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節日有:
1、新年
猶太歷七月的第一天,伊斯蘭教歷第一個月的第一天,格列高利歷 (Gregorian calendar),公歷或陽歷。為紀念1582年羅馬教皇格列高利十三采用此歷而命名的。按陽歷或公歷,新年從1月1日開始。在元旦這一天,人們會辭舊迎新。
2、情人節
在西方,每年的2月14日被定為情人節,在這一天里,有些人會贈送禮物給情人或心儀的人,例如會送巧克力、賀卡和花等,表達心意。而情人節中的晚宴通常代表了情侶間或者戀人間關系發展的關鍵,情人節是一個充滿溫馨的節日。而中國的情人節是七夕即農歷的七月初七。由于現在大家都能很快的接收西方文化,故中國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也在每年的2月14日這天過起了情人節。
3、復活節
《圣經·新約全書》記載,耶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第三天身體復活,復活節因此得名。復活節是基督宗教最重大的節日,重要性超過圣誕節,宗教起源與節期在以色列。按《圣經·馬太福音》的說法,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受刑死后三天復活,因而設立此節。歷史學家根據《圣經》和現金以色列人逾越節的日期,推算出在春分日(3月21日)之后月滿后的第一個星期天就是《圣經》中講到耶穌復活的日子。由于每年的春分日都不固定,所以每年的復活節的具體日期也是不確定的。但節期大致在3月22日至4月25日之間。
4、愚人節
愚人節(April Fool's Day或All Fools' Day)也稱萬愚節、幽默節,愚人節節期為公歷4月1日,是從19世紀開始在西方興起流行的民間節日,并未被任何國家認定為法定節日。在這一天人們以各種方式互相欺騙和捉弄,往往在玩笑的最后才揭穿并宣告捉弄對象為“愚人”。玩笑的性質極少包含實質惡意,但個別玩笑由于開得過大而引起人們的恐慌,產生較大規模反響及衍生成為(傳媒)謠言和都市傳說,所以對于人們來說一般會加以避免如災難之事的玩笑。
5、母親節
母親節(Mother's Day),是一個感謝母親的節日。這個節日最早出現在古希臘;而現代的母親節起源于美國,是每年5月的第二個星期日。母親們在這一天通常會收到禮物,康乃馨被視為獻給母親的花,而中國的母親花是萱草花,又叫忘憂草。2006年12月,中國民協節徽文化委員會等組織將農歷的四月初二,也就是孟母生孟子這一天定為中華母親節。
6、父親節
父親節,顧名思義是感恩父親的節日。約始于二十世紀初,起源于美國,現已廣泛流傳于世界各地,節日日期因地域而存在差異。最廣泛的日期在每年6月的第三個星期日,世界上有52個國家和地區是在這一天過父親節。節日里有各種的慶祝方式,大部分都與贈送禮物、家族聚餐或活動有關。
7、感恩節
感恩節(Thanksgiving Day)是美國和加拿大共有的節日,原意是為了感謝上天賜予的好收成。美國的感恩節起始于1941年,是每年11月的第四個星期四,并從這一天起休假兩天。加拿大的感恩節則起始于1879年,是在每年10月第二個星期一。
8、萬圣節
萬圣夜(英語:Halloween,意為“萬圣節(諸圣節)的前夜”),中文常直接稱為萬圣節,在每年的10月31日,是西方世界的傳統節日,此時也是祭祀亡魂的時刻,在避免惡靈干擾的同時,也以食物祭拜祖靈及善靈以祈平安渡過嚴冬。主要流行于撒克遜人后裔云集的美國、不列顛群島、澳大利亞、加拿大和新西蘭等西方國家。
9、圣誕節
圣誕節是基督教徒紀念耶穌基督(Jesus Christ)誕生 的日子,公認的日期是12月25日。圣誕節本是一個宗教性的節日,后來逐漸演變成一個具有民族風格的全民性的節日,在美國、英國、加拿大、德國、意大利、澳大利亞等西方國家,甚至非洲,東南亞一些國家都很盛行。
圣誕節指圣誕日(Christmas Day)或 圣誕節節期(Christmastide),即12月24日至第二年1月6日這段時間。另外人們把12月24日夜為圣誕前夜(Christmas Eve)。
本文電腦具體操作的文字內容:電腦型號:戴爾optiplex7070、電腦系統:windows7家庭普通版、瀏覽器版本:360瀏覽器12
(來源:跨境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