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氣候、自然原因和市民消費習慣所致,德國的水果、水果罐頭、蔬菜、蔬菜罐頭、肉類、魚類及魚類制品、酒精類飲料、果汁、乳酪、咖啡、可可制品、煙草及煙草制品等除本土生產外還依靠大量進口。20世紀90年代后,由于中德貿易額的增加,德國從中國進口食品總額超過泰國,成為德國在亞洲最大的食品進口國。然而,似乎當地的居民并不知情。
雨果網從德國《世界報》3月18日的報道中獲悉,農藥、重金屬、轉基因飼料……來自中國的食品在安全檢查中往往不過關。但德國消費者大多并不知道他們的食物來自中國。人們在科隆或柏林的平價商店的冷柜中尋找魚條、魚排或一袋炸魚加薯片時買到的大多是阿拉斯加鱈魚制品。
包裝上標注著這些魚肉在最終抵達冷柜前途經的各站。但多數時候缺少了其中重要的一站:中國。漢堡漁業信息中心主任馬蒂亞斯?凱勒說:“如果您是在平價商店購買魚條或冷凍魚排,那么可以認為未加工的魚是在中國解凍、加工、再冷凍后運往其他地區的。”
據報道,德國的冷凍魚肉大多在中國加工。有消息稱,在德國銷售的阿拉斯加鱈魚中有三分之二是從中國進口的。但當地大多數消費者并不知道,中國產品在德國已司空見慣。除魚蝦外,果醬、酸奶、果汁或巧克力的配料也常常來自中國。
不過,德國食品工業對此三緘其口,或許也因為來自中國的產品一再因轉基因飼料、農藥或重金屬殘留而引發關注。幾年來,因食品受污染或含有被禁成分而引起歐盟檢查員注意次數最多的原產國就是中國。
據了解,歐盟對此作出反應,禁止了一些問題尤其嚴重的產品進口,包括新鮮禽類產品和轉基因大米產品。這最終導致進口量減少。外貿統計顯示,2013年德國從中國進口的食品量下降了大約6%。
盡管如此,在涉及不合格進口食品的統計中,中國仍遙遙領先。2013年,歐盟的一個食品安全部門向全歐盟范圍的快速預警系統報告不合格中國進口品(包括食品、飼料和食品接觸材料)共計435次。
歐盟食品快速預警系統的負責人讓?巴勒說:“原因部分在于中國向歐盟出口的產品數量龐大,原因也在于,如果涉及來自中國的食品,我們要應對巨大挑戰。”
但有一些“挑戰”根本未引起注意,因為政府的檢驗部門只對一小部分進口品進行檢查,全面檢查的成本過高。因此無人能確切回答,有多少來自中國的問題水果、蔬菜或其他配料進入了德國市場。
雨果網了解到,雖然近幾年,德國在食品安全方面先是出現“二惡英雞蛋”、腸出血性大腸桿菌疫情,后是出現含超量抗生素殘留物的“抗生雞”,這反映德國在食品監管方面還存在不少問題,但是不容否認的是,德國在食品安全方面的嚴格把關是值得學習的。第一關是建立健全完備的市場制度。按照德國食品標識法規,在包裝標識中必須標明生產者、生產流程、產地、企業、食品成分、生產日期、保質期以及認證標簽等。第二關是建立配套的食品質量安全保障標準。德國標準院制定糧食等食品標準,并對非官方組織新制定的質量標準進行審查和檢驗。第三關是食品質量監督覆蓋全產業鏈。實施“全產業鏈”,即“從田野到餐桌盤”的食品質量及制造食品的原料進行檢驗和監督,是德國保障食品質量和防范風險的“千只眼”。除官方監督機構之外,德國還有很多民間的質量管理系統。與完整的監督體系相對照,覆蓋全國的德國消費者協會(也稱消費者中心),充分保護廣大消費者的權益,對保障食品質量和食品風險防范也發揮重要作用。(編輯:何志勇)
歡迎關注外貿行業第一微信號【cif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