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初始,Shopify成為了不少外貿人2019年計劃的重點關鍵詞。但很多人對其還是剛剛了解。我們總結了19個有關Shopify最常見的問題,并邀請到了Shopify中國區負責人Louis、Shopify論壇WaimaoB2C.com站長康超,以及Shopify實操課程Smaker創始人Leo為我們分享他們的見解。
被訪者 | Louis (以下簡稱“L") ,康超 & Leo (以下簡稱"KL")
1. Shopify流量大嗎?
2. 為什么要做Shopify?
3. 怎樣獲取流量?
4. 賣的最火的產品?
5. 賣的最火的地區?
6. 銷售的利潤怎么樣?
7. Shopify可以鋪貨嗎?
8. 外貿“獨立站”紅利期?
9. 為什么要選Shopify?
10. 招商經理怎么聯系?
11. Shopify安全嗎?
12. 模版可以修改嗎?
13. 有流量沒銷量怎么辦?
14. 發貨政策是什么?
15. 怎么選擇應用?
16. 客訴率高怎么辦?
17. 有沒有中文版?
18. 有沒有本土客服?
19. 怎么學習做Shopify?
L
Shopify 不是2C平臺,所以談不上有沒有“流量”。Shopify 是服務于B2C或者B2B模式里邊第一個B的平臺。這里的“平臺”指我們通過自己的產品和生態,以一站式 SaaS (軟件即服務) 平臺的方式幫助商家銜接并管理各種服務、工具、支付、物流、模版、營銷渠道等等。如果一定要說流量,Shopify 存在的意義不是給你流量,而是可以幫你更簡單更直接地觸及這個世界上可觸及的所有流量,而不是局限在某個平臺里。簡單來說,我們不做“授人以魚”的事,而是“助人以漁”。
KL
不同于亞馬遜、eBay這一類平臺像一個大市場一樣在每個頁面展示眾多賣家的產品信息,Shopify 可以幫我們快速高效的建立一個專業的屬于商家自己的獨立電商網站,每一個 Shopify 網站都有一個商家自己選擇的品牌域名,用戶要點擊訪問域名才能瀏覽到你在銷售的商品。因此,網站上線之后需要你通過SEO,社交網絡,紅人推廣,視頻營銷,付費廣告等等營銷推廣方式主動的將你的品牌和商品推送展示給你的潛在客戶。除非你的品牌已經有一定知名度,否則你開了店什么都不做,是很難有自然流量的,更不要說銷量。
L
Shopify 和大家比較熟悉的2C電商平臺的有三個本質區別:
流量獲取靈活性及所有權。在2C平臺上銷售,流量是平臺先獲取,進到平臺里就屬于平臺所有。平臺制定規則和流量分配機制,無論是排名、權重、誰能賣(多少)誰不能賣(多少)、具體怎么賣、和誰一起賣,都是平臺說了算。Shopify 的2B模式決定了我們是在后端幫助商家自行引流并管理流量的,具體體現在兩個方面:你可通過 Shopify 非常簡便的創建自己的電商網站,也可以通過我們的后臺一站式鏈接不同的流量渠道并管理營銷數據,無論你想從哪里引流。這些流量通過你自己的營銷渠道來到你的獨立網站,是100%你自己的,可隨意支配,不受限制,還可以反復、隨時觸及。這樣的營銷靈活性和可控性是 Shopify 模式與2C平臺的第一個不同。
第二,顧客體驗可控性及所有權。也就是你的品牌和商品以什么樣的方式展示給顧客,還有整個瀏覽體驗和購物流程的設計。這些東西在2C平臺上全部都是由平臺控制的,比如你的店鋪什么樣子、產品信息格式、圖片規格、整個購物車到支付的流程等等。而且平臺設計這一系列體驗的目的并不是為了凸顯某個第三方賣家的品牌,而是為了讓消費者有最多最好的選擇,還可以從這些選擇里更快速的找到自己要什么。這也就決定了商家為什么要去和“跟賣”死磕,不停地改Listing,甚至采取“刷單”的動作,因為只有這些東西是商家可控可看到的。在通過 Shopify 搭建的品牌自己的電商網站上,商家自己決定如何最貼切的展示自己的品牌和商品,自己控制購物流程,包括整個瀏覽轉化過程的數據。一切的一切都是為了在自己的地盤更好地凸顯自己的特點,為品牌提升銷售轉化。
第三,最簡單的也是最重要的,客戶所有權。2C平臺的流量是平臺的,轉化成了客戶,客戶也是平臺的,和平臺上的賣家沒關系,只是以訂單的方式告訴你要發貨了。商家很難有與客戶直接互動的可能,也無法獲得第一手客戶數據。這最直接影響的就是需求分析和客戶留存。商家需要不斷透過“平臺需求“這個棱鏡嘗試判斷”客戶需求“,也要想方設法地跳過、跳出平臺吸引客戶復購。這些與 Shopify 的模式都是相反的。我們不僅會給你全部的數據和信息,甚至會依靠 Shopify 強大的機器學習算法建議你如何更好地分析客戶需求,與客戶聯動。
做2C平臺也好,用 Shopify 搭建自己的網站也好,兩種模式從根本上有不同,但沒有對錯。做不做怎么做都取決于商家的商業策略和需求。
KL
平臺和獨立站各有優勢,二者并不是非此即彼的關系。平臺的優勢在于它們擁有現成的流量資源,第三方賣家可以借助平臺流量來實現自己的銷售目標。但是受限于平臺的規則,第三方賣家并不能真正的掌握客戶數據,也就無法和客戶建立比較緊密的聯系;運營 Shopify 雖然需要一定的推廣能力為你的網站帶來流量,但是相比較于平臺的條條框框,獨立站的靈活性更高,你所能掌握和控制的流程和客戶數據也更加完整,而這些流程和數據可以幫你為客戶提供更具個性的服務,提升客戶體驗和溢價能力的同時,樹立更加鮮明的品牌形象,培養客戶的忠誠度。
從本質上來講,平臺和獨立站對我們來說只是兩個不同形式的銷售渠道,不是非此即彼的關系,相反,二者各有所長,相互補充。另外根據我的個人實際經驗,Shopify 獨立站是平臺賣家從單純的銷售產品轉型品牌化路線的必由之路。
L
我相信康超和Leo可以給大家分享很多實操技巧。我只提兩點小建議:
流量精細運營。海外線上流量相對更多元化、精細化,只是大家熟悉的只有那幾個。做好功課,了解你的潛在顧客通過哪里瀏覽內容,瀏覽什么樣的內容。不非要只在幾個大的流量平臺上拼死拼活的推硬廣告。精準定位小眾平臺或者社群,注重高質量的內容和軟廣,嘗試和潛在顧客與內容主取得互動,往往會給你更大驚喜,這也是對 Shopify 網站營銷靈活性的最大運用。
跳出流量思維。流量思維本身其實是2C平臺時代倒買倒賣的遺留物,流量就平臺里邊那么多,規則也都清清楚楚,大家能做的就是如何最大化的給自己搶流量,有了就能出單。但是跳出平臺,做 Shopify 也就意味著你可以觸及到的流量遍布線上線下各種地方,這個時候再去和流量死磕就沒有那么大的意義了,更重要的反而是如何精準定位,更好地服務你的目標客戶以確保轉化最大化,客戶留存最大化。實實在在的口碑永遠是成本最低,效果最好的獲客方式。
KL
流量的獲取方法有很多種,目前比較主流的方式有Facebook、Google、紅人營銷、搜索引擎優化、視頻營銷等等。但并不是說任意獲取流量的方法對你來說都是適用的,高效的。我們在推廣網站獲取流量的時候要關心量的多少,更要注重質的高低。也就是說我們不僅僅要有流量思維,還要有用戶思維:在充分了解產品的基礎上,做好競爭對手分析,總結潛在客戶有哪些特征和行為習慣,做好你的廣告受眾的人群畫像,然后有計劃的讓你的品牌產品或服務廣告在合適的時間合適的頁面以合適的內容和方式展現到潛在客戶的面前。
流量的獲取只是開始,我們還要不斷的提高服務能力來培養客戶的忠誠度,例如關注網站的運營數據,并依據這一數據不斷的優化提高網站在線購物的體驗;要把控好產品質量,提高物流服務能力;要及時回復客戶郵件,積極處理客戶反饋的各種問題。
L
就像我們上面所說的,Shopify 存在的意義是可以讓你更簡單更直接地觸及這個世界上所有可觸及的流量,而不是局限在某一個平臺里。所以“某某平臺上什么最好賣”這個問題到了 Shopify 這里,就必須拓展成“你的目標市場或群體的具體消費需求是什么”,因為世界太大了,哪里都會有需求,但是要實際獲取需求就必須要找準你的具體目標,清楚理解他們要什么。
另外一點要注意的是,在2C平臺上賣貨,顧客是由平臺直接服務的。賣家要做的無非三件事:找貨源、上產品、拉流量。你的角色可以被理解為“幫平臺供貨”,所以知曉“平臺上什么最好賣“基本就是你要問的全部問題。但是 Shopify 的模式決定了你不再是為平臺打工,而是為自己創業,要切切實實地服務好你自己的顧客。這個時候“什么最好賣”已經不足夠了,還要弄清楚“什么樣的需求我們可以服務得最好”。比如如果我本身都不了解寵物用品,能不能很好的回答顧客對我商品的問題?而 Shopify 要做的就是,無論你想賣什么,都能助力你更快開始,更好地服務你的客戶。
KL
除了對于假冒偽劣、違禁侵權產品擁有封站權限,Shopify 對品類沒有太多限制,也沒有哪一類產品表現好這一說法。在2018年黑五當天的數據表現來看,服飾和時尚類產品的表現最好,但是并不是意味著 Shopify 就僅僅適合此類產品,我們看到過形形色色的成功案例。不過選品不能盲目的跟風,追求熱度。除了一些基本的選品方法,如從自己感興趣的領域入手挖掘產品,關注競爭對手,關注當下的流行趨勢,分析不同平臺數據,現有供應商新品推薦等等方法,選品更要從用戶的需求出發。
例如很多亞馬遜賣家在使用的新品開發方法:通過搜集研究競品在亞馬遜以及社交媒體以及專業論壇上的客戶反饋,總結出客戶群體在使用該款產品時還有哪些痛點亟待解決,以解決這些痛點為目標對產品進行升級改造,從而成功打造出屬于品牌自己的爆品。
L
基本和上一問題類似,Shopify 上的商家遍布全球175個國家和地區,這些商家的顧客更是在世界各個角落。談不上“ Shopify 上賣的最火的國家是哪個“,我建議大家先問自己:“我想賣哪里?他們需要什么?我能不能滿足這個需求”。與此同時,Shopify 這兩年也在緊鑼密鼓的做兩件事:
加強我們對于不同國際市場的支持,無論是對當地的商家還是消費者;優化我們的產品和生態,確保每個商家,無論在世界哪里,都可以更簡單的想賣哪里賣哪里。
KL
目前我們自己和身邊熟識的大部分賣家朋友們的主要目標市場是歐美發達國家的市場,也是因為相對更熟悉。但是要明確一點的是目標市場的選擇是跟你的產品和服務緊密相關的,例如你要在美國大力推廣歐規的電源適配器顯然市場的選擇方向是錯誤的。建議在選品時期就要對你的目標市場有足夠充足的了解,可以通過Google、YouTube、Facebook、Reddit等平臺搜索相關內容了解情況尋找答案,如果你的供應商有外銷業務也可以直接詢問他們產品主要出口到哪些國家或者地區,為你的主要目標市場的選擇提供決策參考。
L
我不能說 Shopify 可以確保商家利潤最大化這種不負責任的話,但是由于和2C電商平臺的模式有本質區別,商家通過 Shopify 搭建自己獨立的商店,靈活性和可控性會高很多。利用好了確實可以在提升轉化、利潤率和平均客單價上更有作為。在2C平臺上,買家購買意愿簡單明確,但你的產品只是搜索頁面上的眾多結果之一,購買行為主要以理性消費為主,免不了比價過程,甚至平臺對于購物流程的設計也是希望消費者主動比較,優勝劣汰。隨著越來越多同質化的產品和相似的店鋪出現,商家難免會覺得平臺在不斷“壓價”。相反,在自己的網站或者獨立的營銷渠道上,商家自己掌控購物流程和體驗,可以更容易的向潛在顧客展示自己獨特的品牌、產品價值,提升品牌認知度,創造感性消費的購買意向,這就是最好的品牌溢價契機。
KL
首先,利潤和你的定價,產品成本,物流成本,廣告成本等等緊密相關,不過就單純的和亞馬遜15%的銷售傭金相比,依據我們自己的經驗來看,Shopify 的手續費(注:Shopify 沒有銷售傭金,只有根據訂閱套餐遞減的手續費)和第三方收款費用的總和約占到銷售價格的7%-10%不等,如果有資質用 Shopify Payment 作為收款渠道或者升級到 Shopify Plus 的套餐可以讓這個比例進一步降低。
再有,不論是客單價低的還是客單價高得產品,都見過有大量的Shopify 商家做得非常成功,只不過是運營方式和策略著重點會有所不同。Shopify 商家整體的客單價這個沒有一個準確的數據,但是可以借鑒2018年黑五 Shopify 官方給出來的數據進行估算,當天平均客單價約為86.37美元。
最后,在實際運營過程中,我們可以通過很多優化方法來提高我們網站的轉化率和客單價,來提高銷售額和利潤,比方說安裝使用Review應用,通過客觀的客戶評價來提高潛在客戶對網站的信任程度,對購買決策起到積極的影響;安裝 Shopify 應用Frequently Bought Together,可以在你的產品頁面上添加其他相關產品或者配件進行打包銷售,提高客戶體驗的同時也增加了銷售額;另外對于售價比較低,復購率比較高的快銷品,可以通過設置有簡單條件的免郵,例如購物滿30美金包郵,來刺激潛在客戶將更多的產品加入到購物車中購買。 使用Klaviyo,MailChimp這樣的郵件營銷應用建立自動化的郵件發送機制,定期推送新產品或者相關產品來提高客戶的復購率。
L
Shopify 本身,在商家不違背服務協議(shopify.com/legal/aup)的基礎上,對所謂”鋪貨模式“沒有限制。我們有些品牌的商店SKU數量也是可以達到幾十上百萬。但是針對這個問題背后的邏輯,我想說“深耕痛點、聚焦需求、關注品質、積累口碑”是亙古不變的成功企業的商業邏輯。在 Shopify 上也適用,尤其適用。因為使用 Shopify 搭建自己的獨立品牌是真真正正的創業過程。大家常說的鋪貨模式其實是由2C平臺時代的多店鋪多SKU所養成的習慣,一個為了實現短期流量最大化的有效手段。但是在多元化電商時代的今天,簡單粗暴的鋪貨帶來的也許只會有短期紅利,往往還會因為供需關系失衡,帶來一系列問題。我還是建議大家盡快從流量思維升級成如何更好地服務用戶需求的用戶思維,做好品牌積累,可持續發展。
KL
可以但不推薦。Shopify 不同于亞馬遜,eBay這些平臺,并不是說我們上傳的產品越多,出單的幾率就越大。所以一味的添加SKU或者做站群其實意義不大,反而可能添加不必要的運營成本和風險。我們所嘗試過的“鋪貨”模式其實是一種運用Shopify + 廣告的形式進行選品測試的方法,這個方法可以做為初期選品的一個過渡階段。但是即使是這種模式,也不是說漫無目的的進行選品和測試,而是要有一個成體系的從選品到網站優化,到推廣再到售后服務的方式方法。此外大家在測試時一定要注意對供應鏈端的把控,因為很容易造成出單沒貨或者發貨出問題的情況,對你品牌初期的口碑帶來當頭一棒,也容易被廣告平臺或者支付渠道采取處罰措施。說到底,還是要把服務好你的顧客作為底線。
L
“獨立站”這個詞其實在國內外貿圈存在很多年了。大部分跨境老兵提到“獨立站”,想到的估計都是那幾個國內知名的老牌外貿獨立站,和曾幾何時大家用獨立站倒賣仿牌的那一波熱潮。這兩年隨著2C平臺競爭白熱化加劇,很多人覺得畫了個圓,獨立站又轉回來變成了藍海和紅利,趨之若鶩。
但其實在海外是沒有“獨立站”這個概念的。因為在零售和電商行業,不管大大小小的品牌或者店鋪,一個屬于自己的官方網站(或移動端App)是“標配”。大家熟悉的各種電商平臺其實本質上也是自己的品牌網站。所以談不上什么“獨立站時代”,因為大家所謂的“獨立站”其實一直都在。
那為什么有的人會覺得獨立站是紅利?是因為中國外貿的傳統強勢在于供應鏈,而10年前可能外貿供應鏈本身都還并不成熟,又有多少人有精力去研究前端的營銷和服務怎么做?這就導致了大部分的外貿人跨過了可以讓自己與消費者直接對接的零售網站這一步,直接跳進了平臺時代。但是近幾年供應鏈基礎設施越來越完善,門檻一步步降低,傳統外貿平臺競爭加劇,同質化嚴重。這個時候以 Shopify 為代表的2B服務與技術又非常快的在革新,讓所有人都可以很簡單的建站,打造自己獨立的銷售渠道。于是大伙兒就開始意識到自己要做自己的網站。從一定意義上講,我不覺得這是什么藍海或者紅利,而是一個標配的“補齊”。
有的人會問了,如果在海外零售行業看來,沒有什么“獨立站”紅利可言,那紅利在哪里?如果你對紅利的定義是指“新趨勢”的話,在海外市場,近兩年最大的新趨勢之一是零售界 DTC (Direct-to-Consumer) 品牌的崛起。
什么是 DTC 品牌?字面意思是直接面對消費者的品牌,但其實可以被理解為“自營品牌”。這些品牌大概有三個最主要的特點:1. 不入駐任何第三方平臺或者分銷渠道,而是通過自己的線上線下官方商店與消費者直接互動進行銷售;2. 提供十分獨特的購物服務體驗,整個營銷轉化的流程凸顯品牌的特點;3. 掌控從瀏覽到售后的全程數據再根據這些數據優化自己的品牌體驗,產品設計和營銷策略。我在這里不做過多介紹,大家可以自己了解一下。
KL
近兩年獨立站煥發第二春,在外貿行業熱度不斷攀升。但是要不要做獨立站最重要的還是要從自身的實際情況出發做出選擇,而不能盲目跟風。獨立站是品牌化的必經之路,可以幫助平臺賣家將自己的品牌以更生動豐滿的形象展示給客戶,獲得客戶的信任,提高溢價能力,避免陷入無止境的平臺價格戰、流量站、刷單戰。如果你已經通過Amazon、AliExpress或者其他第三方平臺建立了一定的品牌基礎,那么可以考慮盡快用 Shopify 搭建自己的品牌官網,將搜索引擎或社交網絡上高轉化率的品牌搜索流量引導到你的網站上形成轉化,以確保拿到第一手數據實現客戶留存。
創立于2014年的新西蘭品牌 Allbirds,以DTC模式起家
L
第一點,Shopify 在2006年創立初期確實是個電商網站建站管理工具,但后來成功實現了工具平臺化,不僅自身的產品和功能遙遙領先,又有了首屈一指的,針對電商企業的模版和應用商店,我們還推出了合作伙伴體系,引入服務商、開發者和第三方軟件,通過完善的開發平臺以及API接口,很便捷的為 Shopify 商家提供價值,形成了完整的生態。
Shopify 在很多重要領域也是真正的領軍者,比如我們最早和 Facebook 一起合作開發社交電商,也由此拓展到與類似亞馬遜、eBay、谷歌等平臺的官方對接,讓商家可以很簡單的通過 Shopify 平臺一站式管理不同銷售、營銷渠道。另外我們對于移動端的提前下注也確保了今天的 Shopify 無論對商家 (Shopify移動版) 還是商家的顧客 (網站移動端優化) 來說,都有頂級的用戶體驗。
除此之外,Shopify 還包含很多其他有意思的東西可能大家了解還不多:比如我們的移動端SDK可以讓商家很簡單的在移動端App里實現電商功能,Shopify 對于線下零售及快閃店的一系列產品和服務,AR/VR商品展示,Oberlo供應平臺等等。我們把如今的 Shopify,定位成服務商家的全方位商業操作系統,而商家只需要通過適合自己的訂閱套餐享受這些資源和服務,簡單靈活。
第二點,Shopify 創立至今13年,美國加拿大兩地上市,累計平臺交易額超過一千億美金,還是歷史上增長速度最快的 SaaS 企業之一。我們服務的活躍商家數量超過80萬,并且包括了很多人盡皆知的國際頂級品牌。這么多年的積累與成長離不開所有商家和合作伙伴對于 Shopify 的信賴和支持。
在中國市場,Shopify這兩年的快速增長主要是依靠口口相傳。熟悉我們的人都知道,Shopify 沒有躲不掉的廣告轟炸,開不完的線下大會。大家之所以開始嘗試往往都是因為身邊的朋友在做,而且覺得簡單好用的體驗值得推薦,這還是在完全沒有中文界面和本土支持的情況下。當然了,這反而意味著我們更要加快腳步為中國商家提供更多更好更本土的產品、支持和服務。請大家拭目以待。
KL
我們最開始使用 Shopify 也是因為其出眾的口碑,對 Shopify 以外的建站平臺實操經驗并不能算太多。基于身邊朋友的評測還有我們自己的一些初步體驗來看,Shopify 較 WordPress 和 Wix 這類的純網站建站工具來說要相對更適合電商用戶,和Magento、Woocommerce 類的開源電商系統相比在使用上又比較輕便。你不需要懂代碼,不需要懂服務器,不需要額外的聘請專業的建站技術團隊,只需要在 Shopify 網站上注冊賬號完成基本設置,就可以很快很輕的開始。之前也聽說過其他賣家的經歷,覺得 Shopify 不如自己建站或者開源系統靈活,但是后來發現過多的靈活除了可以讓自己的技術團隊“有事做”,其實根本沒必要。Shopify 和同類型的其他云端建站工具或平臺相比,產品體驗更棒,更安全,平臺的生態系統也更加的完善可靠,還有非常多活躍的服務商和開發者。大家去Google,YouTube或者Facebook搜索可以找到海量的有關 Shopify 的內容,很全面。
我們當然也希望 Shopify 在這些基礎之上可以為中國地區的商家提供更多更好的資源還有支持。2019年肯定是 Shopify 年。
L
Shopify沒有招商經理,是一個完全開放的平臺,大家可以到shopify.com/signup自行注冊,開始14天免費使用期,非常簡便。
KL
若對 Shopify 有任何疑問大家也可以與我們聯系,我們是Shopify的官方合作伙伴,會根據自己的實際經驗給予大家一定的幫助和解答,我們也可以邀請你進入我們的 Shopify 討論群與更多的Shopify 商家們交流學習。歡迎大家通過微信聯系我們。Leo :lyf3195,康超 :iwaimaob2c
L
針對這個問題,我只能說,Shopify 對自己的安全性與可靠性引以為豪,也不會讓我們的用戶有任何需要操心的地方。因為是云托管的模式,用戶在 Shopify 上完全不需要像使用開源系統一樣,時刻關注安全漏洞,裝補丁,做升級,商家通過 Shopify 創建的網站出廠自配 HTTPS/SSL加密。Shopify 也通過了國際一級PCI DSS認證,確保平臺上的所有在線商店都有最頂級的數據安全防護。此外,Shopify 平臺強大的機器學習算法也會為商家提供實時準確的防欺詐保護。這都是很多國際一線品牌非常信任 Shopify 的重要理由之一。
KL
Shopify 在這個領域可以說是我們心中的No.1了,非常專業。公司實力沒得說,從我們的使用經驗上看,不論是你的網站內部數據,客戶數據,還是個人信息都不必擔心有任何問題。
更重要的是也不用擔心網站被攻擊,我以前投放過一個網站,服務器是需要自己購買的,有一次被競爭對手惡意攻擊導致網站癱瘓兩個多星期,幸好那時候每天投放的廣告費不是太多,只有2000多人民幣,發現網站被攻擊打不開的時候已經白白的燒了我1000多塊錢,請技術解決問題來來回回又花了兩周多的時間成本。后來才知道其實只要是別人想攻擊你,沒有完善的技術團隊做后盾是很難預防的。但是用 Shopify 我們賣家是不用擔心這個問題的。如果有人想要攻擊你的網站,那么他得先把整個 Shopify 的平臺干掉,這個對于 Shopify 這樣體量的公司來說基本是天方夜譚,所以這個也是目前我們還在堅持用 Shopify 的另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
L
在一定限度內可以通過模版編輯功能非常靈活的修改。不需要任何技術背景。如果有一定的技術支持,可以通過模版代碼直接進行深度編輯,甚至可以嘗試開發屬于自己的定制模版。
如果商家所使用的模板是 Shopify 官方提供的(也就是 Shopify 模版商店里的免費模版),我們可以為商家提供一小時的免費模版定制服務。大家聯系 Shopify 客服提出需求即可。若對任何付費模版有定制需求,也就是模版商店里由第三方開發者提供的模版,您也可以聯系我們的客服人員,我們幫您與第三方開發者對接。
KL
Shopify 提供的模版選擇自身質量就非常高了,我自己一般對模版進行修改只是進行A/B測試, 例如把Add to cart按鈕設置成藍色還是灰色,我可能會做稍微的調整。意思就是說修改模版之前一定要想好我為什么要修改,沒有數據做支撐或者十足的把握也不是很建議去做太多的工作,因為可能修改了也沒有任何意義。一定別陷入為了修改而修改的無底洞。 如果一定要自行修改模版的話的要懂得一定的 HTML/CSS 包括 Shopify 的模版編輯語言 Liquid。你也可以找合適的有經驗的 Shopify 服務商來幫你操作。切記無論誰來操作修改模版之前一定要備份先。
L
我給大家提兩個建議:
優化購物體驗。想象一下如果你做的是一家實體店,哪怕你進店的客流量再高,顧客進到店里發現裝飾破爛不堪,店員愛答不理,商品參差不齊,也只有被嚇走的份兒。有些人曾問我“為什么 Shopify 轉化率低?”,Shopify 的價值是幫你更簡單快速地搭建管理這個店,但是店里來什么樣的顧客,裝修什么樣子,服務質量如何等等,其實還是店主說了算。Shopify 默認的購物車和付款頁面其實是經過了這十幾年不斷測試改良的最優選擇,我們很難背這個鍋。
轉化漏斗分割。還是同樣的例子,想象一下你在逛實體店時,是不是第一次進一家店里,拿起來一件衣服或者一雙鞋子就直奔收銀臺了。從流量(進店)到轉化(刷卡)中間會有很多的環節。Google 數據營銷教父級人物 Avinash Kaushik 有一個非常有效的建議:把你的轉化漏斗分割成不同步驟,找出主轉化(如購買)和輔轉化(如郵件訂閱),并從優化第一個輔轉化開始,一步步提升整個漏斗的轉化率。
KL
依據個人經驗,你可以重點從以下兩個角度考慮問題:
分析流量質量:你的網站流量怎么來的,流量質量比較差就會出現流量很大但是沒有轉化的情況,比方說做Facebook廣告的時候,如果廣告目標選擇的是Traffic,則Facebook會給你的網站帶來很多的流量,但是流量的質量大概率上要遠遠差于廣告目標為Conversions的流量。這個時候要做的就是優化流量策略,調整你的廣告目標,廣告受眾,多做一些測試。
檢查網站設置:可以通過查看網站的流量數據報告來分析訪客的行為,看在銷售漏斗中的哪個階段數據異常。例如,如果你的網站有大量的Abandoned Checkouts,但是沒有訂單,那基本可以判斷是你的網站收款設置有問題,可以點擊查看下這些遺棄訂單的History,看下客戶為何放棄付款。建議網站做好正式上線之前,一定要模擬客戶在你的網站上下2-3個訂單,然后發現其中的問題,完成改進之后再做營銷。
大體上說,你要了解獨立站運營的營銷漏斗,從問題出發在營銷漏斗里進行反推先找到具體的問題,然后針對問題進行解決。如果有流量沒訂單這個問題可能有無數個原因導致的,所以要先找到具體是哪個環節哪個點出了問題,然后再去解決。
L
Shopify 平臺對于商家的發貨表現沒有具體要求,也是因為模式上不同于2C平臺,我們在乎的點更多是如何幫助商家在遵守 Shopify 服務協議 (shopify.com/legal/aup) 的基礎上,更好更簡單的發貨,管理倉儲物流等等。大家可以進入到我們的幫助中心里 (help.shopify.com/en/manual/shipping) 詳細了解如何通過 Shopify 設置、管理發貨。我們也會在今年對中國區的商家逐步提供更多本土的物流支持和利好。
另外我想提醒大家的一點是,發貨收貨體驗是顧客對于一個品牌服務質量最重要的評判準則之一。商家不僅應該盡可能的提供最多最好的發貨選擇,也應該確保整個送貨流程透明、準時、值得信賴。
KL
可以給顧客提供平郵、小包、快遞、海外倉等不同形式的物流選擇,根據客戶的需求選擇合適的發貨模式。Shopify 本身對于物流沒有強制要求。超過15天的物流時長會大大影響購物體驗和復購率,另外不建議使用沒有物流單號的物流形式,因為如果沒有物流單號那么客戶不能實施查看產品的實時狀態,會給我們賣家帶來很多售后的客服問題。
如果你是做一件代發的,那么你對物流基本是沒有把控能力的,因為發貨是由你的供貨商來解決的,但是也并不是完全被動,因為一件代發模式你可以任意選擇供貨商,我們建議大家一定選擇那些供應鏈實力強,物流服務好值得信賴的供貨商。
同樣我也見過較多的是自行用快遞從國內發貨,比如DHL、FedEx。這種客戶體驗就會好很多,但是相對來說成本也較高,確保你的客戶是接受的。一般來說這種模式適合客單價高的商品,有這樣消費能力的客戶也會對物流體驗有一定期望值。如果你已經有了海外倉那么用海外倉發貨當然是更優的選擇,物流成本較低,到貨速度也會更快,絕對對提升客戶滿意度有幫助。如果你有FBA也是可以直接選擇用FBA在本地直接發貨的。但是有一點要注意:FBA,或者也就是MFC的模式可能會對你的產品包裝有影響。大家做平臺做慣了往往更看重物流時效,而忘記了開箱體驗和產品包裝營銷這個非常非常關鍵的可優化點。
L
這個問題取決于商家的具體需求是什么。Shopify 的應用商店里有非常多的信息可供大家了解不同的應用能為自己提供什么。當然如果有疑問的話也可以聯系我們的客服人員詢問是否有任何推薦。此外,類似Leo和康超這樣的 Shopify 合作伙伴也會在自己的內容里對不同的應用作出評測,大家可以關注一下。
KL
選擇應用的前提是要確保安裝的這個應用是對我們的網站有用的,而且要確保這個功能安裝到你的網站上之后對你的網站的轉化或者某項指標是提升了的,否則就沒有必要安裝應用。目前據我的經驗來看影響網站打開速度的最大幾個因素其中就有應用安裝過多,影響網站的加載速度,所以沒有用的應用一定要及時卸載。
第二看一下應用商店里的安裝量和商家評論,差評較多的不建議使用;最后不建議安裝任何在 Shopify 應用商店里找不到的工具或者軟件,可能會有安全風險或者質量問題。大家可以通過上文微信聯系我們,了解一下目前我們自己在用的體驗較好的 Shopify 應用有哪些。
Shopify 應用商店(apps.shopify.com)
L
一句話:提升客戶服務質量!
大家做2C平臺時關注的基本上就只有發貨、投訴這些。往往對真正的客戶服務沒有太多概念,也沒有那么重視。造成自己經營網站時,常常出現溝通不順暢、反應不及時、期望值管理不明確等一些列的問題,最終導致客戶投訴、退貨、拒付的動作,不僅對品牌建立口碑損傷極大,也會對商家帶來賬戶被封、資金被凍的風險。我建議大家先系統性的了解一下客戶服務包括哪些環節,自己能夠提供什么,如何優化。其實往往沒有你想的那么復雜,操作起來也非常簡單,但是回報遠遠大于你的想象。畢竟客戶服務滿意度是品牌建立口碑時最重要的一步。我在這里給大家推薦一篇 Shopify 博客上有關提升客戶服務質量的教程:shopify.com/blog/customer-service。
KL
獨立站與平臺相比沒有平臺簡單明確的政策和要求,有的只是市場監管機制,和由信息流、金流、物流里不同公司所組成的質量管控措施。客訴問題的解決絕大部分取決于 Shopify 商家自定的解決方式。建議做好“退換貨政策”,并確保客戶認可。出現問題嚴格按照自己做好的“退換貨政策”進行處理。如果非我們自身問題屬于客戶無理的客訴,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解決。絕大部分的客訴客戶會先給我們發郵件或者發消息,所以這時候商家的客服能力就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舉一些具體的例子:1. 如果你的商品售價不高,商品可能出現了質量問題確實要退貨,那么這個商品我一般直接送給客戶然后說我重新寄一個新的給你而不是退款。2. 如果是一些小問題,那么我會退還他一部分的銷售額作為安撫,如果對方接受認可的話。3. 如果你的商品價格較高,也是商品出現了質量問題,那么你可以與客戶溝通,看看收否可以寄一些新的零件過去讓客戶自己更換。
L
很快很快,敬請期待!
KL
我們也非常期待 Shopify 盡快推出中文版本,這樣大家學習和應用起來會更加的得心應手。康超老師的waimaob2c.com是國內最早一批做有關 Shopify 內容的網站和論壇,大家可以去看一下。
L
我們已經有了本土中文客服支持,大家也可以進入到我們的官方公眾號查看具體鏈接,按照說明填寫好自己的問題,我們的客服人員就會第一時間聯系您。
KL
我們作為 Shopify 的官方合作伙伴也是很樂于給我們國內的商家解決問題,所以也可以通過上文的微信聯系我們。
L
關注我們的官方公眾號!:)
對于英文能力尚可,并且剛剛起步的朋友,可以嘗試下 Shopify 學院 (shopify.com/academy),是由我們官方團隊制作的免費在線課程。
當然了,最重要的,還是不斷嘗試,耐心探索。做 Shopify 是真正的創業過程,需要通過各種試錯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成功之路。我在這里祝大家2019生意興隆!
KL
Leo創辦的Smaker是目前國內反響最好的 Shopify 線下實操班之一,已經成功舉辦過14期,課程的時間為3天3晚,內容基于我們自己5個 Shopify 網站的實操經驗,大家可以通過上文中的微信聯系我們報名體驗。謝謝!
以上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雨果網立場!本文經原作者授權轉載,轉載需經原作者授權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