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超過13億的印度很長一段時間都被當作“下一個中國”,相比其他新興市場,資本在印度的角逐開始得更早,進行得也更激烈。大家都有這樣的想法:萬一印度真成了“下一個中國”,而自己卻錯過了呢? 因此在這里,美國、日本、中國、印度本土等多方勢力互相較量,不甘示弱。
而創業者們也被推著一圈又一圈地坐過山車。 從2012年起,每年都有大起大落。有人意氣風發、也有人黯然離場,還有人再次意氣風發然后再次黯然離場。
2018年5月,一直看著亞馬遜突飛猛進干著急的沃爾瑪終于下手,以160億美金的天價收購了Flipkart約77%的股權。軟銀也在一年半的時間內向印度投資了50億美金(僅向Paytm就一次性投資14億美金),而同時軟銀扶持的酒店平臺OYO則進入中國,通過兇猛的地推很快讓房間數超過了印度。
一周前,Naspers聯合騰訊等向外賣平臺Swiggy投資10億美金,使其估值超過30億美金,與阿里扶持的印度版“餓了么”Zamato形成對抗之勢。
同是2018年,以Club Factory為首的中國跨境電商在印度持續開疆拓土,利用價格和品類的優勢單量節節上升。而移動內容平臺持續面臨面臨變現難的問題,紛紛采取各種創新性的措施來維持勢能;同時Netflix和Times of India旗下的各個內容渠道則是突飛猛進。
即將到來的2019年,這個市場有會什么變化呢?以下是墨騰的預測:
一、更多資金砸向電商,但離賺錢還很遙遠
印度是可能是全球電商砸錢最多的市場。這兩年除了沃爾瑪、亞馬遜、軟銀、阿里巴巴等重金下注之外,印度首富穆克什?安巴尼(就是砸了250億美金做電信運營商Jio,大幅提高整個印度4G覆蓋率的那位)也在今年發力;在2019年,競爭并不會有所緩和。
同時,雖然有很多風險,中國跨境電商平臺預計還會繼續在印度市場燒流量,而生態系統里面的B2B、社交(下面會提到)等也會繼續發展,整個市場環境會變得更加立體。
但是,除了競爭以外的其他很多因素,包括低客單價、低的銷售轉化率和復購率、高運費成本和物流質量的瓶頸,使未來兩年印度電商還繼續處于燒錢階段,所有做電商渠道都很難賺到錢。
當然,畢竟市場體量在那邊,總有一天這個賬能夠算過來。大家都在賭美好的后天,問題是,誰能夠撐過明晚?
二、社交電商繼續成為資本追逐的熱點
印度是WhatsApp全球最大的市場,拼多多上市在印度也引發了一波社交電商投資熱潮。比如順為投資的印度“微商”Meesho,在一年內就融資三輪,最后一輪融資5000美金。另一個社交電商Shop101在7月份完成A輪之后,目前也在緊鑼密鼓地籌集下一輪。
就連幾年前一直打著“印度美麗說”旗號的Wooplr也似乎起死回生了。而好幾個中國團隊也在緊鑼密鼓,有一些已經跳進恒河游了一陣了 (據說感覺不太好)。
相對于Flipkart等競爭對手來說,社交電商的獲客成本極低,而且基本不需要運營資金,這樣就減少了很多開銷。但是,相對于微信,Whatsapp的流量生態很不一樣。如何在燒出一個點之后迅速放大,以點帶面站穩腳跟還是非常考驗團隊和戰略的。 目前來看還是有一些“虛火”,比如Meesho本身的發展其實并沒有那么迅速和穩健,但資本顯然比創業者更著急。
三、最后一公里派送競爭加劇,但Delhivery會繼續保持優勢
隨著電商們的崛起,物流公司們也發展迅速。近期印度最大的電商物流創業公司Delhivery公布了2018財年的數據,顯示今年收入為153.26億美元,跟去年相比增長了42%。軟銀計劃向其投資4.5億美金,Delhivery推遲了IPO計劃。
物流領域的餅很大,雖然Delhivery號稱已經覆蓋了1700多個城市、運營4000多輛貨車和完成了超過3億訂單,做大而全的時候很多細節其實很難保證。所以去印度的網上論壇社交媒體你會發現用戶們對Delhivery整體評價不高,丟件、送貨慢、服務差等負面評價不斷。
現在有一些最后一公里的玩家在局部城市已經做得比Delhivery好很多了。而整個領域除了Delhivery,其他基于技術的物流公司還有BlackBuck、Rivigo、GoBOLT、LetsTransport等。其中Rivigo的重資產模式和司機接力的運作方式相結合很有意思。
總體而言,這是個雖然已經發展了好幾年、但整體還在起步中的行業,在獲得軟銀的巨額投資之后,Delhivery在自己不犯錯誤的情況下領先優勢還會保持好幾年。
四、政府對Club Factory等中國跨境電商施壓
今年Club Factory在東南亞、中東等新興市場嘗試過之后,最終將重點選定為印度,采取了免費送貨、不限制訂單起送金額、貨到付款等服務,與此同時訂單量也飛速上漲,一度有超過Paytm Mall的勢頭。
目前重點投入印度市場的中國跨境電商賣家還有Shein、環球易購、阿里速賣通等,預計在2019年上半年還有更多中國玩家進入。
但是跨境電商這種模式還是游走在灰色地帶,因為印度政府為了“保護本土中小企業”禁止外資企業在印度從事綜合零售業務(也就是之前沃爾瑪游說了很多年一直沒法進入印度的原因)。而現在包括亞馬遜和中國跨境電商公司普遍采取的是利用第三方走賬的方式,這個合法與否就看政府怎么認定了。
最近一直有很多呼聲要印度政府管一管,隨著大選的臨近、尤其是如果莫迪競選連任的選情發生負面的變化時、拿外國人開刀也就成了一個很方便的工具。
在這方面我們覺得沃爾瑪和亞馬遜遇到的潛在挑戰會比中國跨境電商小很多,畢竟他們在本地建立了大量的基礎設施、也雇用了大量的本地員工,還可以說給本地賣家帶來了機會。
在海外,如果不是賺快錢的話,還是建議做深。
五、Whatsapp Pay依然擱淺
WhatsApp今年2月份已經在印度小范圍測試了支付功能,原本預計6月正式上線,但卻遇到重重阻力。如監管方面,印度儲備銀行(RBI)的規定要求支付公司在必須在印度本土保存用戶數據,要求WhatsApp給出一個合規時間表;此外,競爭對手Paytm認為Facebook正在以不公平的手段開發支付市場。
我們在上文提到,Whatsapp在印度有很好的用戶基礎,一旦正式上線支付功能,對整個創業生態系統都有很好的促進作用。但2019年現有的障礙依然存在,Whatsapp Pay想正式上線并不容易。
而且不斷推延的上線也給監管、銀行和競爭對手更多的時間和空間來應付。印度的金融監管非常非常聰明,不能小覷。
同時,VISA和MasterCard還在以美國的思路來套印度市場,沒辦法,歐美業務太賺錢了。但印度低交易額讓商家完全沒有動力去部署POS(更不用提NFC了)和交手續費。這樣,他們丟了中國和(正在丟)東南亞之后,印度估計也不會被納入囊中。
六、資本開始在更早期階段尋找機會
墨騰此前分析過,印度正在經歷第二次創投高峰,軟銀原本計劃十年內投資一百億美金,現在才五年就完成了接近九十億;此外還有很早就站住腳的美國公司們,以及中國的阿里、騰訊、順為、復星們,都在這里尋找機會。
僧多粥少,好的標的基本都被搶光了。本土早期VC在這方面的危機感一年多以前就出現了 ,而且明顯的坑都被占了之后,很多新興的機會并不是那么容易判斷,以小成本參與種子期的驗證、甚至直接孵化、并圈住好的創業者不失為一個理性的戰略。
印度本土創投Kalaari Capital,在2016年就推出了種子計劃Kstart,投資了一批初創企業。其中也還出了一點成績,不過是否成功現在看還為時過早。不過本土Early Stage風投往更早期發展的趨勢我們認為是不會改變。
七、中國的智能手機品牌遇到瓶頸,開始走VC路線
印度是全世界第二大智能手機消費市場,2018 財年,印度消費者在購買小米、OPPO、Vivo和華為手機上花費了超過5千億印度盧比(約68億美元),幾乎是上一財年花費的兩倍。其中,小米占據了27%的市場份額。
2018年印度的智能手機銷量已經出現放緩的跡象 。根據志象網的報道,一度排名第二的聯想已經退出,OPPO的凈虧損也越來越大(2017-17財年4.2億盧比,2017-18財年35.8億盧比)。而不可避免這個趨勢2019年會持續。 中國手機品牌在建廠之外,會尋找新的增長點,比如戰略投資來實現自己裝機量的附加值。
雷軍就曾宣布,要在未來5年內斥資10億美元,在印度投資100家手機APP創業公司。包括三星(最近投了一家中國北京的OTA)在內的其他手機品牌也同樣會走這個路線。這也符合流量價格攀升時創業公司的切實需要。
理論上行得通,不過能不能做好,還有很多因素會影響。
八、出現更多直接面向消費者的品牌
現在大多數電商,還都是“雜貨鋪模式”。但是我們這一年來一直有一種感覺,市場可能需要的并不是渠道,而是產品。有了消費能力了,但是消費選擇還是很有限。很多西方品牌在印度多年來做的大水漫灌模式,并不能讓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印度中產消費者感冒(想想寶潔這兩年在中國的問題你就明白了)。
我們一個好朋友做的男性護膚品牌最近實現了還不錯的退出;另外一個好朋友在做養生品品牌。 更不用說瑜伽大師Baba Ramdev創立的生活用品品牌Patanjali的巨大成功了。
而移動互聯網讓這些新的品牌有更多的機會直接觸達消費者,預期未來會有更多這樣的品牌出現,我們認為這也是大消費領域的大集會。
九、消費金融和網絡借貸仍然會吸引大量資金, 但是相關公司估值未必能提高很快
印度的金融科技領域過去幾年涌入了大量的創業公司,覆蓋中小企業融資、消費信貸、流量和SaaS工具下面的各個細分領域。 而在消費信貸領域也有各種不同的模式被嘗試。很多金融科技領域的公司都宣稱獲得了4000萬美元以上的融資。
而P2P領域,自2017年10月印度儲備銀行(RBI,印度央行)發布了監管細則之后,也有了相當的發展。一方面市場需求很大,另一方面政府層面也很支持,表示要打造印度的“金融科技和工業4.0”。但是其實目前獲得牌照的并不多,2018年一整年只有11家P2P獲得了作為NBFC-P2P公司運營的RBI許可(最新的名單10月底公布)。
印度的監管顯然比我們見過的很多國家的監管聰明得多,很多監管建立的基礎設施也還不錯。然而,野蠻生長在印度也是行不通的,只有擁有良好風控和掌握數據的平臺才能得到投資人的認可。在得到錢的同時真正把估值漲上去。
十、中國PE們還在觀望,更傾向于投資而不是收購
對于印度這個市場,其實資本們的感覺是大機會不敢錯過,但是同時很多人對短期的信心并不是很強(Rightly so)。雖然現在正處于第二波投資熱潮之中,看起來風光熱鬧,但所有人心中都有疑慮。很多有名的后期和戰略投資人都在看,但很多時候也只是撒點錢占個位置,目前全資收購或者控股來自己管的可能性并不大。
因為印度互聯網規模雖然潛力巨大,但是并不等于5-10年前的中國,這個國家政體完全不同,社群、階層、語言、宗教、政黨也相當復雜,并不容易。需要能夠沉得下氣來深耕。
不過,就是因為印度的龐大和復雜,這個市場即使切開來也是會看到不同的機會。比如南部的達羅毗荼語系各邦加起來也有超過兩億人,有著和北印很不相同的語言文化和生活習慣;目前很多創業公司主要滲透的8大都市區加起來也有一億多人;說印地語的北方邦則是全世界最大的省級行政區,人口超過兩億,只不過人均GDP只有不到800美金(大概是中國1996年的水平)。(來源:墨騰創投)
以上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雨果網立場!本文經原作者授權轉載,禁止二次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