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整體上看,2018年圣誕假日電商銷售量有很大提升,但也意味著有更多的延遲發貨、貨物丟失、退換困難等銷售商和消費者之間摩擦的案例出現了。
據2018年的必能寶全球電子商務研究(2018 Pitney Bowes Global Ecommerce Study),2018圣誕假期的電商銷售初步報告鼓舞人心,但這并不能說明全部情況:61%的全球消費者在此期間對自己的網購體驗感到失望,比2017年(47%)和2016年(41%)都高。雖然美國的購物不滿意率比全球平均的低(56%),但美國的不滿意率在2017年是36%,已經大幅度提高。
從引入人工智能管理,到通過增強現實技術幫助購物者在購買前進行試用,零售商一直在努力消除購物過程中的摩擦。然而,購物者下了訂單之后各種煩惱就來了。常見的抱怨包括,發貨不及時,運費昂貴,跟蹤不精確,退貨政策不清楚,貨物丟失或者發錯貨物等。
必能寶公司商業服務部總監里拉斯·尼德在一次發言中說:“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告訴我們,與下訂單前的購物體驗相比,下訂單后的購物體驗,即便不比購買前更重要,也至少同樣重要。對零售商來說,一線希望是:消費者正在為你提供如何做好這件事的藍圖,而那些做好這件事的人將獲得客戶忠誠度和收入增長的回報。”
零售商們可能成為自身成功的“受害者”:現在美國30%購物者每周至少在線購物一次,一年前,這個數字只是19%。雖然這意味著銷量整體上提升了,但也意味著有更多的購物者焦急地等待包裹,為了讓供需平衡,得對零售發貨基礎設施和設備征稅。
據lateshipment網站的一份調查,由UPS和聯邦快遞在2018年的假日季收寄的包裹估計有8%被推遲發貨,涉及酒類、電子和服裝等行業在假日季的發貨量提升了120%,意味著銷量大量提升了,但同時還造成了大量的貨延遲發出。
零售商們不能讓這些問題懸而不決:必能寶研究發現,作為對不良售后經歷的回應,90%的美國網購者采取了會損害零售商品牌的行動,包括在社交媒體上分享內心的挫敗,到表示再也不在網上購物。千禧一代特別喜歡把他們的經歷公諸于眾:遇到購后問題,30%千禧一代人會在網絡評論或者社交媒體中抱怨。
研究發現,高增長的零售商(25%或者更高的同比收入增長)更重視消費者的購后體驗,這些體驗包括提供免費退貨、保證及時發貨和便捷退貨。差不多一半(49%)的購物者將“免費和便捷退貨”當成首選,所以,滿足這些需要會讓零售商有切實的優勢。
決定在哪個網店購物時,“快速”(66%的人選擇)和“免費”(80%的人選擇)是美國購物者眼中兩項最重要的標準,如果沒有快速和免費的配送和退換貨,91%的購物者會離開網頁。然而,零售商一定要明白當購物者要求這些特征時他們意味著什么:
1.只有47%購物者認為2天到的免費到貨是“快速”;
2.三分之二的購物者認為,至少購買25美元的物品才可以免費送貨的要求是可以接受的。
如果零售商不能滿足購物者確切定義的“快速”,不可否認,發貨時間短無疑會更有效:54%的高增長零售商提供兩到三天的免費送貨服務,而60%的成長緩慢的零售商(年同比收入增長10%或更少)一般4到7天才到貨。
(編譯/雨果網 韋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