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貿業務員時常會碰到這樣的情況:當外貿新客戶發來詢價單,您及時回復后,卻沒有下文。是報價太高嚇跑了客戶,還是報價太低,讓客戶一看就知道您不是行家,而不敢冒險與您做生意?其實,對外貿老客戶報價也不容易。價壓得厲害,不知該如何報價:報得太低,沒錢賺;報得太高,又怕丟了外貿訂單。
怎樣報價才有效呢?有經驗的網商首先會在報價前進行充分準備,在報價中選擇適當的價格術語,同時選擇合適的報價渠道,利用合同里的付款方式、交貨期、裝運條款、保險條款等要件與買家討價還價,也可以憑借自己的綜合優勢,在報價中掌握主動權。
一、報價前的充分準備
首先,認真分析客戶的購買意愿,了解他們的真正需求,擬就出一份有的放矢的好報價單。有些客戶把價格低作為決策因素,所以一開始就報給他接近底線的價格,贏得定單的可能性較大。溫州市某公司的曾先生說:“我們在客戶詢價后至正式報價前,會認真分析客戶真正的購買意愿,然后決定是嘗試性報價(虛盤),還是正式報價(實盤)”。
其次,做好市場跟蹤調研,清楚市場的最新動態。由于市場信息透明度高,市場價格變化迅速,因此,必須依據最新行情報出“隨行就市”的價格,才有成交的可能。現在甚至有很多正規、較有實力的外商對中國內外行情、市場環境都很熟悉和了解。因此,公司自己必須對信息也十分了解。同時,作為長期經營專一品種的專業公司,由于長時間在業內經營拓展,不但要了解行業發展和價格變化歷史,而且要對近期的走勢做出合理分析和預測。
二、選擇合適的價格術語
價格術語是一份報價的核心部分之一。因為采用哪一種價格術語實際上就決定了買賣雙方的責權、利潤的劃分。所以,在擬就一份報價前,除要盡量滿足客戶的要求外,自己也要充分了解各種價格術語的真正內涵并認真選擇,然后進行報價。
若選擇以 FOB 價成交,在運費和保險費波動不穩的市場條件下于自己有利。但也有許多被動的方面,比如:由于進口商延遲派船,或因各種情況導致裝船期延遲,船名變更,就會使出口商增加倉儲等費用的支出,或因此而遲收貨款造成利息損失。
若選擇以 CIF 價出口,船貨銜接問題可以得到較好的解決,使得出口商有了更多的靈活性和機動性。在一般情況下,只要出口商保證所交運的貨物符合合同規定,只要所交的單據齊全、正確,進口商就必須付款。就是說,以 CIF 價成交的出口合同是一種特定類型的“單據買賣”合同。
現在利潤普遍不是很高,因此對貿易全過程的每個環節精打細算比以往更顯重要。國內有些企業外銷利潤不錯,他們的做法是:對外報價時,先報 FOB 價,使客戶對本企業的商品價格有比較,再詢 CIF 價,并堅持在國內市場安排運輸和保險。這樣,不但可以給買家更多選擇,而且在運保費上還可以賺一點差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