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最初在美國名聲大噪,是因為人們能購買到廉價山寨 NBA 球衣和名牌鞋。市場研究公司 eMarketer 最新數據顯示,亞馬遜是美國最大的電子商務平臺,而阿里巴巴在線銷售額占中國在線銷售總額的 58%。阿里巴巴的潛在市場(TAM)主要是中國 5 萬億美元的零售市場。
2018 年,阿里巴巴全年的交易客戶數量為 6.36 億,同比增長 23%。目前,該公司正在以指數級的速度增長,并不斷擴大其目標市場。
阿里巴巴與亞馬遜
阿里巴巴通常被認為是中國版的亞馬遜;它們分別主宰著中國和美國的電子商務市場,并都已迅速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電商平臺。盡管這兩家公司的產品和服務主張看似相同,但它們的方法卻截然不同,最大的不同在于其在線產品的銷售模式。
亞馬遜的大部分產品都是通過其龐大的倉儲網絡直接銷售給客戶。與之相比,阿里巴巴更像是商家與消費者之間的中間人。亞馬遜的大部分營收來自產品利潤,而阿里巴巴則靠收取商戶費來獲得收入。據了解,入駐商家只有繳納了商戶費,其產品才能在阿里巴巴的搜索列表中排名靠前。
財務比較
2018 年,亞馬遜的營收高達 2320 億美元,近乎是阿里巴巴的 4 倍多(阿里巴巴在 2018 年收入為 530 億美元)。不過亞馬遜和阿里巴巴的利潤相差不到 10 億美元,分別為 101 億美元和 92 億美元。亞馬遜和阿里巴巴的凈利潤率分別為 4.3% 和 17%。在大多數情況下,對于任何可比業務來說,這種巨大的利潤率差異都將是一個危險信號。阿里巴巴的主要功能僅是連接買家和賣家,他們不需要像亞馬遜那樣龐大的倉儲網絡,也不需要像亞馬遜那樣承擔那么多的庫存成本,因此,阿里巴巴的運營成本遠遠低于亞馬遜。此外,中國的生活成本要低得多,因此中國企業的經營成本也大大低于美國企業。亞馬遜還把為消費者提供最低價格作為公司發展的重中之重,因此,該公司規模經濟的大部分利益都正在傳遞給消費者。即使如此,阿里巴巴的利潤率是亞馬遜的 4 倍,就足夠吸引人。
過去 5 年,阿里巴巴的收入增長率為 44%,而亞馬遜同期的年增長率僅為 27%。阿里巴巴 86% 的收入來自其核心電子商務業務,同時,該公司旗下的云計算和訂閱娛樂服務等其他收入來源也在迅猛增長。不過,電子商務仍然是阿里巴巴的主要業務。與之相比,亞馬遜的收入來源則更加多元化,只有 71% 的收入來自在線銷售。在其他方面,亞馬遜收購全食超市(Whole Foods)后,其實體店的銷售額增長了 7%;另外,網絡服務(AWS)為該公司貢獻了 11% 的收入;廣告收入成為亞馬遜增長最快的收入來源。雖然阿里巴巴的非核心業務正在不斷擴張,但其業務相對更單純。相比之下,亞馬遜的多元化收入戰略則更為安全。
市場估值
亞馬遜在美國的持續火爆一直激勵著世界各地的小企業。20 多年前,亞馬遜的創辦人及現任公司首席執行長杰夫·貝佐斯(Jeff Bezos)在自己家的車庫中創辦了亞馬遜公司,到現在發展成為電商帝國,躋身世界五大科技公司。人們喜歡這家公司,也對該公司的股票趨之若鶩,這在一定程度上推動著亞馬遜目前以 68 倍的預期收益交易。如果亞馬遜剛剛開始盈利,這個市盈率(P/E)或許是一個合理的估值,但這個公司已經盈利 5 年了。鑒于電商行業平均水平是 1.79,亞馬遜的動態市盈率(PEG)將是 1.95,這或許才是一個更合理的估值。亞馬遜的股價漲幅巨大,預計 2019 年和 2020 年每股收益增長比率(EPS)分別為 32.37% 和 49.52%。據業內人士稱,這些計入價格增長數據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目前,在經濟形勢不明朗的情況下,貿然進入一家貝塔系數(Beta)為 1.63、市盈率為 68 的科技公司將不是一種明智之舉。建議等到股價下跌后再建倉。如果他們能持續增加利潤,亞馬遜可以長期持倉。自去年年底以來,1600 美元一直是業內考慮購買的合理價位。亞馬遜股票目前在 Zacks 排名為 2,為買入級。
阿里巴巴的市盈率更具競爭力,預期收益為 36 倍,市盈率為 1.29。由于貿易戰和中國經濟數據不佳造成的經濟不穩定,該公司的每股收益增長并沒有反映在股價中。在經濟穩定性堪憂的當下,阿里巴巴股票的貝塔系數超過 2,這是一個危險信號。考慮到過去 5 年該公司營收以前所未有的 332% 的速度增長,阿里巴巴具有更大的上升空間。該公司日益增長的收入多元化將是一個重要的發展機遇,企業可以借此在尚未占據主導地位的各個市場領域搶占更多市場份額。該公司股票的目標價格在 200 美元以上,業內專家希望以低于 170 美元的價格購買。目前,阿里巴巴在 Zacks 排名為 3,為短期持有評級。(來源: 白鯨出海)
以上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雨果網立場!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