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用一個詞形容印度創投圈的心態,那就是“FOMO”(擔心錯過,Fear of Missing Out)。
由于人口規模龐大,印度可能是除了美國和中國之外的世界第三大創業生態所在地,也一直被拿來和美國、中國比較。但現實已經告訴大家,印度不僅和美國差的很遠,也不能簡單地被視為第二個中國。
印度的上一波高峰期是2014-2015年,現在看來當時的很多投資決策都比較盲目,浪潮過后大批創業公司破產倒閉,而一些跑成獨角獸的大公司也經歷了down round的痛苦,更不用說其中的各種宮斗和奇葩丑聞了。
但從2017年開始的新一輪創投高峰來看,投資人們似乎冷靜了很多。這兩年有個明顯的變化:投資金額更大,但是獲得投資的公司明顯變少。說明大家“擔心錯過下一個中國”的情緒已經變成了“市場機會就那么多,得好好抓住”。
2016年以來的新趨勢:總投資額變大,但是投資的項目變少
2018年在退出方面是個轉折年:
很多投資者都在印度市場得到了回報:PE和VC的退出規模達到260億美元,幾乎是前三年的總和。沃爾瑪對Flipkart高達160億美元的并購在未來很長時間都會讓其他創業公司望塵莫及。
和2017年相比,2018年創業公司獲得的總投資額下降:2018年總共約720家創業公司獲得融資,總金額約100億美金;2017年是885筆交易,總金額為135億美金(數據來源:Inc42)。在2017年,Flipkart、Ola和Paytm這幾家都是十億美金以上的量級,2018年上十億的的少了很多。
這樣的情況一點都不意外。畢竟這個階段的好項目已經到了青黃不接的地步。
2018年印度十筆規模最大的融資分別是(融資排名順序有所調整):
一、Paytm Mall,4.45億美金
2018年4月,軟銀和阿里巴巴聯合向Paytm Mall投資4.45億美元,其中軟銀出資4億美元。
Paytm Mall于2017年3月才上線,但是它一開始就帶有濃重的阿里烙印,完全是一個印度版淘寶。在阿里的重金扶持之下,很短的時間內就成長為Flipkart、亞馬遜之后的第三大電商。一度被Club Factory超過之后也很快扳回一城。
2018年是Paytm Mall的關鍵年,除了巨額融資,在年銷量上也突破了35億美金,該財年的收入增長了104.42%,并且在印度首次復制“雙十一”,推出了排燈節促銷。
二、Udaan,2.75億美金
Udaan是一家B2B電商,2018年總共獲得2.75億美金投資,主要投資方是DST Global和光速創投聯合領投。這家2016年才剛剛成立的公司僅僅兩年就躋身到獨角獸行列。
Udaan的三個聯合創始人Sujeet Kumar、Vaibhav Gupta 和 Amod Malviya曾分別是Flipkart的運營總裁、首席技術官以及商業融資分析副總裁。
墨騰一直覺得,在這階段印度做B2B可能比B2C更為靠譜。
三、Swiggy,13.1億美金
成立于2014年的外賣創業公司Swiggy是2018年印度創投圈的最大黑馬,短短一年內融資三次。
第一次是2月份融資1億美金,由Naspers領投,美團點評參投;第二次是6月份,融資2.1億美金,領投方是DST Globle和Naspers;第三次是12月獲投10億美金,依然由Naspers領投,新的參投者包括騰訊和高瓴資本。
Swiggy獲得巨額融資之后,印度的外賣市場已經是滿滿的火藥味:承擔著Uber上市重任的UberEats、收購了Foodpanda的印度出行巨頭Ola、阿里重金扶持的Zomato……
四、Cure.Fit,1.3億美元
Cure.Fit是一家一站式醫療保健平臺,創辦于2016年,由前印度電商Flipkart的高管Mukesh Bansal和Ankit Nagori聯合創辦。Cure.Fit在2018年總共獲得1.3億美元融資,主要投資方為 IDG、Kalaari Capital和Accel Partners。
Mukesh Bansa曾創立印度電商平臺Myntra,后來以3億美元的高價賣給Flipkart,在這個過程結識了Flipkart當時的商務負責人Ankit Nagori,兩人選中了健康管理作為創業方向。
Cure.Fit的運營方式主要是通過線上和線下結合,利用AI技術提供健康方案,線上App包含4 個板塊:運動健康 Cult.fit;營養健康 Eat.fit;冥想健康 Mind.fit和初級醫療健康Care.fit。而線下則擁有實體健身中心。
五、OYO,10億美金
2018年9月,印度低價連鎖酒店OYO宣布獲得8億美元投資,由軟銀領投;另外還有2億美金的投資承諾,其中有1億來自東南亞打車巨頭Grab,OYO官方已經確認2018年年底到賬。
OYO表示,其中的兩億要拿來投在亞洲三個重要市場:中國、印尼以及日本,其他則會投到印度本土。OYO在中國的策略不可謂不激進:在短短的一年時間內,OYO宣稱在中國的酒店房間數量已經超過了印度。
此外,OYO還在印度本土收購了一些創業公司,嘗試擴展到其他細分市場,比如婚禮宴會公司Weddingz、服務式公寓品牌Novascotia以及物聯網公司AblePlus。
六、BYJU's,5.4億美金
印度在線教育公司BYJU's在2018年總共獲得5.4億美金融資,主要投資方包括General Atlantic、Naspers、加拿大退休基金、扎克伯格和妻子的基金Chan Zuckerberg Initiative、紅杉資本以及騰訊。
創始人Byju Raveendran在2008年就成立了線下的教學中心,在2015年推出了線上程序BYJU's。核心產品是為6-12歲學生提供視頻教學課程,此外還有面向JEE、AIPMT、CAT、IAS、GRE和GMAT等測試的備考課程。
很長一段時間由于互聯網普及率和帶寬等問題,很多人懷疑BIYU'S的可行性。不過,所有基礎設施的問題后來都被證明是時間的問題。
根據BYJU'S公開的數據,在2017-18財年的收入為69.4億美元。
七、Zomato,4.1億美金
和Paytm Mall一樣,Zomato也是一家由阿里重金扶持的公司。2018年Zomato先后獲得兩次融資,首先是2月份獲投2億美金,投資方是螞蟻金服;10月份,螞蟻金服又增投2.1億美金。
相比我們前文提到的競爭對手Swiggy,Zomato資格更老,2008年就成立了,在國際化上也積累了一定成果,一度在全球24個國家都有布局。
這樣的國際擴張并沒有給Zomato帶來太大的實際好處。在很多國家的業務掙扎了一段時間后還是退了回去,努力經營印度大本營。
Zomato在2018年收購了兩家公司,分別是外賣電商平臺TongueStun和無人機創業公司TechEagle Innovations,計劃探索基于無人機的食品交付。獲得融資后,Zomato的目標是擴展到印度一百多個城市。
八、Pine Labs,2.07億美金
Pine Labs是一家移動支付解決方案提供商,成立于1998年,主要提供POS收款解決方案。除了允許商家接受信用卡和借記卡支付,還支持電子錢包、二維碼等最新的支付解決方案、以及印度統一支付接口(UPI)支付服務。
Pine Labs 2018年獲得兩次融資,總計2.07億美金,主要投資方包括淡馬錫、Paypal和英國私募公司Actis。
九、PolicyBazaar,2億美金
PolicyBazaar是印度最大一家在線保險產品比較分析平臺,同時提供金融咨詢服務。2018年6月份獲得來自軟銀愿景基金的2億美元F輪融資。
PolicyBazaar也是一個成立于2008年的老牌創業公司,最初是學習保險知識和保險計劃的信息門戶,現在該公司擁有自己的數字保險品牌和一個信息集合平臺。
十、GreyOrange,1.4億美金
GreyOrange是一家機器人初創公司,主要針對電商和倉儲提供自動化機器人,減少倉庫人力成本。這家公司于2011年在新加坡注冊成立,在印度、日本、德國和美國設有辦事處。創始人Samay Kohli和Akash Gupta畢業于印度知名大學BITS Pilani。
2018年9月,GreyOrange宣布完成1.4億美元C輪融資,領投方為硅谷投資大咖彼得·泰爾旗下投資公司Mithril Capital,Flipkart聯合創始人Binny Bansal和Blume Ventures也參與了投資。
GreyOrange目前重點推出了三款機器人自動化產品:稱重系統Profiler、高速分揀機械系統Sorter,以及存儲和檢索機器人Butler。其中,Butler已被印度電商Flipkart使用,直接叫板亞馬遜物流機器人Kiva。
(來源:墨騰創投)
以上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雨果網立場!本文經原作者授權轉載,禁止二次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