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是制造大國,也是出口大國,一直是機械、化工等出口領域的佼佼者。然而,其海外市場份額漸漸被中國同類產品吞噬。中國產品價格比德國產品更便宜,同時其不斷提升的質量也被許多新興市場所認可。
雨果網從歐洲媒體《本地新聞》1月7日的報道中了解到, 一項最新的報告表示,在歐洲之外的出口市場里,德國的優勢漸漸式微,而中國出口力量日漸壯大,奪取了更多的市場份額。該報告甚至暗示,中國商品將在歐洲市場挑戰德國商品的地位。
在日本和美國市場里,中國出口商品漸漸奪取了德國商品原有的市場份額,即便在化工、機械和控制系統等德國具有傳統優勢的市場里,中國商品也步步緊逼。在美日等國家,德國僅僅在汽車領域依然保持了優勢。
該研究項目是研究機構Prognos代表貝塔斯曼基金會實施的,研究主題為“中國和德國的貿易關系”。
報告還表示,在印度、巴西等新興市場里,德國也未能成為領先的出口國。在巴西和印度,中國也在各個領域里從德國手中奪取了許多市場份額,不過,在汽車產業方面中國尚無法與德國相抗衡。
在印度,中國出口的機械和化工產品領跑整個市場,而德國只能跟隨在美國、阿根廷和韓國等國之后。
該報告的作者認為,德國將主要精力放到中國市場,不斷壯大在中國的影響力,然而其付出的代價是犧牲了印度和巴西市場。此外,德國商品較高的價格也是導致其需求量下降的原因。
雨果網了解到,德國是機械設備制造業強國,也是出口大國,德國機械出口額占世界機械總出口額的20%。目前,中國已成為德國機械設備出口最大市場,所占市場份額約為13.5%。
然而,在中端機械制造領域,中國已逐漸趕上。中國機械產品比德國便宜20%以上,傳統的代工企業轉移到東南亞之后,所需的中低端機械設備中國具有極大的優勢。
雖然德國機械在中國本土市場所向無敵,然而,在印度、東南亞、巴西等新興國家各地區,中國較為便宜的機械反而更受歡迎,因此可以說,德國機械雖然奪取了中國市場,卻在海外被中國機械反將一軍。(編譯:吳以輝)
【歡迎關注雨果網官方微信號:cif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