徘徊在底線的中小賣家總喜歡用羨慕、嫉妒的眼光看著圈中最頂端的、月銷百萬美金的大賣。大賣們除了內部資源、算法、黑科技、刷單等等這些最吸引人的戲碼,月銷百萬美金究竟是如何“點石成金”的?
有業內人士從近期跨境電商企業并購公告中看出了端倪:跨境電商做大規模體量的硬道理其實還是在于多店鋪運營。
拓展銷售渠道就能晉升超級大賣?這些修真小說般的爆單劇本就是全部的真相嗎?
從華東的浙江、義烏到華南的深圳等腹地,跨境電商圈中的每個角落總是傳播著“一夜暴富、月銷百萬美金、年銷過億”等各種神奇的劇本。對此,擁有16年外貿電商經驗的海歸賣家、詩書跨境合作社創始人Alex坦言,月銷百萬美金是這些頂頭賣家最基礎的標簽,而真正修成大賣的卻少之又少。
從相關業內人士的分析和平臺出具的賣家數據顯示中可見,截止目前亞馬遜已有超過500萬的活躍賣家,其中有160.9萬賣家有商品上傳到平臺店鋪;一年中可收到評價的賣家有118萬;當月可收到評價的賣家有47.8萬;一年內銷售額超過10萬美金的賣家僅有10萬……
對此,Alex表示現實中的劇本還是較為殘酷的,就以上述的賣家數據類型來舉例說明的話,賣家就可以從中發現自己目前在跨境電商的行業地位了。
1、上傳商品:160W/500W = 32%;
Alex說道,“以這個數據表現來看的話,目前亞馬遜上僅有三分之一的賣家上傳了商品,還有三分之二的賣家都是來圍觀、聽傳說的,且并沒有打算真的干點什么;如果賣家你這時候已經上傳了商品,那么恭喜你已經淘汰了亞馬遜平臺上三分之二的對手了。”
2、一年中收到Review:118W/500W =23%;
從一年中收到買家評價的賣家與500萬活躍賣家的數據占比來看,還不到1/4的賣家在一年的亞馬遜運營中收到了Review;在上述上傳商品的32%的賣家之中,有9%(備注公式:32%-23%=9%)的賣家只是上傳了商品,而并不真正在乎是否有評價;在此基礎上,如果在一年內有收到Review評價的賣家,恭喜你又淘汰了9%的競爭對手;
3、每月可收到Review:47.8W/500W =9.56%;
同樣的,從上述的公式反饋來看,僅有不足一成的賣家每月都能得到買家的Review,那么如果賣家每月都能得到Review 的話,此時就已經淘汰了9成的競爭對手;同時也淘汰了近7成(備注公式:47.8W/160.9W =29.7%)的活躍賣家;
4、月銷10萬美金:10W/500W = 2%;
“第一次看到這組數據,我幾乎以為是自己看錯了,亞馬遜的競爭真的是出乎意料的激烈;在500萬活躍賣家的基礎上,年銷售額超過10萬的賣家居然才只有2%,98%的競爭對手都被淘汰在年銷售10萬美金這個門檻之外。”Alex感慨道。
Alex表示,從Feedvisor 和 Webretailer 做的《亞馬遜賣家生存現狀調查分析報告》的數據中可以看出,500萬亞馬遜活躍賣家中取樣的1500名活躍賣家中,有50%的賣家年銷售額超過10萬美金,有2%的賣家年銷售額超過千萬美金。Alex進一步說明道,“相當于說年銷售額超過10萬的賣家,有4%的概率(備注公式:(1500*2%)/(1500*50%)=4%)可以實現年銷千萬或者是月銷百萬美金。”
在此基礎上,結合文章開篇所說的,亞馬遜平臺上500萬的活躍賣家群體中有2%的賣家年銷售額超過10萬美金這個數據來看,則在亞馬遜上年銷10萬美金的賣家,實現月銷百萬的概率低至萬分之8(備注公式:(10W / 500W)*4%=0.08%)了。
在上述Feedvisor 和 Webretailer的取樣調查中,Alex坦言這種分析還是過于理想化的,因為樣本數據僅為1500個,且報告中并沒有評估刷單、惡意投訴、侵權、關聯等一系列會對賬號及銷售額產生致命影響的因素,對于中小的普通賣家賬號而言,排除這些影響因素干擾死亡的概率,真正成為月銷百萬美金的賣家是微乎其微的;假設任何一個普通賣家單賬號都僅有0.1250%的概率成為百萬賣家,那么如果同時運營10個賬號,這個可能性就上升到了1.25%;而對于本身就年銷10萬美金的賣家而言,在單賬號擁有0.08%成為月銷百萬美金的前提下,賣家想要提高成為百萬美金的概率,對應的渠道載體和運營技巧就顯得尤為重要。
舉一個生活中較為常見的案例來說,Alex表示一個行業中的現存規則總是能夠指導消費者的購買意識:消費者貨比三家的現象是再正常不過的,這時候賣家就需要有意識的自行為買家營造出貨比三家過后的“行業現狀”,指導買家的消費意識。
通常情況下,對于同一個類目、同一個品牌的賣家而言,可以采用不同店鋪渠道下的同款產品以不同的價格,呈現在亞馬遜關鍵詞搜索框下的不同頁面,占據不同流量范圍和關鍵詞頁面排位;買家在瀏覽所有希望購買的產品中會逐漸形成一種意識——“似乎這款產品的價位差不了多少,行情好像都是在這個價格區間內的”;則此時買家在賣家營造的同款產品比對中,已經潛移默化的完成了接觸、了解、信任和達成購買的全過程。“用2到3個不同的店鋪渠道,對核心產品進行這種模式的包裝、完成關鍵詞類目下的整體打造,對賣家而言獲取的是一個品牌的長期價值;一個冷門的SKU或者是冷門的關鍵詞特別是長尾關鍵詞,賣家都需要在活化瀏覽量和訂單轉化率的情況下,把產品做到Best seller。”Alex補充道。
對于非同一個類目的情況來看,追求利潤最大化、銷量最大化是廠商型賣家的主要奮斗目標;要想在短時間內以最低成本讓多個SKU達成爆單,賣家可借助流水化的產品上新、標準流量的獲取和CPC的投入,在短時間內滋養賬號、打爆款,且此時賣家也需要做好犧牲個別賬號的心理準備;在20-30天、30-45天這些工作周期之后,運營團隊就需要對精準的廣告投放及站外引流做升級,在運營管理上做好明確的工作分工,衡量賬號塑造爆款的潛在能力分析;對部分出現爆款的賬號做精細化維護,提高產品的訂單轉化率及后期的服務優化和升級。
(文/雨果網 鐘云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