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跨境電商行業會出現哪些趨勢?是持續精品化、品牌化的經營策略?是中東、印度、東南亞逐漸繁榮的市場?是嚴控產品、廣告成本的打法?還是更加熱門的自建站?又或是歐洲VAT問題?
順勢而為似乎會更易成功,但實際上對于多數中小賣家來說,想要“借勢上位”變得越來越難,而抓住自身的機遇,規避可能會遇到的挑戰,好好生存下來或是更為實際的操作。
曾有業內人士分析,2019年跨境電商全行業賣家結構,會逐漸從以前的金字塔型慢慢變成杠鈴性——會有更多的中部賣家躋身進頭部賣家行列。那如此大的賣家群體中,究竟哪類賣家有望打破階層,進入頭部賣家行列?
首先,回歸到生意的本質上,跨境電商拼的還是產品和服務。
“中小賣家想要擠進頭部行列,好產品是首要的前提。產品必須要做到三高——高顏值、高性價比、高附加值,差異化的產品機會才更大。其次,其他的配套服務也要跟上。包括客服、售后水平以及物流配送的高效性等。”福建賣家杰偉(化名)講道。
但也有業內人士表示,頭部賣家能夠做到行業領先的位置,已經把效率的提升、成本的壓縮做到了極致,其規模效應以及模式的成熟度,已經形成行業的高壁壘,是其他賣家難以企及的。
對此,杰偉表示,對于大部分中小賣家來說,頭部賣家目前產生的規模效應的確是其難以達到的水平,尤其是在歐美等比較成熟的跨境電商市場頭部賣家的優勢更加明顯。但通往成功的路也有很多條。無法越過高壁壘,也可以想辦法繞過它。比如,去避開歐美等競爭比較激烈的主流市場,去選擇東南亞等新興市場,作為突破點。
“以東南亞一些國家為例,觀察其近幾年的經濟發展情況,基本上GDP的增長速度都在五個點以上,經濟大環境的繁榮,也為跨境賣家提供一個優質的‘賽道’。相比而言,歐美市場除了競爭激烈為,影響經濟的不確定因素也有很多,比如2020年歐美很多國家都會有大選,新的政府上任之后,政策會出現什么樣的走勢或者改變,也都不得而知。”
杰偉表示,市場從來都是優勝略汰的,有賣家會躋身于頭部賣家行列,也有賣家會逐漸被淘汰。“現在已經不是一個以量計價的時代了,產品沒有特色,以前靠鋪貨來維持體量的賣家會慢慢的被淘汰。所以如果這類賣家要轉型,就得逐漸的撇棄鋪貨的模式,收縮產品線,庫存壓力才會小,才有資金和精力聚焦在某一個品類里面,把產品做精。”
環顧周邊,我們不難發現,2018年不少跨境電商賣家因為環境或市場的壓力,選擇放棄跨境生意或另擇他行。而這其中,創業型的小賣家占了多數。曾經,不少缺資金、少貨源的在校大學生,憑著一腔熱血就能拉起大旗創業做跨境,但隨著行業門檻的提升,這類賣家也成了最早“被踢出行業大門”的人。
杰偉講道,這種現象不僅出現在跨境電商行業,像前幾年國內電商也同樣出現這樣的情況。比如隨著天貓的興起,大量的淘寶C店賣家生存越來越艱難。說到底,電商的生意到最后拼的都是實力,同質化的產品背后,肯定是誰砸的錢多,誰的曝光就多。個人賣家也好、青年創業者也好,是沒有那么多資金去做推廣做廣告的。即使存在一些黑科技,也只能是鉆一時之漏洞,隨著平臺規則的改變,什么黑科技都會煙消云散。如果被平臺抓到,產品下架、暫停銷售甚至封掉賬號,這對小賣家來說都是致命的。
杰偉表示,對于小賣家來說,想在主流平臺分得一杯羹可能越來越難,但是在新興的平臺上還是有一些機會的。比如東南亞的一些新平臺,中東的一些新平臺,可以直接國內發小包過去,成本可控存貨壓力和資金壓力也比較小,但想做大也是很難,畢竟天花板不高,只能說是“打游擊戰”顧溫飽。
“從整個電商的大行業來說,國內電商競爭已經非常激烈了,天貓、京東這些大平臺小賣家基本不用考慮,但國內的社交電商領域,小賣家還可以做些嘗試;再將視線放的稍微遠一點,日本、韓國、東南亞、印度都還很值得去投入的,比如日本的亞馬遜、雅虎、樂天,韓國的NAVER、Gmarket,東南亞的Shopee、Lazada,印度的Flipkart;除此之外,中東的souq俄羅斯的Yandex法國的Cdiscount,包括美國也有一些新的平臺都在冒頭出來。這些新平臺我們也都有進駐,一方面也是在尋找新的增長點,另一方面,也可以幫助消化我們海外倉的一些庫存。像南美市場,雖然說需求很大,但物流和當地的治安都是比較頭痛的問題。”
(文/雨果網 張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