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矚目的“商業奧運”——2018天貓全球雙11再次刷新了紀錄:11日凌晨1點47分26秒,雙11交易額即突破1000億元人民幣。
十年間,天貓雙11從一個“光棍節”大促活動,成長為一場商業奧林匹克。如今它已成為中國電子商務行業的年度盛事,并且逐漸影響到國際電子商務行業,成為全民共享的購物狂歡節。
十年來,“雙11”也見證了中國電子商務的跨越式發展。根據智研咨詢數據統計,中國網購規模占社會零售總額(剔除石油與餐飲)的比例從2010年的3.5%提升到2017年的19.9%。中國是世界主要國家中電子商務滲透率最高的國家。我國電子商務市場規模是排名第二的北美市場的2倍多。同時意味著世界其他地方的電商發展水平比中國落后5-10年。
改革開放40年,我國制造業從價值鏈最底端攀登高端,走出了一條真正的中國制造之路。電商出海是全球互聯網給予中國彎道超車的時機,也是歷史給予中國制造的機遇。如今品牌出海將是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品牌的最優路徑,偉大的品牌也將成就偉大的出海贏家,未來將有更多民族品牌立足中國,走向世界。
有人說11月9日、10、11日蠻有意思,119要防火、110要防盜、1111要防敗家娘們。一句玩笑話道出了雙11巨大的吸金能力。這一天讓海外華人也換了海淘方向,紛紛跨?!岸缡帧保辉谶@一天Postman(跑死你)有可能說我要離職不然真被跑死;單身狗說要對自己好點買買買;也有人看熱鬧,就看你雙十一交易額能不能高點再高點。
購物是要的,熱鬧也是要看的。熱鬧的背后往往有新的轉機。
2009年雙十一:淘寶單日交易額突破5000萬元;
2010年雙十一:淘寶商城創下了9.36億元交易記錄,較2009年同比增長了1700%;
2011年雙十一:淘寶商城全天的支付寶交易額突破33.6億,為2010年同天交易額的近4倍;
2012年雙十一:天貓和淘寶的總銷售額達到191億元,接近去年同期的3.7倍;
2013年雙十一:淘寶支付寶成交金額高達350億元,這個數字遠遠高于去年的銷售額近2倍;
2014年雙十一:雙十一當天天貓交易額突破571億元,比去年大增59%;
2015年雙十一:本年僅阿里巴巴平臺,天貓交易額就到達912.17億元,全網銷售總額達到1229.37億元,較去年增長52.7%;
2016年雙十一:天貓商城當天的銷售額就達到了不可思議的1207億元;
2017年雙十一:交易額達到1682.69億元,再次刷新了2016年記錄,同比增速為39.36%。
2018年雙十一交易額有可能再創新高,但是,我們也看到了2014年后續增長速度出現了大幅度下降。凡事都會經歷萌芽、發展、成熟、衰落這樣的周期,同樣的市場同樣的模式也難逃周期定律。我國的雙十一經歷十年快速發展期,已逐步進入成熟階段,未來雙十一可否持續增長呢?所謂變則通通則久,創新和變革將有助于延長其發展及成熟期。
由全球最大傳播集團WPP與世界領先的市場調研機構Kantar Millward Brown聯合谷歌共同發布了一份關于中國品牌出海情況的數據報告,并且評選出了《Brand Z中國品牌出海50強》排行榜。榜單充分考慮了中國出海品牌數量的快速增長,上榜品牌數量也由2017年的30個擴大到50個。
令人意外的是有些國人并不了解的品牌卻在海外大獲成功,Anker(湖南海翼電子商務股份有限公司)力壓力海爾集團排名第7,GearBest(深圳市環球易購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排名第22僅次于中國石化,Sheln(南京領添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排名24在oppo、vivo之前,Zaful(深圳市環球易購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排名34在百度之前,Banggood (棒谷網絡科技有限公司)、Aukey(深圳市傲基電子商務股份有限公司)分別排名48、49,在美的集團之前。
對于中國出海品牌50強中的Anker、GearBest、Sheln、Zaful、Lightinthebox、 Banggood、Aukey這7大品牌公司相信很多人并不了解。但他們成功的背后蘊含了兩層重要涵義:
第一,這7大品牌背后的企業成長極快,平均通過5年時間就實現了快速崛起,這正是海外市場給予的機遇;
第二,這7大品牌企業全部是出海電商模式,這也證明了向海而生的巨大勝利。
即便是今日大紅大紫的大疆無人機、優必選、科沃斯,更多是依賴海外市場的發力,例如大疆無人機被業內人士譽為超級獨角獸,其在2016年無人機銷售額約為100億元,銷售收入中有八成來自于海外。
背后的原因就在于國內人口和流量紅利的增速降低,預示著國內市場的開發將從增量競爭變為存量競爭,經過10多年高速發展,中國市場的手機滲透已經接近飽和,到2016年中國的手機普及率已經超過96部/100人。2017年國內手機銷量增長-4%,2017年注定是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的一個拐點,也是中國互聯網紅利的拐點。
然后反觀海外市場,擁有60億人口、38億網民,是國內市場的5倍,同時像東南亞、印度、中東、拉美、非洲等地市場是正在快速增長的增量市場。這些經濟體正在經歷中國走過的電商之路,也正是中國品牌出海的新大陸。
電商出海是中國產品百年來第一次有機會直達全球消費者。這是全球互聯網給予中國彎道超車的時機,也是歷史給予中國制造的機遇。
回顧歷史,鴉片戰爭至新中國成立之間的100多年,我們面臨的處境是國外商品的肆意傾銷,中國制造還談不上體系,國際貿易主導權被西方完全壟斷。新中國成立之后我們擁有了主權,但是工業體系是百廢待興,工業品難以滿足自身需要,日常生活依賴洋釘、洋火、洋油、洋灰、洋布等,出口能力微弱。
從改革開放開始,中國制造業篳路藍縷,走出一條艱辛的演進之路。
1、三來一補
在80年代初期沿海地帶出現三來一補貿易形式,其中來料加工指外商提供原材料,委托我方工廠加工成為成品。產品歸外商所有,我方按合同收取工繳費中企只負責裝配生產,賺取勞務費,處于價值鏈最底端。
2、OEM代工生產
國外品牌商利用自己掌握的關鍵的核心技術負責設計和開發新產品,中企按設計采購、裝配產品,轉賣給國外客戶。中企自主經營,采購原料,按國外客戶的設計生產,價值鏈上升一層。
3、ODM研發生產
中企根據外商的規格和要求,設計和生產產品。中企擁有設計能力和技術水平,擁有一定的議價能力。中企研發和設計產品,價值鏈繼續上升。
4、出海電商B2C
中企直接面向全球終端消費者,完全自主設計、生產,擁有品牌和定價權。中企擁有產品自主權,獲得品牌溢價,處于價值鏈高端。
這就是中國制造業艱難發展的歷程,出海電商B2C讓中國企業第一次有機會直面全球消費者,不需要再依賴海外企業的生產技術、不需要再看海外渠道貿易商的臉色。全球直達意味著去中間化;意味著產品可以快速反饋、創新迭代;意味著中國企業可以定義新產品、打造民族品牌!
時代伯樂新消費投研團隊認為,極致品牌造就出海贏家,品牌出海將是我國電商未來十年的主戰場。主要原因有以下三點:
1、供給端,中國擁有這個世界上最完整的工業體系
坊間流傳“東莞堵車、全球缺貨”,全世界52%的玩具產自東莞,全世界70%的鼠標、鍵盤、電容器產自東莞,智能手機出貨量占據全國半壁江山,而東莞只是中國眾多制造業城市之一。
按照工業體系完整度來算,中國以擁有39個工業大類,191個中類,525個小類,成為全世界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聯合國產業分類中所列舉的全部工業門類都能在中國找到。如果一家制造業廠商在中國打半小時電話就能完成的配套工作,到其他國家可能要半個月才能搞定。完整的工業體系意味著擁有完善的產業集聚優勢、合理的分工、富有效率的供應鏈、柔性化的定制能力。意味著可以最低的成本生產最多的產品。
一個熱水壺國內成本價大概40元,在國內零售價79-119之間的價格戰打得頭破血流,但是買到歐洲可以35歐元,買到美國可以是40美元,這就是出口電商活生生的例子,對于國外消費者來說,舍此一家別無更具性價比選擇。
2、渠道端,多少個經濟體就會有多少個京東
在全世界范圍內,渠道端的兩大代表:平臺型企業和垂直電商企業正在快速發展,近年來以亞馬遜、eBay、速賣通、wish等為代表的國際電商平臺高速增長,同時區域性平臺也在大展拳腳,目前已經形成規模的有50多家分布在歐美成熟市場、金磚國家新興市場和亞非拉正在崛起的市場。
整個電商平臺格局經歷了從垂直到綜合再到垂直的演進過程,全球性平臺持續發力、區域性平臺仍有機會,多少個經濟體就有多少個京東。
單就歐洲市場而言,就有一大批快速成長的電商平臺,這都為品牌出海創造了機遇:
Allergro是波蘭最大的電商平臺,擁有超過1500萬名客戶和7000萬在售商品。該平臺只支持波蘭語。
Asos是一個面向年輕消費群體的英國時裝電商網站。其在售商品超過80000種,面向澳大利亞、美國、法國、德國、西班牙、俄羅斯和意大利等市場銷售。
Cdiscount是一個日常訪問量超過100萬人次的法國電商平臺。它所銷售的產品種類繁多,年銷售額超過20億歐元。
Cel是羅馬尼亞的電商平臺,在售商品超過50000件,擁有近一百萬的客戶。零售商可以在平臺上免費注冊。
DaWanda是一個英國手工藝品的電商平臺。超過320000名設計師在網站上銷售他們的作品,并且產品支持定做。
Emag是羅馬尼亞最大的電商網站,每天有數以萬計的客戶。零售商可以免費注冊。
Flubit是一家以有競爭力的價格著稱的英國電商。它有超過6000萬種的在售產品,并允許賣家整合自己的產品目錄。
Fnac是一家在售產品種類齊全的法國電商平臺,擁有百萬用戶。Fnac在法國和其他國家都有有實體店,并整合了全渠道零售(Omni-Channel retailing)的經驗。
Zalando是一家德國電商平臺,其業務已經擴展到歐洲的多個國家。它最初試圖復制Zappos(美國鞋類網站)的模式,但后來發展成歐洲最大的電商門戶網站之一。它擁有超過2200萬名客戶在售品牌超過2000個,商品超過250000種。
市場四象限理論就是把全場市場看做一盤棋,可以分為國內線上、線下,海外線上、線下四個象限。線下市場需要重金投入,對企業初創或者正在崛起的企業來說可以適當投入,但不應該是主戰場;國內線上紅利減弱、競爭激勵,海外線上成為首選主戰場。
這里有2個關鍵指標:海外市場電商滲透率、海外市場網民滲透率。海外市場電商滲透率低預示著海外零售正在轉到線上,每年平均增長1.2個百分點,海外市場網民滲透率意味著電商市場的規模,每年平均增長1.4個百分點,這兩個指標對標中國即可以判斷未來海外市場的機遇期。
海外零售市場整體上正處于線上替代線下的過程,中國電商滲透率在2017年達到20%,高于全球平均水平10個點,高出比例便是跨境電商未來的增長空間,歐美發達區域、金磚國家區域、發展中國家蘊藏巨大市場。
欲帶皇冠,必承其重。出海電商實現了從產品設計直達終端零售,從國內跨海越洋到海外,獲得了價值鏈最高端部分,必然也要承受更多的責任。外貿保護主義政策、海外消費習慣、知識產權保護、跨境物流整合、匯率波動、海外文化洗禮等等都可能成為成長路上的風險點。
例如中美貿易戰,自2018年9月24日起,美國政府將實施對從中國進口的約2000億美元商品加征關稅,稅率為10%,并從明年1月1日起加征關稅稅率提高到25%。不管后續事態是否會有緩和,但是對中國品牌出海的心理影響已經被無限放大。未來路上類似這樣的不確定性政策、黑天鵝事件將會時常發生。
但是中國經濟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個小池塘。真正優秀的企業依然會大放異彩,2013年創立的浙江執御以銷售額衡量,已是中東地區最大的B2C公司。中東作為全球動蕩之地,竟然可以崛起這樣一家扛得過亞馬遜,碾壓得起本土企業的中國式出口電商企業。執御,名字出自《道德經》“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放在企業的目標語境下,這個名字可以理解為:執“跨境”之“道”,“御”中國制造,創中國品牌。
國家和中國文化是所有出海企業資源與自信的源泉,也是我們創新創業的原點。背靠國家一帶一路大政策方向,依托中國文化孕育的中國智慧,把握品牌出海的大趨勢,相信更多企業將立足中國、走向世界。
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雨果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