司主要做的是精品模式。
類目主要是做小家電類目的,我靠著之前亞馬遜的選品思路,一上來就想找數據分析軟件,后面才發現,數據軟件對我的選品沒有很好的作用,Lazada數據封閉,抓取的數據實在有限。
后來,我就自己琢磨選品,雖然是跨境店鋪,但是我選品還是效率比較低的,我一個月上架了10個SKU,8個出單,1個持續出單,1個滯銷,后臺操作還算熟練。
優化思路
差評
接著,我開始運營一個菲律賓本土的3C店鋪,這是一個問題比較多的店鋪,有很多差評和滯銷。于是我通過生意參謀一個個SKU查看,點開進入前臺看店鋪產品的細節問題。
比如:
①發現之前別人給的店鋪里的暢銷產品的差評,全部頂到第一頁,我就看這個鏈接是否還有流量,有流量就刷單試試看,嘗試把差評頂下去。
②如果評價基數過高,并且低于4.5分的(低于4.8分就算低了,銷量會有明顯下跌),可能就會放棄,新上一條鏈接。
選品
我選品主要就是跟賣為主。因為有一些經驗,低級錯誤都沒有發生了。選品的時候發現,有些產品,大多數都賣的很差,就幾個賣的好的我就不跟了,應該是品牌壟斷或者其他什么問題。
還有一些產品,跟了自己賣不好,那是因為別人做這款產品,有可能報了很多秒殺,或者刷了很多單等等運營手法,甚至這款產品就被當做活動禮品在送。
階段成果
運營了一段時間后,菲律賓本土店鋪日均單量大概上升了二十單,雙十一和雙十二都參加了,因為缺貨等原因,店鋪數據的整體表現如上圖。
雙十二也是有款重要的貨缺貨,因為店鋪是直接接手,沒有什么交接,我有一些失誤,但是也有一些操作,去彌補,雙十二業績比雙十一高5000比索左右。
后面發現3c這個品類,其實最大的特點就是迭代快、貶值快、跟賣快、殺價猛,跟我之前做的很多品類不同。
因此,根據這一品類的變化,我做了一些選品和運營基本思路的變換,確實,優化后平日的轉化率和效果還可以。(關于具體優化思路,感興趣的小伙伴可以加入東南亞賣家俱樂部與我交流。)
廣告投放
關于廣告這塊我沒有花多少錢,但是效果還是很不錯的,我主要是開了全店的超級聯盟(成交了才收費)和直通車(客戶搜索關鍵詞,按點擊付費,不一定成交)。
超級推薦是關聯廣告(會在競品或相關產品鏈接下方展示),我個人不是很喜歡,關聯廣告比較適合非標品,而我做的產品都是標品所以我就沒開,超級聯盟的3C品類的傭金比例比其他類目的低。
我大概是從2020年11月11號開始給店鋪開廣告的。
廣告效果,整體上是越來越好的,上圖是12月的超級聯盟效果。
數據換算成ROI的話就是52.59,其實就是因為3C類目的給Lazada的成交傭金比例低。其他類目通常投產比在30左右,也就是3000%。
超級聯盟是一個非常好的廣告途徑,大家可以嘗試一下,開啟超級聯盟功能有一定的門檻,有一些店鋪可能還開不了,具體的門檻我沒有特意去了解。
直通車,我其實主要就是手動廣告,這里有個前提就是,手動廣告推薦的關鍵詞其實是基于我們產品制作和上架的質量的,有時候手動關鍵詞推薦出來的關鍵詞相關度很低,這要不就是品的問題,要不就是制作Listing的問題。
開直通車,我的大致思路就是:根據生意參謀上的數據,如果這個SKU表現還可以我就開車試試看,一開點擊率就還可以,然后ROI也可以,還有這個品的客單價在1000比索左右,所以效果還行。
競價不要怕開高價,有些詞開高價其實花費并不會變高很多,這是運營機制的問題,這些大家可以多燒燒車試試看,我燒的錢太少了。(關于怎么開直通車,東南亞賣家俱樂部有專門的直播分享。)
其實,Lazada的本土店鋪對運營的要求沒有那么的高,但是,對資金實力這塊要求挺高,運營的話,只要細心其實就會有不錯的表現。
3、總結展望
做電商這么久,我感受的比較深的一點就是,平臺電商做到后面,就是做品牌,就是極致的供應鏈和成本優化,我們有一些新店不到一個月做能到店鋪7級。
這一切,就是來源于對一個有需求市場的精準打擊,做供應鏈和成本優化以及品牌化運營,未來,我們的目標是在東南亞做起一個屬于自己的品牌。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希望我們各位賣家朋友能夠多多交流學習,互相幫助,共同堅持下去,時刻保持動力,把該做的事情都做好來,做踏實。
(來源:Lazada知識局)
以上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雨果跨境立場!本文經原作者授權轉載,轉載需經原作者授權同意。
(來源:Lazada知識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