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leader,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除了能帶領團隊度過危機以外,還要懂得復盤總結,未雨綢繆,以便在下一次的突發事件來臨時不慌不忙的避過風險。Harvard Business Review通過對衰退后又復蘇的相關行業進行研究發現,在降低成本和增長投資之間保持微妙又恰到好處的平衡感,是在洪流中生存的最佳指南。
對企業來說,未來的投資方向應該是什么?根據Bloomreach公司首席戰略官Brian Walker的說法,答案很簡單:數字化和電商化。無論是購買生活必需品還是其他方面的可自由支配支出,消費者的購買渠道已逐漸向線下轉移到線上。疫情的發生使得這一習慣變得更加根深蒂固。電商和社交媒體營銷的成功與否對公司的整體業績和收益至關重要。哪怕線下門店重新營業,消費者也可能還會對回到人潮滿滿的商場感到不安,這將使電商成為市場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這篇文章里主要提及了:為什么要做電商市場以及后疫情時代,賣家需要努力的方向是什么等內容。
新冠肺炎疫情給民眾消費習慣帶來了根本性的改變
·居家隔離政策使得網上訂單激增
·走俏品類天平大傾,有人歡喜有人愁
·疫情改變了消費者日常趨勢的重心
具體數據如下:由Bloomreach提供的調研圖清晰的展示了民眾消費品類的變化。
在新冠肺炎爆發的最初幾周,前所未有的危機感使得民眾人心惶惶,消費者通過一些表面上的控制措施來給自己心理安慰,衛生紙這樣的必需品被搶購一空。雖然雜貨品類在電商領域并不是一個重要的參與者,但從上面的圖表中可以看到,2月底的雜貨品類銷售額直線上升。在3月的第二周達到頂峰,正好是隔離措施開始的時候。與此同時,服裝業和奢侈品行業出現大面積下滑。
隨著時間的推移,焦慮在某種程度上變成了一種新的生活習慣,這也使得民眾可自由支配支出的緩慢回暖。此外,從4月初開始,家居用品和DIY的銷量穩步上升,消費者的消費重心是使他們的日常生活更加舒適和愉快的商品。幾周后,服裝和奢侈品銷售也開始反彈。
數據顯示,B2B的銷售在出現短暫的高峰后大幅下滑,供應商難以跟上需求,分銷商則遭遇短缺和缺貨的情況。
數據分布很直觀的顯示了這一點。Walker說:“整體客流量逐年增加。”“消費者正在適應形勢,轉向購物線上化。”
局勢的不穩定性并沒有讓市場停滯不前,行業內很多機構都根據現有的數據對未來的格局變化做出了預測。
Economist預測稱,這場席卷全球的疫情“會加速新技術在市場上的普及。”很多企業也已經開始為轉型成更為數字化的品牌而努力。很明顯,即使疫情完全過去,民眾逐漸回到正常的生活中,相對于面對面近距離接觸交易,大家會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選擇轉向線上交易。對于那些更專注于線下門店的品牌來說,這是一個巨大的機會:可以利用這個前所未有的時代,來深入拓展數字業務,并同步消費者的行為趨勢變化。
基于Bloomreach提供的數據,Walker分析稱,電商在零售銷售中的份額本來就在增長,而這場疫情肯定會在未來幾年加速這一增長。“數字化成熟的組織在這時擁有巨大的環境優勢,能夠更好地經受住這場風暴,目前的局勢也會對后疫情時代民眾的購物行為產生長期影響。”
民眾消費趨勢的轉移為電商賣家帶來了很多利好,同時也帶來了不小的挑戰。越來越多的賣家涌入這個紅利市場是不爭的事實。隨著數字化的進程,賣家需要把增強消費者消費體驗設立成業務中心,以在時代的洪流中站穩,獲得更多客流和回頭客。
Walker建議,各大品牌和賣家要做好準備,“通過增強顧客的消費體驗,將渠道連接在一起實現差異化,比如采用線上購物線下提貨的方式來吸引消費者。”他表示:“亞馬遜和其他大型平臺將試圖在電商這塊蛋糕中分得更大的份額。以精心策劃的、且高度客制化的體驗來增強與消費者的情感聯系。其中,有效的溝通、出色的搜索排名和順暢的結賬功能是至關重要的。”越注重消費者體驗,就越能吸引消費者。這樣一來,消費者與品牌的接觸將積極地影響其對品牌的認知,并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賣家的產品和服務。它還可以提高轉化率,增強客戶黏性。
“體驗感”能代表的范疇太大,甚至會讓賣家感到摸不著頭腦。在電商界,體驗感究竟意味著什么?
體驗感是細水長流的感受,而非短暫的情緒,它包含的不僅僅是一次轉換率。體驗感包括多種感官輸入以及其他吸引用戶參與購買品牌的方式——重點是用戶的過程體驗,而不僅僅是消費一次就完事兒。豐富消費者的體驗感有無限的可能方式。這可能會讓人覺得很難,但必須要從基礎做起,再一步步添磚加瓦。以下是一些可行的建議。
在開始優化頁面以前,賣家請務必對自己的店鋪頁面做一個細致的評估,搞清楚哪里是需要優化的,哪里是需要舍棄的。
師夷長技以制夷,賣家需要緊盯競品商家的變動,去了解他們提供的客戶體驗感是怎樣,他們的產品是怎么排序的,他們的轉化率是通過什么渠道得以提升的。這并不是讓賣家去搞抄襲,而是為賣家提供優化方向。
消費者利用移動端進行購物已是大勢所趨。便利的支付方式和移動設備的普及使得移動端消費方便又高效。賣家可以以一個消費者的身份去發掘移動端的店鋪需要優化的點,從而提高消費者的購物體驗
“緩沖”可能是大家最不想看到的詞,頁面載入速度過低,響應不夠及時很影響消費體驗,對SEO也有負面影響。
如果賣家店鋪和網站已經順利運營了一段時間,就可以利用CRO插件來了解網站的轉化率,并對不足之處進行優化。
如何用短短幾個字抓住顧客目光并引導其進行消費?多用動詞構成、引導消費者購買的詞稱之為CTA。CTA最好能用最為精簡的話告訴消費者商品的優勢,從而達到鼓勵其購買的目的。CTA的設計也非常重要,要保證CTA的按鈕在頁面的位置和大小合適,可以在其附近留白,以突出CTA。可以多嘗試CTA的形式和內容:如果當前頁面的CTA是矩形的,下次就可以換成圓形的,這次CTA內容是“Buy Now!”,下次就可以試試“Get Yours Today!”但要注意,每次的變量只可有一個,這樣得到的數據便于后期進行優化調整。
產品在主頁的主導航欄中的分類和展示方式將對用戶的感知、體驗和找到他們想要東西的方式產生很大的影響。為了優化顧客使用體驗,賣家可以將品類分的具體細致,但切記不要“過度分類”。
好評的多少是轉化率高不高的重要決定因素,79%的人表示,已購買用戶給的真實的評價極大地影響了他們的購買決定。做電商最大的挑戰是將產品賣給看不見的人。推薦和產品評論是證明其好壞、與描述相符與否的證據。
優化結帳過程的挑戰在于,必須在從用戶那里獲得足夠的信息來完成交易和不要求用戶太多以至于用戶不耐煩而放棄結賬之間找一個平衡點。21%的美國網購者表示,他們放棄結賬是因為過程太繁雜冗長。
SEO不是一個單一的任務,而是一個過程。從當下開始做永遠不會太遲。即使你有強大的SEO性能,但總是還有可以優化的空間。雖然SEO似乎和提高消費者的購買體驗沒什么關系,但它實際上起著很大的作用:不管是網站的速度,還是曝光度,抑或是消費者迅速定位品類的速度還是通過搜索得到的分類都和SEO息息相關。
SEO對很多人而言都是霧里看花的存在,自己沒有信心以一己之力完成的賣家完全可以讓專業的機構去完成這項意義重大的工作。
頁面搜索引擎優化是指優化網站上的單個頁面,以提高它們在搜索引擎結果頁面(SERPs)上的排名。可以在前端優化或在HTML代碼內進行優化。
如果除了線上店鋪,賣家還有線下實體店的話,可以把SEO本土化,讓消費者快速定位到店鋪位置。就像在谷歌中輸入“near me”以后出來的結果,一般會有兩組數據,在上面的數據被稱之為Google Snack Pack。
首先,優化谷歌的My Business列表,因為谷歌將使用這些信息來填充對本地搜索的響應。你還需要確保你的網站在移動設備上運行良好,因為實時搜索物理位置通常是在移動端進行操作的。
反向鏈接是指網站通過域名或錨文本指向另一網站,從而使自身網站權重得到提升。比方說,賣家讓KOL在社交媒體平臺上推廣產品并帶上自己網站的鏈接,或者是賣家向新聞媒體投稿并在文章后面附上自己網站鏈接。但是記得要在那些排名和流量本身就很高的網站進行操作,并注意關聯度,這樣才有可能提高轉化率。
做社交媒體營銷的最終目的就是吸引消費者到網站進行消費,但如果網站頁面做的不好的話,消費者很有可能會失去購買興趣。當客戶在網站瀏覽的時候,內容是讓他們停留的時間更長,增加他們的回頭率的王牌。改變網站上文案、視覺、多媒體等內容類型將保持網站的新鮮感和趣味性,并使其體驗感升級。
賣家可以使用自有的內容提供一種吸引人的方式來讓消費者了解品牌和產品,從而改善購物者的數字購物體驗。Blogs的內容可以是娛樂向的,也可以回答消費者對產品的問題(例如,“CBD到底是什么?”)回答,也可以是產品的政策,以及作為一個品牌的優勢是什么等內容。
視頻可以向消費者傳達品牌故事,也可以利用視頻這種更吸引人的方式突出產品,讓客戶感覺自己是品牌的參與者。通過使用視頻來主導顧客情感并激發用戶參與,故事驅動型的視頻還可以在客戶群體中引發更深層次的品牌親和力。另一方面,產品驅動型視頻還能為消費者提供更身臨其境的方式來了解產品。
客戶創建的內容可以讓賣家走更長的“花路”。因為它更具真實性和親和力,從而增加消費者的購買意愿。賣家可以利用UGC來建立品牌知名度,創造需求,展示品牌忠誠度,這也會激發消費者和他人分享品牌,這樣一來,就鞏固了和消費者之間的關系。在網站上增加一些用戶生成的內容還可以促使購物者進行購買,因為從同樣喜歡該產品的消費者那里得到的反饋會讓人更放心。
社交媒體上的流量是很大的,是做營銷絕對不能錯過的領域。在合適的社交媒體平臺上展示店鋪,可以給賣家提供多渠道戰略體驗的機會。最好可以把有同樣的信息傳遞、社區整體氛圍和品牌相通性整合起來。賣家可以通過Messenger與客戶聊天溝通,多與客戶接觸,從而鞏固品牌。一些店鋪甚至已經接入Facebook Messenger、Facebook Marketplace和Instagram上的應用內購買程序了。當然,在開始試水一些可能不適合賣家業務的東西之前,要做好背調,多方位的去了解它們,以及它們所服務的人群是否符合品牌定位。
可以用Anchor & Crew的Facebook頁來舉個例子:他們的Facebook Messaging可以幫助顧客找到問題的答案,也提供了直接在頁面上購物的選項。在平臺上使用的圖像和調色與品牌和網站也保持了一致性。
如果能為客戶提供獨一無二的客制化體驗,那么客戶的復購率是很高的。Bliss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他們讓線上購物更加個性化,更具互動性,其以小測驗的形式來幫助消費者了解自己的皮膚類型,以幫助他們選出最適合自己的產品,這么做很大程度上改善了顧客的消費體驗。
產品頁面的客制化可以追加銷售。一些電商網站會根據消費者以前看過或購買過的產品提供額外的推薦,從而為消費者提供客制化的產品頁面。還有像Bliss這樣提供與頁面上的產品互補的產品推薦給消費者,從而達到增加產品銷量的目的。
電子郵件營銷中的客制化包含的內容很多。首先,在問候和/或主題欄寫上客戶的用戶名,而不是“Hey, you!”這樣的代稱,賣家還可以對客戶群體進行細分,以優化算法,將正確的產品推給給正確的、對產品有需要的人。也可以根據消費者和店鋪的“互動”留下的痕跡對其進行精準推送,就像Bliss這樣:
廣告似乎并不能客制化,但是賣家可以利用廣告做一些很有趣的事情,有些網站的廣告仿佛在和顧客對話一樣詼諧有趣。
另外,當消費者放棄交易的時候重新對顧客群進行定位也是“抓住”顧客的方法之一,比如,在看完Bliss產品的第二天,消費者還收到了以下這個廣告:
這個廣告是HTML5廣告的,它并不僅僅是一張圖片那么簡單,而是動畫交互式的廣告。購物者能在這個頁面上看到的產品,除了此前瀏覽時間最長的,還有其他相關產品推薦。對一些消費者而言,這是一個恰到好處的廣告,傳達了品牌方絕不僅僅是在網上“跟蹤”他們,而是通過數據分析以后給出了一份誠意滿滿的宣傳單。
當著手改善客戶的線上購物體驗時,請記住,“你能做到并不意味著你就應該去做。”。賣家在把客戶放在首要考慮位置的情況下,應該理智的分析評估:這么做能改善消費者的體驗嗎?想想品牌的受眾是誰,了解他們需要什么以及他們想要什么才是提升客戶體驗的制勝之道。舉個例子,有的賣家的生意可能在Twitter上做得很好,但如果是一家服裝公司,Instagram可能是更好的陣地選擇。
人們被新事物吸引是人之常情,但更重要的是,無論追求什么,最終都應該與初心一致。想想自己的使命、愿景、價值觀、品牌和店鋪的個性、定位等等。如果提供的數字體驗與品牌理念不符,消費者輕則無法和品牌建立深度聯系,重則失去消費者的青睞。
如果不能與消費者產生共鳴,再好的產品和策略都是在浪費時間和金錢。應該把努力的方向聚焦在對消費者最有價值的地方。如果他們真正想要的是簡化付款流程,而你卻在產品頁面上添加視頻,那么他們仍然會在整個購買過程中感到不順暢。
體驗感是具有互動性的。賣家可以從網站和社交媒體平臺上的互動分析中發現很多,但別忽視獲得消費者feedback的機會。要主動去了解消費者的想法、消費者喜歡品牌的哪方面,網站體驗是否提高了他們與品牌之間的黏性,以及是否有需要解決的摩擦等。
目前網購的消費者數量更甚從前。雖然在實體店重新開張后,有多少消費會停留在電商平臺上仍有待觀察,但由于擔心實體店安全問題,消費者回歸實體店的步伐可能會放緩。而現在打造升級用戶體驗意味著賣家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去迎接未來的不確定性,無論店內購物是否回歸,或者消費者對電子商務的偏好是否進一步增加,做足準備就已經比別人離成功更進一步。給消費者良好的購物體驗可以讓賣季在競爭激烈的電商市場中脫穎而出,并創造專屬且黏性極高的用戶社區。
雖然提升客戶的線上消費體驗感在一開始可能會讓人望而生畏,但這本就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在整個優化過程中,還需要及時復盤,深刻分析反思:做出的調整真的是消費者需要的嗎? 相信在結合本文攻略的情況下,賣家能乘風而起,揚帆遠航,在電商這個市場中一步一個腳印的發展壯大。
【福利】跨境電商獨立站平臺BigCommerce免費試用15天!立即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