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歐盟出臺了《歐盟商業平臺(P2B)條例》,條例規定:平臺在沒有明確原因的情況下不能再暫停或終止賣家的帳戶,暫停賣家賬戶時至少要提前15天通知。該條例預計在今年7月起在歐盟成員國直接生效。
與此同時,加州監管部門正在就Amazon如何對待賣家、是否存在商業壟斷行為進行審查,此外,美眾議院要求Amazon、Facebook等高管出席七月反壟斷聽證會。
既當裁判員又當運動員,擁有雙重身份的亞馬遜一直令賣家反感,此前就有報道稱Amazon的自營品牌利用賣家的數據去做選品,從而打壓賣家,而且還會去跟賣第三方賣家的產品,最讓賣家頭疼的是經常會遇到封號的情況……
除加州和華盛頓之外,美國眾議院司法委員會也對Amazon進行了調查。
據Axios報道,美眾議院司法委員會已致信姐夫,要求亞馬遜確認CEO是否會在7月的反壟斷聽證會上出席并作證。
如果姐夫不同意在聽證會上作證,則可能會收到法院傳票,被強制傳喚作證,看來這次姐夫是躲不掉了……
最近出現大面積關聯封店,有很多賣家表示,自己只有一個賬號,產品獨立、網絡電腦也獨立,即使這樣也能和關聯扯上關系……
就在很多人都在為自己“清白”的賬號被誤殺感到匪夷所思之時,姐夫一則群發的道歉信引得賣家炸鍋。
姐夫在郵件中直接表示:我們已審核您提交的信息,并重新激活了您的賬戶。為了維護社區秩序,我們嚴格懲治不良行為,偶爾發生誤判在所難免,對于由此給您帶來的任何不便,我們深表歉意。
大概的意思是:這次封號事件是誤判,但是人非圣賢孰能無過?還請各位諒解。
姐夫做事風格突然變得“客氣”起來,不禁讓賣家浮想聯翩:歐盟等外界的指控已經起效果了?賣家想要的尊重自由終于可以實現了?
然而這次道歉,好像并沒有讓一些賣家消氣,“一句輕飄飄的對不起,就能抹掉這幾天的虧損?”、“平臺實在是太霸道了,我要讓你賠我精神損失費!”存在很多類似這樣的聲音。但是,還是有很多賣家從這次道歉中看到了改變和未來越來越好的希望。
當然,有了法規的庇護也不代表跨境賣家們可以無視規則。跨境電商行業全面走向合規,告別野蠻成長,是必然趨勢!
(來源:小易說跨境電商)
以上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雨果網立場!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