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在7月6日懲罰性地對340億美元的中國進口商品加征關稅,實施了自己500億關稅計劃的第一步。而中方也對此作出強勢回應,立即對相同數量的美國商品進行加稅,其中包括哈雷摩托、威士忌酒、橙汁等數百種標志性產品。
然而當前,中美雙方之間不斷升級的貿易戰正導致部分企業考慮將工廠遷出中國。
廣東部分工廠負責人表示,鑒于目前關稅和中美雙方貿易措施的不確定性,他們正計劃在中國以外的地區進行生產。
日本電子公司Aoyagi駐香港負責人Angelo Cheung日前在接受《金融時報》采訪時表示,由于貿易戰的風險,對接美國市場的一些訂單已取消。Cheung表示自己的工廠正在考慮其他選擇,包括將部分供應鏈轉至越南地區。
據外媒報道,隨著中國商品進口美國所面臨的關稅逐漸攀高,越南、柬埔寨等東南亞地區對在中國設有工廠的外資企業而言,有著前所未有的吸引力。包括Steven Madden(美國時尚鞋履品牌)、Tapestry(皮革公司)、Vera Bradley(箱包皮牌)在內的許多公司目前都有類似想法。
“這種趨勢將逐漸發展,因為中國制造的產品將愈發昂貴。” 美國消費電子產品Capstone的香港分公司的總裁Larry Sloven如是說。
近年來,隨著中國從低端制造業到高新技術產業的產業升級,不少生廠商都面臨著壓力。而關稅戰無疑是對所有生產商的當頭一棒。Larry Sloven表示,部分生廠商都擔心下一次的關稅政策會成為殺手锏。而泰國、越南、柬埔寨和馬來西亞則是潛在替代市場。
美國時尚協會在7月份發布的“時尚產業基準研究(Fashion Industry Benchmarking Study)”中表示,盡管全部受訪公司目前的供貨來自中國,但67%的企業表示計劃在兩年內降低來自中國的供貨數量。而在2017年的調查中,僅有46%的企業有相關計劃。其中,70%的企業認為美國的保護主義貿易政策將是他們面臨的五大挑戰之一。
今年4月。一份面向美國30家主流時尚品牌、零售商、進口商和批發商的調研也顯示,人們對貿易戰的擔憂很大程度上導致了他們轉移中國工廠的計劃。
隨著商業環境和貿易政策的變化,部分企業正計劃進行多區域生產。“中國生產+越南制造”已經成為越來越多國外企業的供貨模式。
就目前而言,越南、中國、墨西哥和多米尼亞共和國,這些中美洲自由貿易協定(CAFTA-DR)的成員國是最佳的生產基地,擁有最大的生產優勢。
上周四,中美間緊張的貿易局勢再次升級。特朗普政府聲稱美國產品的核心技術及專利不斷被盜,表示要對中國另外一批160億美元的商品加征高額關稅。而有消息表示,雙方貿易談判代表正在進行談判避免進一步沖突。
(編譯/雨果網 郭匯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