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于許多剛進入亞馬遜平臺的賣家來說,第一個遇到的難題往往是選品,一個好的產品決定著最終的成績,那么怎么做好選品呢?
第一、市場的競爭程度。競爭度這個數據主要是用來判斷產品的可做性,包含有產品的reviews數量的多少、新品占比、發FBA的產品數占比等,產品售賣數量越多,競爭程度也就越大,那么推廣起來的可能性也就越小。因此,在數據分析指標考量上,合理評估產品的市場競爭程度是首要因素。
第二、產品的市場容量。市場容量是選品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參數,在產品市場容量過小的情況下,哪怕市場競爭度很小,一天只能出一兩單,那也不值得去做。產品的市場容量可以通過產品的銷量來判斷,主要用到的一個工具是谷歌的一個插件junglescout。
第三、自身的優勢。主要體現在有貨源優勢的產品,自己多年經驗的產品,對于這類產品,如果對市場有一定了解的前提條件下,產品即可更快地切入市場。
第四、產品的后續發展趨勢。在選品的過程中,賣家需要考核產品在過去幾年以及最近一年的銷量情況,判斷對應的銷售旺季和淡季,例如需要在淡季期先去推廣,以便做好旺季爆發的準備。
第五、推廣的難易程度。一個好的產品應該占了整個運營周期是否成功的80%,所以在選品之前一定要仔細斟酌好產品后期的推廣難易程度,如果跟不上市場的推廣步伐的話,那么產品的銷量自然也是不見起色。
第六、自身的目標定位。這就好比一款產品如果大部分賣家月銷量都能夠達到5萬美金左右,那么就需要根據這個數據分析自己的當前運營狀況,最終定位目標。
第七、清貨的難易程度。每款產品都具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在產品的銷售末期清貨就顯得較為困難,進而就會影響到產品的利潤,因此在開發產品的時候就需要考慮到后期的清貨難易程度。
第八、日后大批量訂單時是否有利于自己打包發貨。這是一個眾多跨境電商賣家容易忽視的一個問題,當在開發某款產品銷售量十分可觀的時候,在前期小批量的訂單生產階段就需要著手準備打包發貨,而不應延遲至大批量時同時打包發貨,這樣就會容易導致公司配備人員相應增大,物流難度也會相應加大。
以上是個人對選品的一些見解,希望能幫助小伙伴們打造爆款!
(來源:誤建的觀察員賬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