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內汽車市場競爭日益加劇之際,中國汽車制造商紛紛把目光投向海外新興市場,而泰國就是一塊重要的市場。不過,日本汽車品牌在泰國占據了主導地位,泰國消費者的質量意識也比較高,因此要在該市場中有所作為,中國汽車品牌可謂任重而道遠。
雨果網從泰國媒體《曼谷郵報》3月3日的報道中了解到,在中國制造的汽車有一半左右是其國產品牌,但是這些汽車在中國大陸之外的地方并太為人所知,因為中國國產汽車中,僅有5%被出口到國外。
在過去,中國汽車制造商主要將目光投向龐大的國內市場。在新千年的第一個十年里,中國汽車市場以20%的幅度迅猛增長。在國內需求迅猛增長之際,汽車工業還接受了政府的一系列的幫助,諸如補貼和銷售稅減免等,為此中國汽車工業也實現了迅速的增長。然而,從2010年開始,中國汽車工業的增長速度下滑至3%。
國內激烈的競爭形勢迫使中國國產汽車品牌走向海外市場,而亞洲和拉丁美洲等新興市場尤其受到了中國國產汽車品牌的重視。比如,中國吉利汽車在2010年從福特手上收購了沃爾沃汽車之后大力促進出口,在2009年至2012年期間,其營收額每年增長24%。吉利汽車出口的目標市場主要為俄羅斯、伊拉克、沙特阿拉伯等。
如今,泰國成為中國國產汽車的重要目標市場。去年,中國汽車制造商——上海汽車工業集團(SAIC)與泰國CP集團合作,成立了生產“MG”牌的組裝汽車的合資公司。MG原是英國品牌,2005年被上海汽車工業集團收購。這家中泰合資公司的汽車年產量預計將達50000輛。
以皮卡車和SUV車聞名的中國長城汽車公司計劃投資3億美元,在羅勇地區設立一個年產能達10萬輛的汽車工廠。然而,由于泰國近來爆發了政治危機,長城公司宣布暫緩實施這一計劃。
中國汽車公司紛紛進軍泰國的原因在于,泰國擁有東盟地區最大的汽車制造業,在2013年生產了250萬輛汽車,其中110萬輛用于出口。雖然印尼擁有更大的市場,但是就進軍整個東南亞汽車市場而言,泰國處在一個更加有利的位置。
中國汽車制造商的進入可以使泰國在多方面受益。首先,汽車行業的競爭加劇意味著消費者擁有更多的選擇權;其次,使泰國汽車行業更加多樣化,為本地汽車制造商提供更多合作機會,并產生更多新的訂單;再次,增強泰國汽車制造業的實力,同時創造更多工作崗位。
然而,中國汽車制造商在泰國也面臨著挑戰,尤其是要面對泰國消費者強烈的質量意識。相對于其他新興市場,泰國汽車消費者更為挑剔,而中國和印度的汽車要在泰國市場獲得認可變得更為困難。
在泰國汽車供應商網絡里,日本汽車品牌及其合作伙伴占了主導地位,中國汽車品牌要打入這一網絡面臨著更大的困難。 為此,中國汽車制造商越發重視質量問題,設立了更多研發中心,同時收購了更多知名的歐洲品牌,竭盡全力提升品牌形象。
雨果網了解到,面對著日本汽車強勁的競爭優勢,中國汽車品牌要進軍國際市場,應當盡量繞開被日本汽車品牌主導的新興市場,進入空間更大的國家和地區,向那里的消費者提供價格更加低廉而質量相對良好的產品,這樣才能將競爭壓力下降到最低。
另據了解,泰國SUV汽車市場增長率達19%,而市場上的型號和品牌相對來說更少;大巴和重型卡車市場的年增長率達21%;購買商務車的消費者更不會注重品牌。有鑒于此,中國汽車制造商應當著力于上述三大塊市場。(編譯:吳以輝)
【歡迎關注雨果網官方微信號:cif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