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亞馬遜的運營中,各種玩法很多,但能夠打造出幾款爆款,精品化運營+爆款的運營模式,無疑是最吸引人的。
但亞馬遜上競爭激烈,如何才能夠高效快速的把一個產品打造成熱賣爆款呢?
在運營實踐的總結中,我覺得,采用螺旋式的運營手法來打造是成本最低、效果最好,同時也最快速的爆款打造方法。具體我們就來看看該如何構建我說的螺旋式爆款打造模型。
玩過竹蜻蜓的人都知道,在竹蜻蜓上升的過程中,往往是呈螺旋式攀升的,如果從平行層面看,在某些平面上,竹蜻蜓未必是上升的,只是在同一平面上的盤旋,這些同一平面上的盤旋,恰好保證了其穩定性,為后一步的攀升提供支撐。在亞馬遜爆款打造的過程中,我們也可以沿用此思路。
通常情況下,在對一款產品進行打造的過程中,我們的運營團隊是這樣做的。
很多賣家辛苦選出來的產品,因為沒有運營思路和方法,基本上就是“上架即滯銷”的狀態,產品上架很久不見訂單,如此一番下來,既對產品沒了信心,也對運營沒了信心。
為了防止這種情況的出現,我們的打造是這樣的。在FBA入倉,產品上架后,我們會直接將產品售價設置為超低價銷售,以超低價來激活銷量,實現該Listing的零的突破,因為對于一條新上架的Listing來說,接單的意義大于利潤(很重要的一句話,大家運營中應該深深印在腦子里)。
為什么這么說呢?
我們知道,亞馬遜對于新上架的產品會給以一定的流量傾斜,當然,流量傾斜是有期限的,同時,系統會根據Listing的轉化情況來做后續的流量分配。亞馬遜之所以會給新Listing流量傾斜,為的是讓賣家們“先甜后苦”,通過前期的容易讓你留下來,當你形成了對平臺的依賴,剩下的就要看你自己的實力了。作為賣家來說,我們就該充分利用這個流量傾斜期。但流量傾斜不是傾倒,對于新上架的Listing來說,流量還是有限的,那賣家就應該想辦法把這有限的流量的效果發揮到最大,即能夠讓流量轉化為訂單,且要確保自己的訂單轉化率高于同行,怎么辦呢?新上架的Listing,沒有什么Review,客戶購買時也會有疑慮,要想化解客戶的疑慮,低價是最有效的方式。面對類似的兩個產品,一個100塊,一個98塊,那消費者肯定會考慮選擇口碑好的,但如果一個100塊,一個50塊,這時候,消費者的選擇則極有可能是低價的那個了,至于低價的那個還沒有口碑積累(在亞馬遜上體現為Review)也沒關系,因為有足夠大的利益促使消費者去試錯。正是基于這種心理,低價成功的獲得了消費者購買時的傾向,產品開始出單了。
賣家眼中看到的訂單,系統看到的卻是轉化率,新品流量不多,憑借低價卻成功轉化出不少訂單,訂單轉化率會遠遠高于同行賣家,此時,系統會分配給你更多的流量,流量越多,訂單自然也會越多。第一個螺旋上升形成:流量上升;同時,也形成了第二個螺旋上升:訂單上升,訂單從無到有,從少到多;另外,還形成了第三個螺旋式上升:BSR排名,新品上架是沒有BSR排名的,但隨著產生訂單,隨著訂單數量增多,排名也開始突飛猛進的上升。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低價接單對于打造一款產品來說意味著:流量、訂單和排名。
新品Listing上架時,沒有產品Review,對于一條光禿禿的Listing來說,消費者心里還是會有不少糾結的,雖然我們在第一階段用超低的價格對消費者做了心理破冰,但超低價畢竟只是手段,產品Review是一個爆款產品的必需,而針對亞馬遜平臺上客戶留評率不足1%的現狀,想要讓一條新品自然的產生產品Review就顯得有點漫長了,在這種情況下,賣家非常有必要采取主動的方式為Listing增加一定量的評論。我這里說的“一定量”,不是指“很大量”,評論要適可而止,我的建議是對于新品來說,能夠上3-5個帶VP(Verified
Purchase)的產品Review即可。
至于安全增評的方式,我之前也有多次寫過,如果需要,可以查看我之前的文章。
擁有幾個產品Review的Listing看起來就會完美多了,彌補了沒有口碑的缺陷,解除了消費者下單時心中的疑慮,訂單轉化率也會有所提升。但僅僅此還不夠,賣家需要隨著訂單數量的增長,確保產品Review成比例增長,產品留評率不需要太高,能夠保證達到總訂單量的3%左右即可,所以,在整過運營過程中,如果正好收到已購買客戶的Review,那是最好,如果沒有,還要適當的保持按比例增評。
隨著銷量的增加,客戶的評價來了,但評價有兩種:好評與差評,雖然作為賣家,我們在努力為客戶提供好的產品和服務,但總免不了會發生意外。當一個差評突然來襲,銷量和排名都會大幅下降,這時候,我們該怎么辦呢?快速的增評,這是賣家最有可能主動操控的方面,無論什么時候,收到一個差評,建議賣家可以快速的補充3-5個好評來稀釋差評所帶來的不利影響,同時,賣家還要對評價內容進行分析,聯系客戶和平臺客服,盡量能夠將差評修改或者移除。
在這個階段,形成了新的螺旋上升:評價數量隨著銷量的增加而增多。
必須承認的是,當前的亞馬遜平臺,競爭非常激烈,在激烈的競爭下,自然流量就顯得有限,賣家要想獲得更多的市場份額,通過站內CPC廣告的方式獲取付費流量就成了運營中必不可少的手法。
站內廣告的玩法和技巧很多,大家可以查看我關于站內廣告方面的文章,在此就不再贅述。
需要強調的是,即便站內廣告前期的轉化不高,ACOS數值偏高,但只要想到當你多接一個訂單的時候,就意味著某個競爭同行少了一個訂單,你們之間的差距要么縮小了,要么就是你更加靠前,拉大了和競爭對手的距離。從這個層面上來說,螺旋式上升在于:銷量增多,排名上升。
基于前三個階段的鋪墊,正在打造的Listing開始形成如下循環:因為產品價格低,所以產生銷量,銷量為Listing帶來排名,隨著銷量和排名的上升,配合以站內廣告的主動流量,Listing獲得更多的流量,于是銷量增長,排名也上升,賣家開始逐步調高價格;如果提升價格之后銷量大幅下滑,賣家要將價格再稍作降低,觀察銷量的變化,待銷量穩定后,再進一步調高價格,價格的調整要“小步慢跑”,即每次小幅度調整,待銷量穩定后再一次調整;這樣一輪一輪的調整之后,出現的結果就是:產品售價逐步提高,直至接近于預期售價,產品銷量在穩定增長,而Listing排名也在逐步提升,三位一體的相互作用,沿著螺旋上升通道,使一條Listing從沒有訂單沒有流量沒有排名的狀態,發展到銷量穩定、排名穩定的狀態。
階段性的穩定與排名的向上卡位:打造的每一個階段都要確保兩個穩定:銷量穩定、排名穩定,而在穩定的基礎上都要實現排名向上卡位;
因為螺旋式上升的爆款打造模式是基于前期用低價來激活銷量的,所以,前期可能會出現虧損的情況,但在運營中,要分階段的將價格逐步向上調整。正常的運營應該如此:設定自己期望的日銷量,如果日銷量從低向高達到了日預期銷量,在銷量上升的過程中,圍繞“銷量上升,上調價格,銷量穩定,”
但上述的打造方法,充其量只能讓一條產品成為暢銷款,但要想成為爆款,讓Listing的排名在小類目前十,甚至成為Best Seller,上述的打法就顯得不夠用了。
要想打造爆款,也就是我們經常心向往之的Best Seller,需要在上述方法的基礎上,把排名卡位放在更加重要的地位,即所有的階段性成果都回歸到對排名高低的衡量上。同樣的價格、銷量和排名三位一體打法,但核心是排名,在某些階段,可以為了確保排名上升而犧牲利潤,當排名到了一定程度,再逐步調整價格,在排名卡位的過程中,小類目排名200,
100, 20,
和5以內是賣家需要面對的檻,突破一個階段,適當穩定一下,然后繼續向上沖,所有的手法都圍繞排名的上升進行,當排名跨過一個檻,價格上調,觀察銷量,銷量穩定的話,降價,沖擊下一個檻,以此類推,直到排名進入了小類目前五名,這時候,因為有了相對穩定的流量,消費者對價格的敏感度下降了,你可以逐步調高價格到預期利潤區間,此時,你需要確保自己的價格在1-10名之間比較有競爭力,基本上排名和銷量都會穩定了,而這時,這條Listing少則每天可以給你帶來幾十上百單,多則可能會是幾百單,一個爆款初步形成了。
在螺旋式爆款打造模型中,因為銷量是處于持續增長狀態的,這個過程中,最忌諱的就是庫存沒有跟上銷量,導致運營中途斷貨。相信有太多的賣家都經歷過斷貨之后Listing銷量下降、排名下降、廣告成本成倍增高的情況,是的,在亞馬遜A9算法體系中,斷貨對Listing權重的影響是非常大的,賣家在爆款打造的過程中一定要做好銷量評估,儲備足夠多的庫存,寧可備貨多一點,也不要出現斷貨的情況。
每個賣家的店鋪都會有各種各樣的多款產品存在,每個賣家在運營中都會考慮到各個產品的運營,這就意味著在運營中,我們需要分心,將心思、精力和時間分配給店鋪里的多款產品,但這樣的分配會造成我們在一款產品上的投入不夠,當然我們會為自己找理由:我還有其他的產品賣得好呀!我的店鋪整體銷量還不錯的呀!但多個產品的銷量累加并不代表一款產品的成功,即便對于一個Best Seller的產品也同樣如此,賣家在為自己的Best Seller興奮的同時,還會分散精力去打造店鋪里的其他產品。
在我們的爆款打造模型中,每一個爆款打造的過程都意味著要全力以赴,將自己的全部身心投注在一款產品上,促成這款產品的銷量上升、排名上升,直至其成為并穩定在Best Seller的位置,再顧及其他。
在這個過程中,可以說是以自己的全力和同行們的幾分之一甚至幾十分之一的用心程度做對比,勝算的幾率自然要大很多。說到底,這才是打造爆款中最核心的要素。
正是沿著上面的思路,我們運營團隊在打造的過程中,屢次打造出來Best Seller產品,當一個個Best Seller在店鋪中被鋪開,業績的提升也是必然的事了。如果你正在為運營發愁,不妨試試上述的方法。
以上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雨果網立場!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