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國際金融危機對阿根廷的影響持續發酵:經濟增長動力不足、通貨膨脹居高不下、外匯和進口管制不斷升級。在此背景下,中資企業積極化解風險迎接挑戰,其過程或順利或曲折,都為中資企業走進南美提供了有益鏡鑒。
雨果網從新華社日前的報道中獲悉,2013年,對于中國工商銀行阿根廷子行具有特殊意義。工行2012年正式收購阿根廷標準銀行80%股份。今年4月開始,原阿根廷標準銀行在阿境內的103家分支機構、所有自動取款機、辦事處等統一換上工行標志,工行首次以一線品牌形象亮相阿根廷金融市場。
經過一年整合,工行阿根廷子行順利度過并購過渡期,成功維持主要客戶群,積極引入中國概念,開始為中石化、華為等中資企業提供金融服務。此外,公司主要經營指標穩中有升,原標準銀行的若干細分市場優勢進一步加強,當地主流商業銀行的地位得到鞏固。
工行試水南美金融市場,對中資企業開拓拉美具有重要戰略意義。政府政策性項目融資可以發揮短期杠桿作用,商業金融和資本市場是大型投資項目的融資大趨勢,工行可以為阿根廷中資企業搭建更為高效安全的商業融資平臺。
此外,工行本土化經營如果成功,將為有意投資阿根廷的中國企業提供更加專業的投資建議和風險預警。
三十多年改革開放,中國企業積累了巨大的財富、知識和技術優勢,中國南車、北車、葛洲壩、中水電為主的中資龍頭企業,正利用拉美發展中國家與中國類似的發展階段特性,把制造業和工程承包領域的行業優勢進行成功外部拓展。
從年初中國南車、北車在阿根廷政府十多億美元鐵路改造計劃中分得巨額采購合同,到8月葛洲壩集團和當地公司組成的財團成功獲得修建圣克魯斯省兩座大型水電站價值41億美元的競標合同,到年底中國機械設備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獲得阿根廷政府24.7億美元鐵路設備采購大單,2013年中國制造業和工程承包在阿根廷頗有斬獲。
中國駐阿根廷大使館經濟商務參贊楊石翟對記者說,經過改革開放,中國企業已經進入高速發展階段,國內市場占有率不斷提高,產能接近飽和,特別是經過三十多年的引進開發和完善,中國技術產品已達到較高的性價比,阿根廷市場正需要這種產品。另外,近年中國對企業“走出去”融資支持力度增加,對境外項目融資比例較高,這一點對阿根廷政府也非常有吸引力。
隨著中國產業結構升級,中阿經貿合作中以市場為導向的投資意愿正在不斷增強,合作正由過去重資源、輕市場,重貿易、輕投資,轉向資源與市場并重,貿易與投資并舉,這一調整從南車、北車和葛洲壩的市場拓展實踐中得到了具體體現。
中資企業走進拉美面臨諸多風險,宏觀經濟不穩定,管理文化差異大,加上勞工糾紛和法律門檻高等等,一些企業為此交了不少學費。最近兩年,阿根廷經濟狀況不佳導致投資環境不甚理想,政府采取的諸如進口和外匯管制等措施給中資企業經營造成不少困難。在此背景下,一些中資企業積極適應主動調整,海外經營運作能力明顯增強。
中冶集團收購阿根廷南方內格羅河省賽拉格蘭德鐵礦項目一直因供水和勞資糾紛等問題面臨經營困難。經過多年磨合,特別是通過政府、工會、法律、經濟等層面的積極協商和內部管理經驗的積累,主要問題已基本得到解決,賬面現金流的改善對該項目步入正軌將產生積極影響。
面對阿根廷通貨膨脹、外匯管制、限制企業利潤匯出等一系列不利因素,一些中資企業也采取了應對之法。中海油充分利用阿國內能源供需矛盾,將上游勘探開采業務與下游煉油廠與銷售業務整合,借通脹下油價上漲之勢獲利頗豐。華為公司則將南美地區總部遷移至阿根廷,通過轉移區域總部運營成本消化阿根廷無法匯出的利潤,從而改善總體財務狀況。
楊石翟認為,隨著中資企業承接更多工程項目,更多中國產品設備和技術進入阿根廷,阿根廷對中資企業的看法正經歷從量變到質變的轉化,中資企業在阿根廷將迎來快速發展期。
【歡迎關注雨果網官方微信號:cif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