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國內電商市場情形是喜憂參半,雖然最近幾年網絡零售市場額增長幅度較大,但是增長的份額主要是一些新的電商平臺產生的訂單量,像拼多多和小紅書的交易額增加,不過用戶的消費欲望都是被刺激出來的, 而不像傳統電商里的淘寶、京東真正的培養了用戶習慣,是一種真實內需的表現。我們探討一下國內電商為什么一直是商業焦點,卻只有不到10%的商家在賺錢,虧錢的商家為什么還在繼續做,他們的轉型之路在哪里?
國內電商的窘境有哪幾處?
國內電商分為傳統電商和新興電商,傳統電商以淘寶、天貓、京東為首,新興電商以拼多多、快手、小紅書為代表,在電商模式成功盈利的那三五年平臺賺錢了,大賣家和中小賣家都有爆單,后來平臺規則越來越嚴格,惡意“刷單”的行為一旦發現會重則封店輕則限制整改,這都是國內電商賣家的痛點,但是國內電商的窘境有哪幾處,會致命嗎?
第一, 刷單會被嚴查,但是國內賣家還是好多都會走“獨木橋”,可以說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著實國內賣家的英勇行為可嘉。
第二, 國內電商所售產品價格戰是常規玩法,中國人的消費理念一直追求物美價廉,多數人認可價格便宜的商品,導致出現“劣幣逐出良幣”的市場,這種情況使得好的商品很難出現在網購中。
第三, 國內電商平臺賣家規模大,而且同品類的賣家規模也非常大,反而平臺流量卻有限,有的品類商品會出現賣家多與買家的情形,令國內電商平臺的競爭會更加激烈,市場一片紅海。
哪類店會存活不下去?
第一類:沒有自己的品牌的網店,在電商紅利期比較容易活下來,但是大量平臺消費者在消費升級的情形下很難存活下去,流量會存在短缺;
第二類:店鋪知名度不高,靠刷直通車引來流量,這樣的賣貨成本非常高,十個店鋪有九個是虧錢的,在流量向網紅店傾斜的情況下很難存活下去,高成本的流量只能搞過一段時間,一旦產品不被看好就面臨倒閉;
第三類:多個店鋪運營,沒有具體的產品類目,更換產品比較頻繁,被平臺監控到容易被下架或者封店;
跨境電商哪些平臺很火?有什么優勢?
目前跨境電商正處于市場紅利期,然而國內電商競爭激烈,跨境電商比較流行的平臺有亞馬遜、eBay、wish、速賣通、Shopee、Lazada等,講講這些平臺的各自優勢,從中找出國內電商可以借鑒的經驗,給中國賣家進入全球市場提供平臺機會。
(1) 亞馬遜平臺是全球最大的電商平臺,在全球十二個站點,覆蓋全球68個國家,有5億的用戶量,而且門檻比較低,亞馬遜平臺規則公平,只要產品好亞馬遜平臺就會流量大,而且有自己的FBA海外倉,適合有品牌的精品進入,而且有好貨源的中小賣家也能進入;
(2) eBay平臺主要做歐美市場,進入門檻比較低,只要交2000美元的保證金,產品上傳審核嚴格,適合賣歐美人喜歡標準的生活用品;
(3) wish平臺主要做歐美市場,規則比較多,對賣家要求嚴格,比較適合產品單一或者有爆品潛力的賣家入駐;
(4) 速賣通平臺主要做新興市場,是海外版的淘寶,有非常便利的語言環境,進入門檻比較高,對于中國賣家來說是比較容易進入的跨境電商平臺,阿里巴巴的規則還是比較偏向于中國賣家;
(5) Shopee平臺主要做東南亞市場和臺灣,門檻比較低,現在剛剛興起,不過東南亞市場的消費水平比較低,不適合大品牌賣家進入;
(6) Lazada平臺主要做東南亞市場,目前沒有對中國賣家招商,只邀請了1688有貨源的工廠賣家,今后中小賣家還是有機會進入的;
我們可以看出,跨境電商的機遇非常大,市場前景也好,遇到發展瓶頸的中國賣家去開拓全球市場,趕上跨境電商發展的快車道,也將是“全球賣,全球買”的概念的有力推動者。(來源:天天跨境)
以上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雨果網立場!本文經原作者授權轉載,轉載需經原作者授權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