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貿易組織(WTO)8月27日發布了主題為《新冠肺炎疫情危機與農業韌性》報告,評估了新冠肺炎疫情對世界農業貿易的影響,認為全球農業在疫情中的貿易表現好于其它行業;針對疫情危機,農業貿易最初的應對措施側重確保食品及時供應,隨后第二階段的相關政策注重修復受損的農產品(8.060, -0.01, -0.12%)供應鏈,并幫助農業生產者應對疫情“新常態”。
報告指出,盡管2020年上半年全球整體商品貿易大幅下滑,但第一季度農業和食品出口同比增長2.5%,3月份和4月份進一步增長。同時,疫情給食品價格帶來了進一步下行壓力,從而也對農業生產者的收入造成影響。6月份世界糧食價格出現了自2020年初以來的首次上漲,但由于經濟低迷,預計全球食品價格仍將保持在低水平。此外,盡管全球消費最廣泛的糧食大米、小麥和玉米生產水平處于或接近歷史最高水平,但疫情對就業和收入的影響增加了全球饑餓人口數量。根據世界糧食計劃署最新估計,到2020年底,全球或有2.7億人嚴重缺乏糧食保障,比疫情前增加82%。目前,各國仍在抗擊疫情,疫情對食品供應鏈的影響仍在顯現。雖然目前尚無理由確認當前這場全球衛生健康危機會演變為糧食危機,但糧食供應鏈的中斷構成了一種風險,各國政府貿易政策選擇或決定相關局勢的演變。
報告說,疫情暴發及迅速蔓延令各國政府及農業生產者猝不及防,促使世貿組織成員立即作出政策回應。盡管許多疫情初步應對措施對農業部門產生了不利影響,但事實上農業卻顯示出了韌性,農業在疫情期間的貿易表現好于其它行業。各國最初的疫情應對措施旨在解決各自最緊迫的問題,即控制病毒擴散以拯救生命,并確保國內糧食安全。除封鎖措施外,其他措施還包括促進或限制農業貿易政策、新的衛生和植物檢疫措施、關稅削減、出口限制和增加儲備等。由于各國實施的疫情應對措施引發消費模式出現變化,農業貿易流動因而也發生了重大變化。目前,雖然許多國家政府已逐步放松封鎖措施,取消了若干出口限制并采取了支持農業部門的措施,但由于疫情繼續在世界各地蔓延,預計全球農產品需求和供應將繼續受到疫情影響。
報告強調,由于大多數農業貿易特別是谷物和油籽貿易是通過未受到嚴重破壞的散裝海運完成的,因而農產品貿易比總體貿易更具彈性。2020年第一季度與2019年同期相比,農業和食品出口增長了2.5%,3月份同比增長3.3%,4月份同比增長0.6%。某些非食品類農產品如未經加工的毛皮、羊毛和鮮花的需求大幅下降,糧食、加工水果和蔬菜等其它農產品需求上升。2020年4月份,一些高附加值食品如新鮮農產品、奶制品和肉類的出口出現下降,這些產品通常更依賴于向餐館、學校和旅游業銷售。此外,受空中客運突然崩潰導致航空運力下降和成本上升影響,依賴空運的高價值易腐農產品貿易遭受了沉重打擊。
報告說,疫情對農業貿易的影響因地區而異。亞洲農業出口在2020年3月份出現下降,歐洲和北美在4月份也出現下降。其它一些地區的農業出口與2019年同期相比出現了增長,其中增幅最大的是南美,這主要是受亞洲對南美大豆、糖和肉類等農產品進口需求的推動。
報告呼吁各國應提高糧食生產和儲備,以充分滿足民眾對食物的需求。農業貿易促進了糧食的可獲得性和可負擔性,仍是解決各國糧食安全問題的關鍵,其中至關重要的是保持開放性貿易流動,并確保食品供應鏈良好運作。
(來源:經濟日報)
以上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雨果網立場!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