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保護國內環境,規范市場秩序,俄羅斯擬定草案對生產和進口玻璃制品在內的商家征收垃圾處理費。
不過,與此截然不同的是,瑞典卻選擇從鄰國進口垃圾,變廢為寶為其國內家庭供暖供電。
雨果網從《俄羅斯公報》8月12日的報道中獲悉,俄羅斯環保部正擬定一項法律草案,預計將對生產者和進口商征收部分產品的垃圾處理費。
首批列入征收范圍的產品包括玻璃制品、PET包裝、紙張和紙板、金屬容器、家用電器、輪胎和家具。如果屬于進口商品,該項費用將由海關代為征收,目前尚不清楚該項費用的征收標準。
在中俄最大陸路口岸的滿洲里口岸,我國前段時間開展的“綠籬”專項行動也取得開門紅。今年以來,滿洲里口岸加強了進口固體廢物監管,打擊范圍包括走私國家禁止進口固體廢物目錄列名的廢礦渣、廢催化劑、廢輪胎、廢電池、電子垃圾等工業廢物以及舊服裝、建筑垃圾、生活垃圾、醫療垃圾和危險廢物等,以及通過采用藏匿、偽報、利用他人許可證等方式走私不符合環境控制標準的進口固體廢物等,堅決將洋垃圾擋在國門之外。
不同的是,有個國家卻喜歡將鄰國的垃圾收入囊中,它就是瑞典。瑞典地處北歐,每年進口的垃圾達80萬噸之多。如果你認為它是“助人為樂”那你就錯了,瑞典是將垃圾轉化為熱能,為當地居民家庭供暖供電。而那些垃圾出口國還得給予補貼。大多數進口的垃圾來自鄰國挪威,除此之外,瑞典還瞄上了意大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立陶宛、愛沙尼亞等國家,希望這些國家未來都將垃圾出口到瑞典。另外,像土耳其、希臘等在垃圾處理方面較落后的國家,也可能與瑞典展開合作。其實瑞典并不是不生產垃圾,而是由于該國垃圾循環再利用技術太發達。在產品生產之前,就擬好了相應的回收流程,同時該國的來及自動收集系統也發展成熟,在瑞典隨處可見。
雨果網了解到,垃圾處理是全球面臨的一個難題,目前主要的通行做法是填埋。其優勢是技術成熟、處理費用低,較好地實現了地表的清潔化。但不可否認的是,由于垃圾種類多樣,許多填埋的垃圾不易分解,導致殘留大量細菌和病毒,還潛伏著沼氣、重金屬等隱患;垃圾滲漏液也會長期污染地下水資源,影響農作物生長。因此,單純的收費制度并不是治標之術,效仿瑞典的產品生產流程和后期處理技術才是科學之道。(編輯:何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