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發展中國家已經淪為西方電子垃圾的傾倒場。每年大約有5000萬噸電子垃圾被轉移到中國和加納,這些垃圾往往是被非法輸入境內的。如何處理困擾全球的電子垃圾已經成為迫在眉睫的問題。業內人士稱,應當建立一個由電子產品設計者、生產者、處理者聯結在一起的“閉環”,協調一致地解決這個問題。
雨果網從《英國衛報》4月2日的報道中了解到,廢棄的電子產品有一部分被修理好后再次轉售給顧客,其余的則被拆成一塊塊零部件,里面的稀有材料被扒出然后再銷售給廠家,給人類健康和地球環境造成危害,而最后殘存的有毒垃圾被隨意丟棄,嚴重污染環境。
最為荒唐的是,中國生產了大量的電子產品,輸送到歐洲消費者手中使用,而后,廢棄電子產品又被直接運回中國,在其離其生產地不遠的地方處理。
電器回收聯合會(ETBC)致力于促電子產品的綠色設計以及回收事業。該聯合會英國協調員凱爾稱,我們現在購買了越來越多電子產品,然后很快棄之不用,與此同時,設計方法不斷變更,原有的材料無法再次利用,給電子產品回收帶來了更大的挑戰。
事實上,每年只有13%的電子垃圾被回收利用。中國、印度、非洲中產階級買了越來越多的電器,廢棄的電子垃圾也越來越多。如果這一趨勢依然不變,那么到2017年全球電子垃圾的總量將達6500萬噸。 與此同時,用來制造電器元器件的稀土、稀有金屬以及其他的稀土資源供應出現了短缺。毫無疑問,我們得改變這一現狀。面對這一問題,全球各界紛紛采取了不同的行動。
其中一個解決方案就是“打造一個閉環”,即依照環保、生態的方式從這些電子垃圾中回收利用有用的材料。這一計劃致力于將電子產品設計者、生產廠家、終端處理公司聯結在一起,形成一個“閉環”。
此外,英國技術戰略委員和RSA創立了大型回收項目Great Recovery,旨在建立一個有機網絡,將生產、設計、回收、調研等環節聯結在一起,同時培養潛在的合作方。
按照這一計劃,設計師將被邀請到電子產品終端處理車間,目睹他們設計的電子產品最后是如何被處理的。通過這一方式,他們將對拆解電器進行回收所遇到的問題有一個更加清醒的認識。比如,LCD電視機包含了250個螺絲,需要用15種不同的螺絲刀才能拆開。一些產品設計師看到這些情景之后,感到很吃驚。這有效地敦促他們在設計時對產品進行改良。
另外,美國普渡大學和國際電器制造協會(INEMI)展開了合作,開發了一個培訓課程,專門培訓工程師采用可持續材料制造電器。包括伊利諾伊大學在內的教育機構也開展了類似的課程。
為了促進廢棄電子產品回收,Fairphone采取了一個新的手機價格體系:一部售價325歐元的手機,有3歐元將被用于在加納回收舊手機。按照這一計劃,將有75000部廢手機從加納被回收起來,轉運到歐洲回收工廠,最后從中萃取銅和其他的有用材料,以供未來生產新手機之用。如今加納Agbogbloshie地區已經成為了全世界最大的電子垃圾傾倒場,因此從解決加納的電子垃圾問題成為重中之重。
環境保護組織的數據顯示,回收100萬臺手機將可以提取50磅黃金、55磅白銀、20磅鈀以及2萬磅銅,這等于讓丟棄在城市中的電子垃圾變成“都市礦藏”。
雨果網了解到,國際勞工組織的2012年進行一項研究表明,每年人類制造了大量的電子垃圾,這些垃圾數量以4%的速度逐年增長。由廢舊手機、筆記本電腦、空調、洗衣就等組成電子垃圾成為全球增長最快的垃圾流。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數據表明,很少有地方比西非地區更受電子垃圾的影響了。 貝寧、象牙海岸、加納、利比里亞和尼日利亞等國每年會產生將近100萬噸的電子垃圾。與此同時,歐洲發達國家利用西非海關松散的管理乘虛而入,將自己的電子垃圾傾瀉到西非國家。
加納作為全球最大的電子垃圾“接受國”,其進口的舊電器中有85%來自于歐洲,以英國居多,8%來自于北美,4%來自于亞洲, 3%來自于其他國家。這些電子垃圾在阿姆斯特丹港口和安特衛普港口出口通關時,被申報為“私人物品”、“二手貨物”、“慈善娟贈品”等,借此繞開電子垃圾出口監管。(編譯:吳以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