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2017年3月份亞馬遜收購中東最大電商Souq已經將近兩年時間,這兩年時間里,除了做促銷活動,Souq和亞馬遜在中東市場保持了長久的“靜默”,并沒有任何大動作。
2019年1月28日,迪拜酋長兼阿聯酋總理穆罕默德閣下參觀了Souq在迪拜南新開的四萬平米倉庫,并且在Twitter上高調贊譽Souq的創始人羅納爾多為,號召中東的本土創業者們像羅納爾多學習,來迪拜創業。
第二天,1月29日亞馬遜對外宣布要在阿聯酋和沙特推出新的電商平臺,亞馬遜引導賣家多關注未來即將上線的中東電商平臺,而不是Souq。
新電商平臺將會使用統一的品牌,同時將使用亞馬遜統一的賣家后臺系統。
這里面已經明確釋放了信號:Souq將被弱化,接亞馬遜將強勢進入中東,推出新的品牌,使用亞馬遜后臺系統(技術)和引入亞馬遜全球龐大的賣家資源。
亞馬遜中東戰略調整,背后是基于什么樣的考慮?
Souq作為中東土生土長的電商平臺,2005年由敘利亞人羅納爾多創立,雖然占盡了先機但并沒有在激烈的競爭中跑贏市場。其IT系統一直被賣家和消費者所詬病,技術是Souq最大的軟肋。以其下功夫對接Souq復雜而羸弱的后臺系統,不如推倒重來——這想必是亞馬遜團隊在過去兩年嘗試融合之后做出的決定,哪怕這將導致價值5.8億的Souq品牌灰飛煙滅。
我們注意到,Souq的創始團隊在被亞馬遜并購之后并沒有離開,不清楚并購協議是否簽有過渡期。同絕大部分創始團隊一樣,在長達十幾年的創業過程中,已經后勁不足,組織內部關系錯綜復雜,斬不斷理還亂。并購之后亞馬遜雖已在核心崗位引入了不少國際人才,甚至還一度讓Souq團隊向亞馬遜中國區匯報,但仍在日常運營中遇到各種問題,對于講求效率和執行力第一的亞馬遜管理團隊來說,這也可能是“放棄”Souq的另一個原因。
這兩年時間里,亞馬遜一方面同Souq融合,另一方面也在觀察亞馬遜站的流量增長。2018年初Souq官網上推出了Amazon Global Store,不到一年時間在沙特的單量已經突破一萬單,大概相當于Souq在淡季時候在阿聯酋和沙特的日單量。
Amazon Global Store的單量,一方面加強了亞馬遜對中東市場的信心,另一方面也讓亞馬遜發現,Souq在過去十年并沒有建立起真正的壁壘。中東消費者在購物習慣和生活方式上非常親近歐美,尤其對產自美國的商品情有獨鐘,亞馬遜的品牌在中東的推廣并沒有想象的那么難。
當然,擯棄本土品牌和推廣新品牌在中東復雜的政治人文和宗教環境下也有風險,但顯然亞馬遜已經做好了風險評估。
2018年10月沙特記者卡舒吉被害事件一度引發了沙特消費者對亞馬遜和Souq的抵制,原因僅僅是貝索斯是《華盛頓郵報》的大股東。然而,已在全球開設了17個國家站的亞馬遜,應對危機已經游刃有余,那次抵制并沒有對亞馬遜和Souq造成多大的負面影響。
那么,亞馬遜進來之后,會對中東的電商格局產生什么樣的影響?
Souq的現有流量加上亞馬遜導入的流量,將會讓這個市場強者更強,亞馬遜謀求的是中東市場的行業老大的地位。
這里面瞄準的競爭對手正是蓬勃發展的本土巨頭Noon,以及未來可能進入這個市場的其他國際巨頭。
Noon的創始人阿拉巴爾和亞馬遜創始人貝索斯之間的“愛恨情仇”緣起于對Souq的收購,兩年前,包括亞馬遜和Souq創始人羅納爾多在內的所有人都不看好土豪阿拉巴爾的二次創業。出乎意料的是,這兩年Noon增長強勁,按照Noon當前的勢頭,趕超Souq估計也就一年左右時間,中東市場真的還沒有壁壘,就看誰砸的錢多。
除了Noon,亞馬遜真正瞄準的對手就只有一個,那就是阿里巴巴。阿里巴巴過去一年在全球新興市場上的投資并購總額超過50億美金,阿里巴巴在B2C生態上的戰略已經非常清晰。
阿里過去一年在中東雖然極其低調但動作不少。一方面速賣通推出了中東“石油計劃”,沙特和阿聯酋的訂單穩健增長,隨著速賣通和菜鳥在末端派送和物流體驗上逐步優化,如果阿里并購了一家有一定本土能力的電商B2C平臺且全力支持其在中東的發展,那這個市場就真的只是亞馬遜和阿里的廝殺肉搏了。
以此同時,據我們了解,阿里巴巴的投資部正在接觸中東的電商平臺和末端物流等產業鏈上下游的標的。2019年,不出意外,阿里巴巴在中東將有大動作。
中東的電商即將迎來的洗牌,贏面最高的依然是資本,技術和本土化三方面綜合能力最強的玩家。
亞馬遜兩年前花了5.8億美金也只是拿下了一張牌而已,至于是不是好牌,能不能打好,還需要時間來驗證。(來源:ePanda出海中東)
以上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雨果網立場!本文經原作者授權轉載,禁止二次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