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電商企業與專業人才本應彼此成就對方,然而基于目前行業標準的缺失,以及人才需求的供求失衡,企業與員工之間的“摩擦”時有發生。不僅有企業“委屈”了員工,也有員工“坑”了企業……
近日,賣家W向雨果網爆料稱,自己于去年10月面試了行業某知名跨境電商公司,擔任速賣通運營一職。據其透露,該公司在2017年日訂單就已經達到8萬,雙十一單日訂單量更是高達13萬多。不過讓W沒想到的是,該公司里面凈是運營小白,只要業績不達標就會逼迫員工主動辭職。在遭受各種不平等待遇后,W申請了勞動仲裁。
(圖片來源:爆料賣家提供)
除此之外,還有賣家爆料,其公司前人事離職幾個月后,又偽造離職證明修改離職時間,并起訴公司賠償其“欠薪”,共計11萬元人民幣。且因其崗位的特殊性,原來聘用的合同已被帶走,公章也被其有預謀的偷蓋,賣家苦無證據非常被動。而事后該賣家才發現,所謂的“前人事”,在此之前已通過同樣的手法,先后起訴過七家公司來不當獲利。
跨境電商行業人才、管理問題根源在哪?
這幾件事引起了群里的許多賣家的關注和擔憂,紛紛出謀劃策,而公司與人員之間的話題也再次成為了討論焦點。
從近期發生的這些事上就可以看見跨境電商企業在人員管理上確實存在著不少問題,有業內人事分析道:“這都跟跨境電商行業本身的屬性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
據雨果菌的了解,現在的跨境電商行業員工與企業之間面臨的主要有以下問題:
1、招工難度變高
2、員工跳槽率升高
3、用人成本上升
4、行業快速發展,人員趕不上需求
5、電商企業起步較晚,缺乏相關人才的培養機制等
跨境電商行業太多的草根逆襲、一夜暴富,而進駐的低門檻和行業幾近于透明化的運營技巧,也讓更多的人渴望著“草根逆襲”、“一夜暴富”發生在自己身上——“你行,我也行。”進企業學一兩年自己出來單干;佯裝找工作,私下自己開店;竊取公司的資源,為己所用……各種“身在曹營心在漢”司空見慣。
特別是因碎片化的訂單以及國際貿易形勢,許多傳統外貿企業也開始順勢而為轉型跨境電商,但這些跨境企業面臨的一道門檻就是人才體系建立。
以上的種種問題,大概能與業內人士所說的跨境電商行業本身的屬性相契合。
人才與企業的沖突問題能解決嗎?
1.改變招聘標準
有深圳賣家表示,當一些機械性的工作已經被切分的比較細散時,對勞動者個人能力的要求就更不強。對于現在90后、00后的大學生來說,他們并不滿足于在企業里做一些機械性的工作,所以跨境電商企業不愿付出時間和金錢去培養這樣的人。
根據反饋,當前深圳地區,除了利潤率控制的還不錯的跨境企業外,大部分跨境電商企業,都不太愿意去招本科以上學歷的大學生,反而更青睞大、中專畢業生。
2.校企合作
也有不少跨境企業、平臺直接與高校合作,直接培養和輸送跨境電商的人才。有些大賣通過在學校設立專場招聘會、雙選會的方式招聘小語種、經營管理等專業的應屆畢業生,并建立了完善的培養方案和明確的晉升通道,幫助人才更好更快地融入企業,適應工作崗位。
3.重視法務、人資團隊的建設
“跨境電商企業在發展一定規模的時候,一定要重視人力資源、行政的投入。很多公司都僅僅把人力資源理解為一個招聘的部門,我覺得這是很大的誤解。實際上,招聘只是人力資源一個非常基礎的工作,對企業而言人力資源更重要的是對企業文化、培訓體系、人才輸送、行政管理、員工的忠誠度起到至關重要作用,直接影響到整個公司團隊的穩定和忠誠度。”業內人士講道。
在當前的行業大環境下,對于一些中小賣家來說,或許業績、利潤可能才是生存下來的根本,但更多的賣家也開始重視法務、人資團隊的建設,比如,專人管理公司的公章等;公司的數據做備份,在技術層面加強保護;制定完善的員工手冊;用人合同請專業律師修訂……
人才管理任重道遠,更需全行業的不斷努力
對許多運營而言,跨境電商也已經進入精細化運營時代,平臺門檻提高,競爭加劇,過去海量鋪貨,躺著賺錢的時代已經完結。新時期,新手賣家需不斷提高自身技能以適應市場的發展,老賣家唯有不斷修煉“內功”才不被市場所淘汰。
最后,據許多離職跨境電商人換來的慘痛教訓,對于往后想要求職的運營,雨果菌想說,大的公司并不代表好公司,考慮是否要入職某公司時一定要在網上或求職網多看看評價,如要入職一定要簽好合同,不要讓其在字眼上鉆了空。
而跨境電商公司人才和管理問題的解決更是任重而道遠,這就需要全行業不斷的向著正確的道路邁進,避免類似的事件不斷發生。
(文/雨果網 張毅)
【特別聲明】未經許可同意,任何個人或組織不得復制、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網站內容。轉載請聯系:editor@cif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