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大促當天,京東宣布獲得谷歌投資5.5億美元。
谷歌擁有海外市場最優質的用戶流量,而京東則擁有在多個品類的供應鏈和物流優勢。此次合作有很大的想象空間。
對于很多西方市場(尤其是英語國家市場)來說,亞馬遜已經逐漸取代了谷歌成為產品搜索的主要入口(類似中國消費者在尋找產品的時候習慣用淘寶、而不是百度);谷歌自然不愿意看到這一趨勢繼續擴散,在特定國家通過關聯公司直接給用戶提供轉化購買選項可能是最有效的對應措施之一。
就像谷歌已經在旅游(OTA)領域的做法一樣;也和Facebook最近在東南亞擴張內置C2C電商平臺Marketplace異曲同工。
而在618當天,Shopee的母公司Sea也宣布募集了5.75億美元可轉債,超過預定4億的目標。
谷歌投資的作用被夸大了嗎?
在墨騰東南亞電商圈的朋友當中,很多人都認為這次聯合“算不上”什么。畢竟5.5億美金對谷歌來說不是很多錢;相比之下阿里巴巴已經給Lazada注資40億美金。
墨騰不同意這種看法。首先,阿里巴巴完全控制了Lazada,40億美金的投資也不是一次性注入,而是分階段。其次,如果細看谷歌過往的直接投資中,超過1億美金的項目不超過一打。
換句話說,這次投資對谷歌來說是一次很有誠意的嘗試。
而且在這種背景條件下,可供谷歌選擇來合作的企業還能有誰?亞馬遜?阿里巴巴?還是Flipkart?顯然京東是最符合邏輯的選擇了。
全球化路上的挑戰
京東一直在加速全球化的腳步,然而在國際市場落地這一塊,京東仍然面臨著很多挑戰。例如在泰國和尚泰集團(Central Group)的合資公司。(去年底京東宣布和泰國尚泰集團將合力推出線上電商平臺“JD Central”并計劃于2018年四月上線)。
我們看到,6月18日當天,JD Central已經能夠使用了。 然而距離完整的用戶體驗還有相當大的差距。預計如果9月能解決這些問題就已經很不錯了。
JD Central的網站界面使用了傳統的電商界面
JD Central的產品類別界面也采用了“經典”的東南亞電商風格
JD Central的APP還沒有正式上線
以后可能會是京東的地盤:但目前被阿里巴巴/Lazada的SEM運營占據
總的來看,京東和尚泰的合作注定磕磕碰碰。雙方文化差異不說,尚泰內部可能認為集團的資源和精準的市場入口可能會被認為比京東的專業技術更有價值。
“京谷”“京泰”合作有別
然而谷歌和京東的合作在性質上是不同于JD Central的。谷歌沒有自己的電商業務(而且也看不出有發展電商零售業務的計劃),京東注重的是電商本身而不是流量變現,兩方的利益并沒有沖突。
這也就是說,如果想在合作關系中取得成功,京東需要非常聰明和勤奮的積極探索不同的市場,在當地建立團隊,完善新市場的基礎設施,處理海關事務,并且在復雜的稅務問題中游刃有余。
所以無論什么時候,如何在“大”伙伴加入朋友圈子的時候確保建立健康的合作工作關系始終是一個挑戰。幸運的是就目前的情況來看,谷歌并沒有從事零售業務,而且其收益的主要來源是流量。因此在“京谷”關系中并沒有很多復雜利益合作問題需要雙方在工作中協調。
谷歌和騰訊靠攏?
而SEA的5.75億美元可轉債讓它能夠繼續和阿里系的Lazada對干下去。以目前的燒錢速度來看,這筆錢應該可以維持至少兩年。而在東南亞電商的血拼中,產品和運營上Shopee至少在印尼比Lazada更接地氣。
這也是Lazada最近一系列動作 - 包括撤換CEO和把研發調往深圳 - 的重要原因。
SEA和京東的基因和運營方式完全不同,而且目前互相視對方為競爭對手。或許共同的大股東騰訊故意采取這樣的競爭策略,以降低模式風險?(總有其中一個模式會跑出來)。
接下來需要思考的問題是:谷歌會選擇與騰訊結盟嗎?
要知道,騰訊和谷歌都是印尼出行平臺Go-Jek的投資人;而阿里巴巴和軟銀則支持Go-Jek的主要競爭對手Grab。
如此一來東南亞的市場格局將變得非常有趣:
騰訊-谷歌派(包括Go-Jek)VS 阿里巴巴-軟銀派(包括Grab)。
亞馬遜可能還在等待合適的時機進行大動作。(來源:墨騰創投)
以上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雨果網立場!轉載需經原作者授權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