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籌(crowd funding)這一概念或許對一些人來說是陌生的。直白地講,眾籌就是通過大眾籌資。對于小企業、個人創業者來說,銀行和風險投資公司的門檻高高在上,讓人感到遙不可及,小企業和個人創業者要從銀行和風投那里獲得融資絕非易事。而如今,眾籌已經成為小企業家、個人創業者的重要融資方式。
相對于傳統的融資方式,眾籌更為開放,能否獲得資金也不再是由項目的商業價值作為唯一標準。只要是網友喜歡的項目,都可以通過眾籌方式獲得項目啟動的第一筆資金,為更多小本經營或創作的人提供無限的可能。
在眾籌的框架下,小企業家、個人創業者通過互聯網和社交媒體服務(SNS),向公眾展示自己的創業構想,贏得大家的關注和支持,從而獲得所需要的資金援助;在設定天數內,達到或者超過目標金額,項目即成功,發起人可獲得資金;籌資項目完成后,網友將得到發起人預先承諾的回報,回報方式可以是實物,也可以是服務,如果項目籌資失敗,那么已獲資金全部退還支持者;眾籌不是捐款,支持者的所有支持一定要設有相應的回報
雨果網編譯了英國廣播公司(BBC)發表的關于眾籌網站Indiegogo的文章,本文詳述說了其創始人是如何創立眾籌網的:
Indiegogo是全球最早創立的眾籌網站之一,如今其規模也位居全球前列。如今,在全球范圍內每天有8000個小企業和個人通過Indiegogo網站從公眾會員那里籌集資金,并用這些資金啟動自己的創業項目或者嘗試新的商業點子。
作為資金回報,出資人或者“公眾”可以獲得某些報酬,比如拿到某款新的電子產品。
十年前,“眾籌”這一概念還尚不為眾人所知,但如今,除了尋求銀行貸款或者吸引股東投資之外,“眾籌”已經成為許多小型公司籌措資金的另一可行方式。
眾籌網Indiegogo的創始人之一Ringelmann現年35歲。她當初之所以創立這一網站,源于一個不太愉快的經歷。那時,她的父母所開公司的資金耗盡,公司陷入困境,四處搬遷。為了挽救公司,她的父母四處求情,用盡一切資源和手段籌款。
Ringelmann說:“我是兩個小企業家的女兒,從小到大,我目睹了父母艱難地經營生意的整個過程。他們在生意場上掙扎了30年,沒有可靠的途徑獲取任何外部貸款或者融資支持,因此他們的公司成長進程如蝸牛般地緩慢。而問題的關鍵在于,他們沒有認識可以幫助他們的人。隨著漸漸地成長,我認識到,對于小企業來說,他們所擁有的融資機會是不公平的?!?
Ringelmann后來在北卡羅納州大學獲得一個人文科學學位。雖然她在學校里沒有學習金融專業,但是她一直在思索,如何能夠幫助像她父母一樣的企業家獲得更好的支持。
因此,在北卡羅納州大學畢業之后,她決定從事金融方面的職業,因為只有這樣她才能更好地理解這一問題。她來到紐約,在摩根大通投資銀行找到了一個職位。
在銀行工作期間,所從事的工作讓她漸漸醞釀出創立眾籌網Indiegogo的初步設想。
她參與了一個名為“好萊塢遇見華爾街”的融資活動,在活動中電影行業的代表和潛在的投資人共聚一堂。
那時,Ringelmann才22歲,發現自己被一些大她數十歲的劇本作家、制片人、導演所包圍,這些人眼巴巴地想要她幫忙,讓他們的電影項目獲得投資。
Ringelmann回憶道:“那時我感到很心碎,立即給我媽媽打了一個電話,在電話里對媽媽哭泣、訴說了半個小時左右。我說,這個世界多么不公平。小企業主的融資機會簡直微乎其微。但是,只要你認識了正確的人,美國就是夢想之土。媽媽對我說,不要為此感到難過,你為什么不行動起來為此做些什么呢?”
她開始認識到,完全依賴第三方投資人融資往往容易限于失敗。解決融資問題的最好方式就是將決定權交回到群眾的手中,實現融資的民主化。
隨著成立眾籌網的構想越來越成熟,Ringelmann覺得在正式啟動這一項目之前,自己得學習一些運作公司的知識。為此,她從投資銀行辭職了,回到加利福尼亞州,在哈斯商學院進修了一個MBA學位。
在哈斯商學院,她認識了眾籌網的后來兩位聯合創始人Slava Rubin和 Eric Schell。在一個小廚房里,他們激烈地討論著,集思廣益,最終形成了項目完成構想。在2008年1月,眾籌網Indiegogo正式成立。
Ringlemann說,“眾籌”是一個全新的概念,在這一模式下,人們無需投入任何金錢用于做廣告,我們只為潛在的顧客建立融資紐帶關系。
剛開始,硅谷的一些科技創業公司開始通過Indiegogo融資,而后網站的業務持續增長。去年,Indiegogo網站獲得了1500萬英鎊的風險投資,這一輪投資推動了公司業務繼續擴張。
如今,Indiegogo網的用戶遍布全球許多國家。這些用戶主要是希望籌措資金的小企業、個人創業者和社會大眾,如果他們籌措了資金達到了目標金額,Indiegogo網會從中抽取4%的傭金。(編譯:吳以輝)
【歡迎關注雨果網官方微信號:cif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