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運營中,營銷工具如打折、優惠券等我們設置不少,但很多賣家發現,即使每天設置,店內訂單量并無明顯提升,為何會這樣?怎么利用它們進一步引爆店輔訂單呢?
移步電商學院說:電商運營,所有目的均為了銷售額即GMV。按公式 GMV=曝光量 * 點擊率 * 瀏覽支付轉化率 * 客單價 * 統計時間內訪客購買次數。我們要先明白,營銷工具本身是為了塑造用戶購買的消費氛圍,提升購買沖動性,幫要提高營銷工具的成單效果,在使用營銷工具時我們必須從人心入手。
比如滿減優惠。滿減活動本質是提高店輔客單價,鼓勵用戶再多消費一點點,滿減優惠賣家們可從平時點外賣的經歷聯想,為了省些外賣費,我們通過店家提供的多種優惠精心計算后下單,網購也應如此。滿減活動想出效果,就必須做到:
1) 滿減的優惠門檻是依據全店平均單價而定的;
2) 滿減后的金額要大于全店平均單價;
3) 滿減金額與滿件折、全店折扣、限時限量活動、優惠券等可疊加一起使用;
上述三點,是我們在考慮滿件優惠設置的原則點。
回到滿減優惠,具體怎么做才有提升效果呢?
1、全店平均價
"數據縱橫"下打開"成交分析",如下圖,勾選30天后,我們可以看到自家店輔近30天的平均客單價:
2、價格門檻
滿多少減多少最合適,我們要考慮兩點:1) 不應犧牲店輔利潤;2) 滿的門檻應在全店客單價的金額上來制定;
3、選產品
產品選擇好,滿減活動買家才愿主動性運用且成交。產品選擇上,可以從互補搭配、淡旺搭配、周期搭配上入手。前兩者好理解,周期搭配是我們將處于成熟期的產品(一般收益較低,但成長穩定,銷量不錯)與成長期的產品(大部分是剛入市和新選擇的產品)一起搭配,別忘記還有情侶搭配款。
4、用戶劃分
做好前三點后,我們需要考慮活動對哪些用戶有效?因為每個用戶背后其經濟水平、消費能力、購物偏好、家庭環境均不一樣,這些會影響購物決策的因素太多了,故我們在營銷時不應一刀切式的選擇所有人營銷,而是可這樣做:
將用戶劃分為四組,可按一定時間內他們的在本店的消費頻率和消費金額來分,統計時段可選擇近半年或近一季度。按"忠誠且高消費"客戶、"忠誠且低消費"客戶、"一般且高消費"客戶、"一般且低消費"客戶"來分, "忠誠且高消費"客戶回購頻率、消費金額多,故我們推銷給對方的應是高品質、有一定價位的產品;"忠誠且低消費"客戶回購頻率、消費金額低,故清倉、店慶、新品促銷類活動可通知;"一般且高消費"客戶交易、消費金額多,新品類、單價較高的產品適合;"一般且低消費"客戶交易、消費金額低,故清倉、新品較多優惠推廣、爆款類產品適合來推。
營銷工具還有很多種,既是營銷,就不該各自單一進行。轉化是N多因素的結果,賣家們在利用營銷工具進行促銷時,不要忘記對本店目標用戶群的細分,其它營銷活動協同配合。拋棄任何一個點,營銷工具都不可能真正有效的提升轉化。(來源: 移步電商學院)
以上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雨果網立場!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