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兩點,小出租屋內,幾個蓬頭男生,歪坐在凳子上,凝視著屏幕,敲打著鍵盤,絲毫沒有睡意——這樣的畫面在大學男生宿舍中再常見不過,但不同的是,這次他們嘴里并沒有激動的喊打喊殺,只是默聲敲打著鍵盤。
這是一群正在創業做跨境電商的大四學生,初試牛刀就意外爆單,始料未及的他們,由于來不及招納新人手,幾個“老板”只得親自上陣,熬夜上新、發貨、處理訂單……
“我們剛做了沒多久就爆單了,但來不及找人,我們幾個就每天熬到凌晨,干活干到崩潰。但說實話,那時候我們痛并快樂著。”說話的人叫李大磊,寧波思動的創始人、95后、億級大賣,身上太多耀眼的標簽,但兩年前還在讀大四的他,甚至還不知道跨境電商是什么。
圖:寧波思動的創始人李大磊
敢為人先,創造億元銷售神話
“我和舍友,就是不想普普通通的上班,想著干點什么,抱著小打小鬧的心態就做Wish,誤打誤撞就進入了跨境電商行業,但沒曾想入行3個月就做出了100萬的銷售額,這對于沒畢業的大學生來說,是想都不敢想的夢,所以從那時我們心態就變了,開始認真的把這當作一個事業來做。”
雨果網了解到,寧波思動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創立于2018年3月,是一家大學生創業土生土長的寧波企業,公司啟動3個月,便做出了100萬的銷售額,到2019年全年銷售額已經突破1億人民幣,預計今年還將有30%-50% 的業績增長。
從跨境小白,到入局億級賣家俱樂部,僅用一年的時間,成長不可謂不快。而李大磊將這些成績,歸功于行業紅利和團隊效率。
要知道,2018年的跨境電商,已經開始進入白熾化的競爭,尤其在低客單價的普貨領域競爭更是激烈,而李大磊口中的“行業紅利”,便是避開行業“鋒芒”,選擇高客單價的電子類產品。
“華東賣家的銷售品類基本都圍繞當地供應鏈展開,比如一些小商品、服貿鞋服之類,但這類產品客單價較低,競爭也比較激烈。我們雖然是土生土長的華東賣家,但從一開始就直接將目光投向了華南地區,學習他們的模式打法,做華南的優勢品類——電子類的高端產品。”
李大磊表示,之所以選擇這樣的路線,并非有高人指點,完全是幾個毛頭小子摸著石頭過河,在分析了當時幾大平臺的幾大類目后發現,電子產品的毛利比較高,競爭較小,理所當然的就選擇了這條路。再后來,越做越順,就慢慢的往華南這邊的模式去傾斜。
據其透露,彼時的Wish平臺,產品客單均價在十幾美元左右,而他的產品均價已經高達30美元左右。相比低客單價領域的激烈廝殺,這一價格區間也讓其難逢對手,由此得以快速成長。當然,看到高客單價紅利的肯定不止李大磊,只是當時大多數賣家,不太敢碰高客單價的產品,一方面擔心資金壓力,一方面也不太愿意做自己不熟悉的產品領域。正是這種普遍的思維,讓敢為人先的李大磊嘗到了紅利。
但敢為人先,也要付出相應的代價,首先便是高額的投入。其實即便是當前來看,整個跨境電商行業主流,依然還是選擇輕資產、低成本的運營模式,更不用提大學生創業了。李大磊透露,他們創業時投入的資金的確比一般大學生創業投入要多,基本上是寧波的一套房。但因為最初嘗到了甜頭,且對這個行業、自己的事業充滿信心,所以毅然的選擇ALL IN。
除了選擇高客單價品類,李大磊還大力的布局海外倉,這些燒錢的項目,現在回頭看的確是神一般的操作,奠定了其公司快速發展的基石。但對于當時摸著石頭過河的他們,的確需要很大的勇氣。“類目競爭壁壘,讓我們得以在第一年迅速起勢。同時,我們不斷完善的倉儲系統,也推動著我們往前走。我一直認為倉儲供應鏈是跨境電商的一個命脈,在今年復雜又特殊的物流環境中更得印證,可以說沒有這些之前的動作,我們現在的業績全都是空了。”
當然,幸運之神并沒有始終庇護著他們,不免落俗,創業初期,僅憑借著在網上學到的一些運營皮毛,就硬打硬闖,李大磊與其團隊也遭遇過各種“社會毒打”,被人坑過、也被平臺罰過。包括舍近求遠的供應鏈模式——繁瑣的流程,高額的物流成本,以及時效上的延遲,至今都讓其備受折磨。
據悉,其公司的供應工廠,大多集中在華南珠三角地區。一個產品從銷售到出貨,通常要先從珠三角的工廠歷經兩天的時間運到寧波,再在寧波打包后發回深圳出關。整體產品在國內的流轉就浪費了四天的時效,且人力、管理、物流的成本也急劇飆漲。所以,疫情之前李大磊也在積極的推動其公司深圳倉的建立,他表示深圳倉建成后,華東華南雙倉操作的方案,將會較好的解決物流費用和物流時效的問題。
不談狼性、不畫大餅,談錢就是企業文化
如果說,高客單價運營打法和海外倉的布局,是李大磊公司得以快速成長的基礎骨架,那團隊的建設以及公司文化,便是刻在其骨子里快速發展的基因。
創業合伙人是大學舍友、好友,公司成員又多是“難管”的95后,這樣并不被看好的團隊組合,李大磊卻管理的得心應手。
“我們公司絕大部分都是95后的年輕人,我不喜歡跟他們講‘狼性文化’,不喜歡灌輸‘公司家文化’、‘畫大餅’,我們就講錢。這也是我們的公司文化,大家都是奔著錢去拼,大家朝著共同的目標去努力,進而推動我們持續快速的成長。”
李大磊表示,很多好友合伙創業最終鬧掰,其實很多時候都是意見不合,或是分利不均。但其公司的文化,就是不怕分錢;且他和合伙人的性格又剛好互補——“我比較外向,做事稍微獨斷一點,合伙人比較內向,但細節把控的比較嚴謹。我們合作的非常默契,有一種夫妻檔的感覺。我主外他主內。公司內部,包括各個分公司的管理,都是他在管理。我主要是在外面交流學習,把先進經驗帶到公司去分享。凡事我們也都會商量,公司一直運營的很好,我們也從沒爭吵過。”
而在員工的管理架構層面,李大磊采取的是在華東地區跨境電商企業中非常普遍的阿米巴模式——一種裂變式創業,即在公司內挑選精英員工成立新公司,配之以各種資源,包括人才、資本等,讓其成為真正的股東成為公司的合伙人,成立的新公司也將獨立運營和獨立結算。而這種模式也在很大程度上,讓困擾跨境電商行業“人才流失”嚴重的難題,得到很好的緩解。李大磊形容這種模式下,公司更像是一個為員工提供服務的服務商。
“我們不愿意讓辛辛苦苦培養的人才流出,這對我們這種企業來說是非常大的損失,所以用阿米巴模式,讓員工變成合伙人這種制度,來留住人才。員工離職,要么是錢少了、要么受委屈了。我們就給更多的錢,給更多的上升空間。”
他舉例講道,員工往外跳,無非是找薪資更高的崗位,所以在其公司多給、快給的理念和文化下,運營人員跳槽率非常低,尤其是中高層的員工,基本沒有跳槽的。“通常跨境電商企業的利潤分紅,都是等到第二年資金鏈回流以后再分,我們在第一年就分,這也是我們的企業文化;而對于員工的培養路徑:從實習一步步往上發展,最后達標了,公司認可了,就會讓其成為合伙人,單獨公司。常規最快,兩個月就可以培養出一部分優質的運營人員。”
李大磊表示,對于團隊人員的招聘,不在乎有沒有運營經驗,更在意一個人的思維能力,選品感覺,比如在面試時會給面試人員一個產品庫,讓他選一個產品并上架,看最后做出來的成效、價格定位等。而95后的年輕人,雖然社會經驗不足,但是學習能力強,也比較有拼勁,思維能力也相對更加活躍一點,他們也愿意去鉆研。“當前的行業門檻已經今非昔比,單單有運營經驗,并不足以支撐其成功創業,這里面還涉及到供應鏈的資源、資金實力、管理經驗等,所以這也掣肘著運營人員的跳槽。”李大磊講道。
心路歷程:從利己主義到開放包容愿意分享
從最初為逃避實習的小打小鬧創業,到做到第一個一百萬時的認真做事業。創業一路走來,李大磊的心態也發生了不少變化。
“以前我是一個比較沖動,什么都愿意嘗試,什么都敢做的人,現在變得相對保守了,因為我們要對員工,對團隊負責。”
李大磊透露,以前為了賺快錢,也碰過仿品,也想過用黑科技。但現在完全都是合規正規化的運營模式,為的就是公司能夠走的更遠。而從管理者的角度來說,他自己也從當初的一個利己主義的心態,變得更加開放包容。以前可能只想著自己多賺錢,現在更愿意拿出來跟員工共享利益;甚至在運營層面,也變的更加寬容。
“我們之前運營管理的思維,都是盡可能避免讓員工接觸到核心的運營,防著他們未來出去之后成為競爭對手,后來我也越來越看淡了這些。因為這個行業還在紅利窗口期,有錢有資源大家都能玩,只是能否做大做好的問題。而這個行業內培養出來的人,其實每家企業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與其防自己公司的員工,還不如跟他們更坦誠溝通,珍惜一起工作的機會,如果我們共同協作做出成績,他們可能更愿意繼續和公司走下去。”
談及未來的規劃,李大磊表示,在團隊建設層面,每年都會不斷的招納新人,讓一些新鮮血液帶來新的思維,對現有的運營方式、技巧有所改變。同時,也會重點定向的招納一些有數據運營經驗的專業人士,增強公司的數字化選品、運營的能力。
在運營層面,未來可能會往更多元化的平臺模式發展,繼續保持高客單價產品的優勢,并持續往自己優勢的垂直化領域深挖,在品類、運營上做減法,精細化產品線;與此同時,也會關注自有品牌的建設,目前已經在注冊美國、歐洲的商標,未來會加大品牌化運營投入。
(文/雨果網 張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