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有賣家在網上發帖子,血淚傾訴自己找無良中介做測評被坑的事。
在帖子中,賣家講述自己找到中介后,每次花費幾千上萬元,預定幾十個訂單幾十個Review,然后,對方按照約定的時間幫自己操作,下訂單,留評論,原本是一個表面上足夠開心的局面,突然有一天,自己的產品Review開始被刪除,接著越刪越多,直至被擼空,同時Listing還被限制留評了,當這個賣家去找對方退款時,對方卻始終語焉不詳。
原本想為自己的Listing快速增評,沒成想增加的評價成了曇花一現,靠自己辛辛苦苦運營收到的真實Review也被刪除,Listing還被限制留評,甚至賬號銷售權限都可能被移除,而曾經“誠信可靠”的中介,消失得無影無蹤,畢竟,在網絡上,“沒有人知道你是一個人,還是一條狗”。
今天這篇,就借著產品Review這個話題,來系統性的聊一聊。
產品Review的前世今生:
我們都知道,早期的亞馬遜只是一個網上書店,而Review則是書評,類似于當前的豆瓣,無論你在哪里買的書,只要你讀了,有感想,都可以發表自己的讀后感呀,所以早期的亞馬遜平臺上,任何注冊用戶都可以發表自己的Review的。
后來隨著亞馬遜產品線的拓展,從單純的售書變成了百貨,再到平臺開放,招募了第三方賣家入駐,亞馬遜都延續著早期允許用戶自主留Review的傳統。當時的亞馬遜平臺上,賣家數量還不多,競爭還沒有那么激烈,很多賣家的運營還基本上靠跟賣,但即便跟賣,大家的生意還都做的風生水起的,還根本沒有人在意產品Review所帶來的影響,自然就沒人去主動增評。
隨著2014年亞馬遜開放招商,大批賣家涌入,格局瞬間發生變化,競爭越來越激烈,而大部分的賣家開始注冊商標,對自己的Listing進行品牌保護,單靠跟賣的運營方式越來越被邊緣化。在這種情況下,賣家只能自建Listing了。可是,自建的Listing,流量很少,權重很低,該怎樣去為Listing增加權重呢?很多賣家開始關注到測評,于是,測評開始盛行一時。當然,在彼時,亞馬遜還是允許測評的,甚至還專門提供了Top 10000 Reviewers清單供賣家聯系。
但隨著越來越多的賣家把測評成為推動Listing權重的主要手段,很多人把原本平臺期望公正真實的評論演變成了金錢交易--我給你返現,你給我好評,測評也失去了其原本的意味,反而讓消費者越來越不信任,于是,亞馬遜開始在測評方面下手。一些Reviewer被限制不能留評,一些不帶VP的Review的評論被刪除,不帶VP的評論在整個系統中的權重被降到很低。
當直評不再有效,當增評越來越難,市場上開始誕生出了專業組織測評的中介。有些人是自己搭建Shua單系統,自己團隊直接操作,有些是通過在當地找一些真實的買家來配合。這就是風靡2016-2018上半年的最火爆的服務商生意。
但亞馬遜絕對不是吃素的,利用大數據來進行秋后算賬,把欺詐行為和虛假行為一網打盡。我們想一想,提到美國的教育,大家都知道那是“寬進嚴出”的,入學容易畢業難,想在亞馬遜上作假,那也真是一樣一樣的。
很多賣家覺得郁悶,不知道自己的評價為什么被擼空了。亞馬遜是怎么來識別的呢?
第一根據電腦和網絡來識別。
如果是自建的Shua單系統,每次賬號登錄時,虛擬的電腦主機和網絡IP都可能是即時變化的,試想,作為一個真實的用戶,怎么可能每次登錄都用不同的電腦和網絡呢?所以,如果每次登錄的電腦和網絡都有很大差異,Shua單無疑。
第二根據消費者購買行為。
一般的消費者,即便是Prime會員,購買的頻率也是比較有限的,而購買前的產品搜索、頁面瀏覽、選品的連貫性和收件地址等要素都會相對來說具有一致性,但如果一個賬號購買頻率過高,上來不經任何搜索和預判,直接下單購買,購買的產品彼此相悖,收件地址各有不同等,都會被系統判定為Shua單。
第三根據購買賬號的留評比例。
稍微有運營經驗的賣家都知道,亞馬遜平臺上的平均留評率不足百分之一,但如果一個買家高頻購買,且凡是購買都100%留評,你覺得,他會是真實的嗎?亞馬遜也會對此類賬號判定為Shua單。
第四根據賬號彼此之間的關聯。
如果一個賣家賬號被判定為Shua單,如果賣家為了申訴賬號而舉報列舉了一批為自己Shua單的買家賬號,那么,這些買家賬號又給其他哪些賣家留了評論呢?行為具有一致性,為A做Shua單,在B賬號的購買也同樣有Shua單的嫌疑,好,統統刪除。
當然,亞馬遜在判定Shua單上肯定不止上述這些,但上述這些是我們作為普通賣家都可以理解的,僅僅照著上述幾條來倒推,你就仿佛看到一個赤裸裸的自己行走在亞馬遜平臺上,你的任何行為,都被系統盡攬眼底,所以,你還為自己的想法覺得妙不可破嗎?你還為自己作假Shua單被識別喊冤嗎?
沉浸在跨境電商行業這么多年,做了這么多年Ebay、速賣通、Wish和亞馬遜,打心底的,我一直喜歡亞馬遜平臺的公平、公正,我也越來越相信運營中那種真實的力量,不欺不詐,不慌不忙,在產品Review上,我的觀點一直是,慢慢來,比較快。(來源:跨境電商贏商薈)
以上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雨果網立場!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