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隨著中國人口紅利逐漸消失,生產成本提高,環保高壓,再加上前景不甚明朗的中美貿易摩擦,讓很多企業都把目光轉向了東南亞地區,比如柬埔寨。
但是東南亞的營商環境并沒有想象的那么美好,近幾年有不少企業把工廠搬到東南亞之后又返回了中國。
其中制衣廠倒閉就是很典型的例子。
據柬埔寨服裝制造協會秘書長肯·盧(Ken Loo)表示,到目前為止,柬埔寨已經有70家工廠倒閉了,相比去年的35家,增長了一倍,而且這種趨勢在柬埔寨的制衣業還會穩步上升。
而柬埔寨之所以出現大批制衣廠倒閉的現象,這里面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1、人工成本的上升:柬埔寨勞動力不再具有優勢
前幾年,有很多國際企業把工廠設在柬埔寨,主要就是看中柬埔寨比較低的勞動力成本。下圖是從1997年到2017年這段時間柬埔寨人工工資的變化情況。
? 1997年,柬埔寨的人工工資大概 $40/月;
? 2017年,正式員工工資已經漲到 $153/月;
? 2018年,人工工資又漲至 $170/月,
? 2019年更是漲到了 $182/月;
就在不久前,工人們向勞工部請愿,要求工資漲到250美元。
如果把員工的福利以及各種補貼計算在內,目前,柬埔寨一個普通的員工每個月的成本支出大概是210美元左右每月,有一些員工的工資甚至可以達到500美元左右。
跟柬埔寨人工工資相比,目前東南亞以及南亞一些國家的人工成本就相對比較低。比如2018年1月,同樣是制衣行業,孟加拉國每月人工成本是67美元、斯里蘭卡67美元、印度77美元至143美元、緬甸79美元、巴基斯坦134美元、老撾110美元。
也就是說當前的柬埔寨人工成本差不多是其他南亞以及東南亞國家的兩倍左右,在這種情況下一些企業逃離柬埔寨跑到成本更低的國家是情有可原的。
2、供應鏈不完善:物流薄弱增加了企業的生產成本
目前,柬埔寨工業制造業的基礎建設及配套設施比較薄弱,很多基礎配套欠缺,比如當地水電設施。
此外,制衣行業所需要的一些面料以及其他原材料大部分都沒法供應,所以目前很多在柬埔寨設立的制衣廠,原材料都是從中國進口的。
而從中國到柬埔寨,把運費,關稅等各種費用計算在內,這個原材料的成本甚至要比中國高不少,導致綜合成本居高不下。
3、工人工作效率低:低成本的人工工資并沒有轉化為優勢
東南亞的人工工作效率比較低,這是很多到東南亞投資的老板一個共同的心聲。
據業內人士分析,越南與印尼工廠的生產力約為中國的八成,柬制衣廠的生產力只有中國的六成左右。
而目前,中國一個制衣廠在中西部地區的工資也就3000塊錢左右,如果按照柬埔寨的人工工資200美元(大概是1400人民幣左右),而他們的效率只相當于中國工人效率的至60%,如果把供應鏈成本計算在內,實際上柬埔寨的單位生產成本并不比中國低,這也是為什么有些工廠寧愿把生產基地搬回中國的原因。
比如2008年以后,有很多日本企業把中國的工廠搬到東南亞,但是最近兩年又有不少日本企業又把工廠遷回了中國。
4、工人罷工抗議:增加了企業經營的難度
東南亞的工人不僅效率低,還經常出現罷工抗議等情況,有些工人稍微一不順心就抗議,甚至罷工。而且就算工人罷工不工作了,但是廠家照樣要支付工資。
此外,柬埔寨的工人也不像中國工人這樣能夠吃苦耐勞,有些工人稍微環境不好就可能暈倒,比如聞到汽油都有可能暈倒過去。即便是這樣“矯情”的工人,工廠也不能隨便開除,因為隨便開除工人要會面臨很大的處罰。
也正因為如此,很多工廠的正常生產都受到了很大的影響,甚至不能按時交貨,導致訂單不斷減少。
5、不確定性:未來出口價格優勢能否保持仍然存疑
柬埔寨之所以吸引不少廠家來投資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目前柬埔寨的產品出口到歐盟以及美國有一定的優勢。
這里面有兩個比較重要的關稅優惠,分別是歐盟“除武器外全部免稅(EBA)”和美國普惠制(GSP),這些關稅優惠讓柬埔寨出口產品有很大的優勢,光是歐盟提供的優惠關稅待遇,柬埔寨每年就可以省下6億到7億美元左右的關稅稅款。
但是2018年10月份,歐盟審議了《撤銷柬埔寨與緬甸的優惠關稅案》。歐盟認為,柬埔寨和緬甸兩國嚴重侵犯人權與工人權益。這意味著柬埔寨或將失去歐盟提供的“除武器外全部免稅(EBA)”優惠關稅待遇。
如果最終歐盟取消這個稅收優惠待遇,那柬埔寨的產品出口將會受到較大的影響,因為目前柬埔寨的制衣行業出口很大一個市場份額主要是面向歐盟。
所以處于對這個政策的擔憂,有些制衣企業把工廠搬離柬埔寨也是有可能。
對于柬埔寨今年的這股“倒閉潮”,你有啥看法?
(來源:運去哪)
以上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雨果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