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美國消費者而言,或許一條普通的皮帶并不意味著什么。但事實上,流通在美國市場的每一條皮帶所歷經的160000英里路程的背后,是其所依賴的龐大復雜的企業網絡。而這些扮演著不同角色的企業,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壓力——隨著中美貿易戰打破太平洋沿岸貨物和原料供給的秩序,耗時數年才建立起的供應分銷網絡正面收到巨大挑戰。
而皮革零售產業,就是這場戰爭的縮影。
2017年,美國從中國進口了價值約2.17億美元的皮帶,而這僅是兩國每年數十億美元皮革貿易中的一小部分。然而在火力全開的關稅戰中,特朗普政府在最新一輪的加稅名單中囊括了皮革、皮帶和其他配件,而中國也對包括皮革在內的1100億美元的美國商品進行加稅。
長期以來,中國被稱為“世界工廠”,生產供給了全球市場上大部分皮革制品,但現在,由于兩國的貿易關系產生裂痕,為其他競爭對手創造了機會。因此,美國皮革產業面臨著嚴重的危機,而中國皮革工業協會名譽會長也表示,大約有100億美元的進出口皮革產品受到影響。
至于關稅戰的難題如何在皮帶零售業上演,故事要從德克薩斯牧場的一頭母牛開始說起。
18年來,德克薩斯沃斯堡的Texpac Hide and Skin Ltd.公司(下文簡稱Texpac)一直負責從屠宰廠和肉制品廠獲取新鮮牛皮并對其進行腌制,經過加工的皮革被裝在集裝箱里,出口到世界各地。像Texpac這樣的原料加工商,事實上十分依賴中國的皮革生廠商購買他們的庫存。去年,其生產的單價約為10美元的皮革品,有一半都流向了中國。
上個月,作為對美國政府再次加征關稅的回應,中方對部分美國進口皮革商品加征了5%-10%的關稅。Texpac和其他生皮加工商正面臨著來自澳大利亞和巴西同行競爭對手的威脅。德克薩斯太平洋銀行行長Jamie Zitnik說:“如果加工商不接受加稅,那么中國將尋求其他國家的原料供應商,因此加工商們并沒有選擇的余地。”
關稅對本就低迷的皮革產業無疑是雪上加霜,而當前又恰逢“人造皮革代替真皮”的潮流,加工商們也因此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困境。
據了解,Texpac每周月加工25000生牛皮,每月有80個集裝箱的貨物發往中國。在45美元的價格下,加收5%關稅后,相當于每集裝箱要多出1 440美元。過高的價格導致Texpac只能向中國買家承諾將分擔一些額外的關稅負擔。
中國皮革制造廠主要扮演著生皮脫毛、染色再制成皮革的角色。絕大多數皮革廠位于中國的郊區或是農村地區,目的是最小化生產成本和運輸成本,但關稅戰卻成為他們最大的成本問題。東莞一家皮革公司的總經理表示目前已經停止了美國皮革供應商的訂單。除了難以承擔的稅費外,其表示由于中國港口目前對美國進口貨物加緊了審查,導致海關的手續成本變高。
該負責人表示,盡管已經和美國供貨商建立了多年的合作關系,但其目標仍然是完全放棄從美國市場采購原材料。而另一家皮革廠則在泰國建立了工廠,重新規劃美國貨物的運輸路線,以此避開關稅。
從中國出貨的皮革加工用品需要用特殊的方式儲藏運輸——包裝箱需要經過仔細清潔、填充內襯材料,防止在運輸過程中任何濕氣的進入。目前,由于擔心貿易戰再次升級,美國經銷商加大了皮革產品的進口力度,各運輸公司面臨著裝運量急劇上升的難題。而皮革產業對運輸業而言也十分有價值,因為存在許多退運貨物的情況,而這些貨物剛好可以利用一些重新退往亞洲的空箱。而據統計,去年從亞洲運往北美的集裝箱超過1800萬件,其中只有不到800萬件是裝滿退回的。
沃爾瑪和Target在內的許多美國主流零售商,都從中國供應商那里采購皮包和皮帶等制成品。然而這些公司目前面臨著要額外支付10%關稅的局面。中國第三大皮革出口公司的負責人預計美國客戶會要求減價來分攤關稅成本,其表示如果自己的企業不分攤部分關稅,美國客戶很可能會停止合作和訂貨,那么皮革廠將被迫倒閉,但降低價格將意味著要蒙受更多的損失。該負責認將這種局面稱之為“要么馬上死去,要么慢慢死去” 。
從中國出口的皮帶最終要運往美國市場,而美國的零售商們則面臨著新一輪的業務損失。關于這一點,無論是零售巨頭還是小型經銷商都發出了一樣的聲音:消費者將為之付出代價。業內人士表示,大部分美國零售商都無力承擔額外的關稅,所以必須轉嫁這一成本,而消費者作為終端將最終承擔這一切。其指出,在中國以外的地區尋找供應商是困難的,工廠資質、生產標準、原料運輸、財務體系等問題的解決至少需要一年的時間才可以完成供應鏈的轉移。
對于美國消費者而言,他們將面臨著一場由關稅戰引發的災難。中國制造已經蔓延在美國市場的各個角落。許多消費者發現目前流通的商品絕大多數仍然來自中國。而關稅的加征在皮帶的價格上也尤為明顯,無論是五六十美金的普通皮帶還是三四百美金的設計師產品,浮價對消費者而言都是一筆巨額代價。
總而言之,皮帶產業乃至整個供應鏈的動蕩,只是關稅戰背景下,一個微小而真實的縮影。而至于兩個零售業尤其是日常消費品的市場形勢,依舊在緊張的局勢下令人擔憂。
(編譯/雨果網 郭匯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