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比注重“味”的中國飲食,西方是一種理性飲食觀念。不論食物的色、香、味、形如何,而營養一定要得到保證,講究一天要攝取多少熱量、維生素、蛋白質等等。即便口味千篇一律,也一定要吃下去——因為有營養。但是,你聽說“糞便香腸”的嗎?這道從字面就讓人毫無食欲的菜式,在不遠的將來很有可能就出現在澳洲人的餐桌上。
雨果網從《今日西澳》2月21日的報道中獲悉,飲用尿液或吃胎盤派也許不再是新鮮事,人類副產品研究員正在宣傳食用嬰兒糞便香腸的健康功效。
互聯網把這種新產品稱為“糞便香腸”(pooperoni)。研究員從嬰兒尿布中提取糞便,從中分離益生菌,再把這些益生菌加入到香腸中。科廷大學(Curtin University)一名制藥醫學講師表示,這種糞便香腸將很快走上澳人的餐桌。
西班牙研究員從嬰兒糞便中分離出3種益生菌菌株,并用它們制造傳統的香腸。研究員最終發現只有1種益生菌菌株能做出味道可口的香腸。研究員在一份發表在《肉品科學》(Meat Science)的論文表示,經過6名“受訓評估員”的試味測試,發現糞便香腸“沒有明顯的異味”。他們也對糞便香腸的色澤、氣味、味道、硬度、是否易于剝落及易碎性進行評估。
科廷大學的阿沙拉米博士(Hani Al-Salami)表示,制作糞便香腸的關鍵是從嬰兒糞便中提取益生菌,而非使用成人糞便。“嬰兒年齡幼小,他們的消化道內容物比成年人的溫和及干凈。隨著年齡增長,人們通常會吃更多不同的食物,但不是每種食物都對身體有好處。”
阿沙拉米博士也指出,益生菌對一系列身體機能有促進作用。“益生菌通常被認為只對消化系統有好處。近期有研究明確指出,益生菌對于免疫系統、維生素生成、腸道ph值變化及消化食物都有幫助。”
據了解,糞便香腸在很多方面與一般香腸無異,阿沙拉米博士也希望糞便香腸能早日推出市場,但他承認糞便香腸聽起來有點惡心,恐怕很難被大眾接受。
雨果網了解到,澳大利亞人在飲食上習慣以吃英式西菜為主,其口味喜清淡,忌食辣味菜肴,有的人還不吃酸味的食品,他們的菜肴一般以烤、燜、燴的烹飪方法居多。他們在就餐時,大都喜愛將各種調味品放在餐桌上,任其自由選用調味,而且調味品要多。澳大利亞的食品素以豐盛和量大而著稱,尤其對動物蛋白的需要量。他們通常愛喝牛奶、喜食牛羊肉、精豬肉、雞、鴨、魚、雞蛋、乳制品及新鮮蔬菜。他們愛喝咖啡,吃水果,所以想在澳大利亞看餐館的華人朋友不妨多注意點這方面的信息。(編輯:何志勇)
【歡迎關注雨果網官方微信號:cif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