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小時候讀《井岡山毛竹》就知道了“井岡山的毛竹一身是寶”,然而那時我們并不知曉它有更大的用處:它可以用來制造褲子、帽子、洗發水、潤膚霜等等。這些東西看似與竹子風牛馬不相及,但是它們確確實實是由竹子制造的。使用竹子制造的產品性能優越、環保健康,比如使用竹炭纖維制作的衣服優點很多:柔滑軟暖,似“綾羅綢緞”;吸濕透氣,冬暖夏涼;抑菌抗菌,抗菌率達94.5%;綠色環保,抗紫外線。
如今,臺灣已經把竹纖維發展成為了一個龐大的產業,將產品源源不斷地出口到世界各地。
雨果網在此介紹英國廣播公司發表的有關臺灣竹制品工業的文章:
在中國文化中,竹子有著獨一無二的地位。它兼具柔韌和堅硬的品質,是美德的象征。事實上,竹子深刻地影響著中國人的日常生活、文化和精神。
在過去,臺灣地區的許多東西都是用竹子制造的,如屋頂的頂棚、竹筏、竹制家具、竹制農具、甚至竹制鞋子。不過臺灣的竹制品產業漸漸衰落,因為人們更喜歡那些具有現代化面孔的產品,或者說他們喜歡使用更加便宜的塑料制品,同時來自于中國大陸和東南亞的更加便宜竹制品也帶了巨大的沖擊。
在臺灣中部的竹山鎮,曾經有成千上萬戶家庭生產竹制產品,竹山一度成為了臺灣竹制品工業的中心。但是到如今,從事竹制品生產的家庭減少到50戶。業內人士稱,在過去,臺灣各地都有人從事竹制品生產行業,但是隨著時間推移,竹制品被現代化的塑料、鋼鐵等材料制造的產品所替代,比如鐵制或塑料的晾衣桿、嬰兒車、家具等。
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是臺灣竹制品工業的高峰期,當時臺灣每年要砍伐1300萬根竹子,銷售收入每年高達3500萬美元。 但是在過去的十年中,臺灣每年砍伐的竹子數量下降到167萬根,銷售額為45.6萬美元,僅為高峰期的10%左右。
不過,近年來臺灣當局和紙制品工業決意繼續發展和振興竹制品工業,并推動該產業實現了巨大的轉變。
在1999年臺灣中部的南投縣(竹山鎮就位于縣內)發生了一場嚴重的地震后,當地經濟遭受巨大損失,臺灣當局決定幫助該地振興經濟,成立了公益性的工業技術研究院,旨在幫助當地的竹制品工業獲得新的發展途徑。
工業技術研究院研發出了一種炭化竹子的方法,用于生產高質量的竹炭。該類竹炭有多種用途,比如制成纖維和紡線,隨后這些紡線可以制成洗發水、驅蟲劑、帽子、頭巾、手套、襪子和褲子。此外,有賴于竹炭纖維的保健功效,竹子還可以制成各類護理用品,比如護膚霜。同時,竹炭纖維還可以用來凈化水質和空氣。此前人們無論如何也無法想象竹子會有如此之多的用途。
竹子的多用途給臺灣竹子工業帶來的新的希望。竹山鎮的竹子文化公園是一家制造竹制品的公司,該公司總經理陳慶福稱:“我小時候,小孩玩的玩具都是竹子做的。竹子在我們的生活中無時不在,不過我從來沒有想象竹子能制成這么多產品?!?
跟其他竹制品公司一樣,陳慶?,F在不僅生產和銷售傳統的竹制家具,同時還生產以竹炭生產的空氣清潔劑和竹纖維制造的服裝。他的竹子文化公園公司還專門創立一個DIY車間,讓在校學生以及旅游者在這里學習到如何制造竹炭,并學會自己制造竹制品。
除了用竹炭制品,臺灣企業家還生產出與他們祖先不同的竹制品,如竹板、竹鋼筆、竹衣架甚至竹制的筆記本電腦包。如今,臺灣各類竹制品的銷售額已經達1億美元,出口銷售額的增長已經超過了臺灣本地。
年輕一代人的回歸也是繼續振興臺灣竹制品工業的推動力之一。 36歲的林立偉大學畢業后在臺北市的郵局里工作,但是月薪只有600美元。后來,他返回家鄉,幫助父親生產竹制挖耳勺——日本人和中國人用這種工具移除耳朵里的污垢。
林立偉如今成為家族業務的得力助手,他用竹子生產出具有現代風格的鬧鐘、燈具和墻燈。他的新發明獲得了顧客歡迎,一直以來都有訂單。林立偉的父親很支持他發明創新,因為只有創新才能提升竹制品的附加值并繼續發展該產業。
竹子長得很快,五年就成材了,是一種可供利用的環保植物。因此竹子種植者和政府都希望在多種場合能夠使用竹子替代木頭和塑料。業內人士稱,塑料制品非常便宜,也可以使用很長的時間,但是不環保。而竹子很環保,在制造竹制品時也無需加入任何化學物質。此外,竹子的生長過程中,無需使用化肥和農藥,還能夠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并能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雨果網了解到,竹炭纖維是取毛竹為原料,采用了純氧高溫及氮氣阻隔延時的煅燒新工藝和新技術,使得竹炭天生具有的微孔更細化和蜂窩化,然后再與具有蜂窩狀微孔結構趨勢的聚酯改性切片熔融紡絲而制成的。這種獨特的纖維結構設計,具有吸濕透氣、抑菌抗菌、冬暖夏涼、綠色環保等特點。這種獨特的纖維結構設計,能使竹炭所具有的功能100%的發揮出來。這款集多功能于一身竹炭纖維的誕生,是紡織多功能原料一次革命性的創新。(編譯:吳以輝)
歡迎關注外貿行業第一微信號【cif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