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家電出口迎來‘爆單’,訂單激增600%,貨物已經堆到停車場了。”
“企業用工缺口大,整個工廠都是滿負荷在運轉,有新訂單也不敢接。”
“都是打工人,迫切想去電子廠上兩個月班,畢竟要過年了……”
進入第四季度,國內小家電出口企業爆單潮開始顯現。就連央視也對此做了大篇幅報道,外貿工廠接二連三的收到新訂單郵件,出口市場的反彈速度驚人。訂單回“巢”背景下,小家電出口高光時刻要到來了嗎?
小家電“破圈”勢不可擋,帶動周邊爆品一夜走紅
寧波單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曹海強告訴雨果網,受全球疫情影響之下,“宅經濟”大爆發刺激了小家電市場短期內迅猛上漲。
“細究其因,2020年小家電出口企業的經營情況主要分成二個明顯的階段,出現‘先抑后揚’的現象。從第一季度末,由于受國內疫情影響,各類家電外貿訂單堪憂,大量裁員;到第二季度末,企業出口訂單急劇增加,一般小家電增長幅度達到30%以上,尤其是廚房小家電,部分品類甚至達到3-8倍的增長。”
深圳市古麥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目前主要以銷售暖風機等小家電產品為主,今年相關產品的海外出口也迎來了爆發式增長。“相比較往年情況來看,部分產品在2020年上漲約30%左右。”深圳市古麥電子科技有限公司銷售總監張光明透露道。
LILY LIU所在的企業主要以出口高清視頻采集盒、錄制盒,卡帶轉換器以及模擬視頻轉數字的產品研發、生產與銷售。深圳市風云翔龍科技有限公司市場部經理LILY LIU坦言:“我們企業產品也算是小家電產品周邊爆品,更多是應用于視頻會議,網絡直播等場景。今年受疫情影響下,進入第四季度訂單開始明顯好轉。”他進一步指出,“疫情禁足期間,海外消費者囿于只能在家上網課亦或是在家辦公,促使高清視頻錄制盒以及高清視頻采集盒需求高漲。同時,長時間居家期間,帶動磁帶以及錄像帶購買欲望,我們的卡帶轉換器和模擬視頻轉數字的產品也有不錯的銷量。”
疫情期間居家生活明顯提高了家電的使用頻率,小家電產品的海外需求猛增。根據海關統計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出口家用電器產品,包括電扇、空調、冰箱、洗衣機、吸塵器、微波爐等達到1870.1億元,同比增長率為4.2%。其中,6月份家電外貿出口398.5億元,增長31.1%。
另一方面,國內小家電銷量亦呈現一片欣欣向榮景象。根據蘇寧大數據顯示,截止11月1日18:00,美的皮卡丘電燉鍋、九陽line聯名豆漿機、小熊早餐機等“萌系”小家電銷量猛增,顏值化小家電銷量環比提升799 %。再看美的戰報,美的生活小家電雙11正式開售36分鐘成交額破1億元。有業內人士指出,雙11購物節的來臨疊加快速增長的出口量,小家電行業有望迎來業績的強勢爆發。
健康概念深入人心,寒冬+疫情促成小家電爆火海外
強勁的國內外需求拉動下,小家電企業捷報頻傳。曹海強表示:“從年初的理發剪爆銷,到目前幾乎所有小家電品類的爆單,疫情影響之下,各國線下門店接連關閉。而在近期,歐洲疫情反撲仍在持續,導致居民無法出行,但各類生活、護理需要是切實存在的,這也導致今年個人護理和廚電呈現爆發式增長態勢。”
福建縱騰網絡副總裁李聰在朋友圈寫道:“封城就是爆單的發令槍。美國今年零售額大概率會超過2019年,疫情越瘋狂,補貼越多,消費越旺。另外,帶來貨幣貶值預期加大購房熱情,帶動相關消費。線下零售在此過程中將遭受一輪又一輪打擊。”
張光明從三個維度進一步分析當前小家電訂單量激增背后的原因:
一是天氣原因。歐洲地區第二次疫情愈演愈烈,多國陸續宣布再度封城,且拉尼娜現象導致的大概率寒冬。海外居民擔心嚴寒和疫情,增加了居家生活時間,進而大大提升了海外市場對空調、冰箱、電扇生活電器以及小家電產品的需求增長。據艾媒網統計顯示,2020年上半年,中國電炒鍋、面包機、榨汁機等出口分別增長62.9%、34.7%、12.1%。
二是疫情影響。全球疫情沖擊外貿出口和消費市場的同時,也催生了市場新的需求,其對家電外貿出口也產生了一定的反作用。以空調為例,自疫情以后市場上就出現了強化健康且綠色化功能的轉型趨勢,尤其是“健康除菌”、“守護呼吸健康”等賣點在海外市場尤為吸睛。
三是供應鏈方面。小家電之所以大爆發,根本原因還在于國內疫情形勢防控得當,家電產能已經恢復至常態水平。時間追溯到今年疫情最為嚴重的2月以來,國內眾多家電廠商在保證疫情防控的前提之下,積極開展合理有序的復工復產工作,促進產能不斷回升,至今產能水平已經恢復正常,甚至超越了同期水平。
小家電銷售火爆背后的隱憂,用工荒、供應鏈壓力是最大挑戰
“雖然小家電爆發式增長,為今年國家經濟恢復提供了很大的幫助,但由于本身中國還處于后疫情時期,疫情影響尚未完全消失,導致諸多企業面對訂單激增的局面往往措手不及。”曹海強分析道,當前外貿企業各類成本都有所增加,由于上游供應鏈產能問題,很多企業都處于有單但無法正常生產的狀態。而隨著行業火爆聲音不脛而走,入局者不斷涌現,這必將導致訂單穩定后,競爭更加激烈,對外貿企業而言無疑是一場相當嚴峻的“大考”。
某跨境賣家也表示:“外貿產能加速復蘇注定是一場硬仗。日益增長的線上購物需求與受疫情阻礙的跨境物流運價等各類成本之間的矛盾不可避免。”
而僅從當前來看,小家電出口企業普遍出現產銷兩旺的情景:一邊是源源不斷的訂單需求;另一邊是開足馬力地大批量生產制造,部分企業甚至出現訂單生產排期至2021年4、5月份的情況。
深入出口企業本身來看,還遭遇了進退兩難的局面——有單不敢接,工人無處尋。
一方面,用工短缺,飲鴆止渴實則隱患很大。“聚焦家電企業,在今年一季度末掀起一陣裁員潮,而目前訂單大量增加的情況下,用工形勢相當嚴峻,大部分企業只能提高工資待遇來吸引員工。但其實,這種飲鴆止渴的做法,給后期帶來了很大的隱患。據悉,時下部分企業已經采取前往勞務輸出大省接員工,增加員工各類福利,提供各類生活幫助等各顯‘神招’進而緩解用工荒的局面。”曹海強說道。
另一方面,短期供應鏈壓力增大,品質難以有效保障。訂單劇增,同時交期緊張,這對于工廠能否在短時間內輸出高品質產品提出了嚴峻考驗。而此時,對于研發能力強,且產品生產精良的出口企業則有很大優勢。曹海強認為,國內產品質量參差不齊,更多企業在謀求價格競爭,但這往往付出了質量的代價,而品牌出海則強調做好產品創意和產品質量,因此時下小家電賽道上的品牌競爭亦進入白熱化階段。
(文/雨果網 陳林)
【特別聲明】未經許可同意,任何個人或組織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網站內容。轉載請聯系:editor@cifnews.com
(來源:陳木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