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曾說過,關稅正迫使一些賣家不得不考慮如何適應當前動蕩的貿易環境。例如外貿工廠生產部門轉移東南亞、越南、緬甸等國;跨境電商小型企業轉型或被淘汰等等。從賣方的角度,他們要么選擇讓自己的利潤受到額外成本的影響,要么通過提高價格來彌補損失。前者意味著減少收入,而后者可能會導致銷售下降。
無論是哪種類型的賣方,或是哪種方式,中美貿易戰的關稅對賣方的影響必然存在。同樣,在跨境電商環節中起著重要銜接作用的物流似乎也難逃關稅的“烙印”。
既是機遇也是挑戰,中美貿易戰對物流環節造成兩大影響
“作為服務于國際貿易上物流企業,多少會受到中美貿易戰的影響。一方面整體需求的下滑;另一方面帶來了更多的不穩定性”唯凱供應鏈負責人黃剛表示。
他舉例道,在去年第一輪中美貿易戰時,許多國外買家為了避免關稅上漲,要求國內工廠提前安排貨物出運,導致了海運貨物改空運和集中出貨的情況。貿易戰的預期影響了國際供應鏈的平衡,這種需求激增短期導致了去年短期內的需求和激增,也提前透支了2019年1季度的國際貿易,造成了整體需求的下降。
雨果網了解到,目前中美貿易雙方的談判仍在繼續。在黃剛看來,雖然中美貿易戰給整個行業帶了很多的不確定性,但對跨境電商賣家來說反而是一種機遇。他解釋道,“第一,在整個跨境電商的鏈條當中,稅收加持的比例占得相對較低;第二,以美國為例,關稅的上漲將降低線下超市的購買力。因為在同樣面臨關稅的情況下,倘若賣家擁有很好的供應鏈,能夠在跨境電商整個環節當中降低成本比例,那么互聯網的價格優勢會更加凸顯;第三,走專線小包的賣家,如果商品在800美金以內是不用交稅的,所以對這部分的賣家而言也是有一個機會。”
跨境電商賣家如何選擇物流商?看核心競爭力
針對當前的不穩定性,在物流方面,唯凱國際物流會提早做出預判,例如提前采購倉位、包機等去解決短期里爆發出來的需求。
那么,從賣家的角度來講,在當前的形勢下,怎么選擇才能使整體的物流方案達到最優?
黃剛認為,不同的賣家有不一樣的需求,而當前在跨境電商物流選擇中主要有三種:第一種、偏向于B2B模式,比如亞馬遜做FBA,是類似于傳統B2B的一種轉型、一種改變;第二種是跨境的B2C,比如像現在的自發貨平臺;第三種是海外倉。那么,賣家在選擇物流方式時,要先找出自身產品需求,再去匹配具備相應競爭力的物流企業。具體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去判斷物流企業是否擁有核心競爭力:
1、穩定性。如在傳統貿易里,一些較大的企業在選擇物流商時,只選擇長期合作的1—2家,而不是海量盲選;
2、品牌性。黃剛談到,目前物流行業里存在許多“不可思議的低價”,當碰到這種運價時賣價應該多一點思考,避免入坑,盡量選擇有品牌的物流商。
盡管從當前跨境電商行業來看,龍頭物流企業并不多。但是在黃剛看來,跨境電商物流已發展了十幾年,或許在未來的兩年之內,市場上會有在專線上或者在某些領域里面的標桿企業冒出來。而唯凱國際物流也將朝這個方向發展,包括讓物流環節可視化、通過專線方面的優勢,為賣家提供更有價值的服務。
(文/雨果網 吳桂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