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前幾年就看見過,只不過今年看起來格外炸眼。
因為我也變得很好奇,深處這個行業多年,早就知道了這個行業的心酸。早些年確實可以比較輕松地賺到點錢,但是近幾年或者說今年,不虧本就是外貿企業唯一的目標。即便這樣,身邊的朋友還是拼了命地想往這個圈子里鉆,百思不得其解的我決定求助網絡:
丨知乎高贊回答
1.因為放眼望去,國內已經很少有那種,門檻并不是很高,但還能夠成就一些富人的行業了。
干外貿的,表面上要跟國內外平臺打交道,乍一看還比較“高大上”。
實際上真正進了這個門檻,你會發現很多十幾個人的小公司,招兩三個運營----用ERP系統鋪個貨;招兩三個懂英語的----解決郵件問題、弄懂平臺規則、到國外平臺引流;再招一兩個管物流的......
2.最重要的:門檻低。我所見過的基本上各個專業的都可以轉行做外貿,如果英語還可以的話。當初我就憑個6級轉行進去了,當時的想法也很簡單,賺錢。但是反過來,想從外貿轉到做技術,那是難上加難,技術壁壘都很難過的。
門檻低就造就了做外貿的大軍,所以很多人的同學或親戚都有做外貿的,而且聽說他們同事里有做外貿實現財務自由,天天飛國外順便旅游的。坊間流傳著大量外貿一年買車買房的故事,對比著很多人當下的工作好像都是渣渣。很賺錢是針對優秀的人來說的,對做的好的人的確很賺錢,越到后期越顯得是躺賺。
但實際情況是,那些都是很優秀的人的故事,沒有人跟你講那些熬了幾年還沒多大成績的人的故事。外貿工作的流動性是我平常接觸到的行業里最大的,倒在兩年這個期限的人占大多數。而且這些外貿公司總是在不停地招聘,其實就是為了過濾出一個,兩個優秀的,其他的都是炮灰。大量的都是領著3-4k的工資熬半年,1年或2年就轉行了的。
3.我從來不向身邊的人傳遞外貿很賺錢這種意思,能賺錢的行業都不是你想做就能做的,要有真本事,有耐心,還要有機遇。入行了但是賺不到錢,完了還要來說是我教唆的。
能賺錢的人都是悶聲發大財,不賺錢的那種才各種忽悠顯擺,比如各類跨境電商。
(以上言論來自知乎,侵刪)
上面的言論都很中肯,有些是自己的親身經歷,有些是個人理解。
下面簡單說一下我自己的理解:
1.外貿人只看到了今年外貿不好干,但是沒有看到全行業都遇到了挑戰!
疫情下很多外貿企業由外銷轉向內銷,使原本就接近飽和的國內市場競爭更加激烈。但是臆想中的報復性消費好像并沒有來,國內企業也在迫切尋找新的市場。
“我知道海外市場也不好干,但是國內市場已經這樣了,不拓展新銷路讓我們怎么活!”這成了一部分內貿企業轉外貿企業的心聲,允許你們調頭轉戰國內,就允許我們沖出國門!
2.門檻低!
這一點上面也著重提到了,事實也確實如此!銷售+會英語=外貿,好多人都是這樣認為的,于是就誕生了一批又一批的內貿轉外貿企業。
很快這些轉型企業就會發現,跨行確實有不小的挑戰,只會外語不會開發客戶只能浪費著人力、財力,于是他們又發明了一種新的公式:企業+代運營服務=外貿,有經驗的外貿服務企業+懂產品的外貿企業=成單!
門檻低不僅說的是會英語的人多,而是說服務商實在是太強大了,從注冊公司到產品認證再到客戶開發、貨代物流,最后清關退稅,每一項都有專門的服務公司,提供最專業的服務,所以不得不說這個門檻確實有點低。
良莠不齊的服務公司如何挑選成為了這些企業的下一個課題!
3.根深蒂固的思想,發財的例子太多!
前幾年只要一說自己是做外貿的,所有人都會認為你做的是大生意。也確實是這樣,那些年涌現了一大批成功人士,實現了財富自由。
可是今時不同往日,不能說紅利期過去了,但也絕不是誰進入這個行業都可以輕松掙到錢,不要聽太多忽悠的言論,保持理智才是最重要的。
哪一個行業不管多么的難都有掙錢的,但是那可能是極少數人,不要以偏概全。
(來源:外貿小課堂)
以上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雨果網立場!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