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報》援引中國官媒《環球時報》的報道稱,中國發改委于上周末召集10家電力企業開會,宣布全面開放電廠進口煤采購,不得限制通關,澳洲除外。
報道指出,中國將優先考慮從蒙古、印尼和俄羅斯進口煤炭,并且確保進口價不超過640元人民幣/噸。
《衛報》報道稱,截至今年11月,至少有60艘再有澳洲煤炭的貨輪在中國海域滯留。中國很有可能將澳洲煤炭排除出2000萬噸的進口計劃,直到澳洲以“相互尊重和平等的態度”處理兩國關系。
德勤經濟研究所的最新分析報告顯示,盡管中國近期對澳洲部分商品出臺了限制措施。但得益于鐵礦石價格的上漲,澳洲實際上并沒有承受多少損失。
德勤經濟研究所的首席經濟學家Chris Richardson表示,自11月30日以來,鐵礦石價格已經上漲了18美元/噸,原因是市場擔心中國對澳洲鐵礦石采取行動。
Richardson還表示,中國國內煤價上漲也意味著,“中國除了對澳洲煤炭進口采取限制措施外,能做的已經不多了”。
《環球時報》則援引中國社科院專家的話稱,中國煤炭供應穩定,有多種替代進口來源。
《衛報》此前曾報道稱,中國將煤炭進口配額增加了約2000萬噸,但很有可能將澳洲煤炭排除在外。而且,中國正在縮短印尼和俄羅斯煤炭的清關時間,這兩國都是澳洲在煤炭出口貿易上的主要競爭者。
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對澳洲煤炭的進口量總體上出現下降。澳煤入華在今年5月達到最高峰,為944萬噸。但在過去幾個月里急劇下跌,從10月份的517萬噸下降到11月的179萬噸。
澳總理:支持中國大力發展經濟
近日,澳政府和媒體注意到了《環球時報》英文版的一篇報道,隨后借機炒作“中國將全面禁止澳煤炭進口”的消息。隨著相關輿論不斷升級,澳大利亞貿易部長伯明翰和總理莫里森相繼對上述報道表態。
莫里森就中澳間展開對話充滿期待。他表示,澳大利亞“支持中國大力發展經濟”,中澳貿易協商還在繼續,所以澳方歡迎與中方官員之間恢復直接對話。“一切磋商都是無條件進行的。”
中國媒體一篇報道,直戳澳方痛點
早在10月份,有關“中國叫停澳煤炭進口”的消息被多家外媒報道和熱烈討論,同樣引起了澳政府官員的高度關注。11月末,澳媒爆料所謂“數十艘煤炭船在華滯留”的傳言,使澳煤炭產業的不安達到了頂峰。
“因為中澳的關系一直在惡化,澳大利亞煤炭正在逐漸失去中國市場……中國不進口澳大利亞煤炭,實際上對所有其他市場供應商都有利。”他直言,雖然澳大利亞有一個多樣化的煤炭客戶基礎,但失去與中國的貿易將是一個數十億澳元的打擊。“顯然我們要非常嚴肅地對待這些問題。”
緊接著,莫里森開始自賣自夸。在他口中,澳大利亞煤炭比其他國家煤炭更環保,而且若中國不再進口澳煤炭,那么中國作為貿易伙伴的“全球聲譽可能受損”,將會造成一種“雙輸”(lose-lose)的局面。
莫里森:一切磋商都是無條件的
中國和澳大利亞的貿易關系密切,煤炭可謂是“重中之重”。莫里森在15日指出,該國每年煤炭出口總值達130億澳元(約合440億元人民幣),是澳大利亞第三大出口商品,其中40億澳元(約合197億元人民幣)是銷往中國。然而近期,澳方屢屢在涉及中國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的問題上采取錯誤言行,主動挑起挑釁性、對抗性行動,造成中澳關系緊張,并使澳大利亞包括煤炭在內的出口產業遭遇重創。《澳大利亞人報》11月27日曾報道稱,由于澳大利亞出口中國的貨物通關緩慢,11月前3周澳大利亞煤炭出口到中國的數量已暴跌96%。截至11月末,滯留中國沿海的澳煤炭船已經從53艘增至80多艘,運載的煤炭價值超過11億澳元,約合53.2億元人民幣。
(來源:K哥聊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