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是電子商務最關鍵也是最敏感的話題,某種意義上,是決定成交的核心因素,也是我們五年來一直研究的方向之一,雖然目前中國電商總的體量大于美國,但在具體行業發展方面,還是有一定距離。
幸運的是,心理學可以助它們一臂之力。本文一網打盡目前產品定價心理學的所有要點,分為 4 步,29 個策略。這 4 步內容分別為:定價、強化印象、刺激購買欲、最大化收入。
從此處開始,你將成為操弄人心的定價高手!
大公司往往在定價上面特別有優勢,他們能夠花大把錢來做市場調研,最后給產品做出來的定價往往是最優策略。但是小公司往往就限于囊中羞澀,沒辦法在這上面奢侈了。
幸運的是,心理學可以助它們一臂之力。
在基于認知和行為學領域所展開的種種研究,我們知道某些特定的價格往往會帶來奇效,就算你找不出來適合你公司產品的那個最佳平衡點,但是不妨礙你去做各種程度較小,但是威力十足的調整,從而最大化你的收入。所有這一切都無需你再掏一分錢去做調研或者做推廣。
在本章,你將學習到人們是如何處理數字價值的,也就是如何從你給出的一系列數字中進行選擇。
利用「魅力定價」
在過去的幾年時間中,營銷世界「魅力定價」的概念紅得發紫,也就是末尾數是 9、99、或者 95 的價格。 業績是可以自己說話的,請看看 Gumroad 的銷售情況:
當人們都看到的業績提升,他們往往都歸功于數字 9,其實還有另外一方面的因素:左邊的數字。
策略 1:將左邊的數字減 1
當左邊的數字變化時,「魅力定價」特別管用。3.80 和 3.79 相比,一美分的差別肯定沒什么作用,但同樣是一美分的差異,如果是 3.00 和 2.99 美元的話就會產生巨大差異。 為什么左邊的數字作用這么大? 因為它涉及我們大腦在處理數字信息,辨別其價值的慣性方式。
我們的大腦處理數字信息特別快速,完全是下意識的,我們甚至還沒有把數字信息解讀完畢,就已經把它編碼。Thomas 以及 Morwitz(2005)這么解釋道:
當評估 2.99 這個數字大小的是偶,我們的眼睛先掃過的是 2,那么它就立刻把這個數字大小先行做了定位。于是覺得 2.99 比 3.00 要小得多。
策略 2: 構成 「 圓潤及流暢性 」
流暢性意味著我們加工處理信息的容易程度。比如 100 美金就是一個非常圓潤,信息處理時也非常流暢的數字,而不流暢的數字是什么呢?比如 98.76 美金。
研究者發現: 如果它們能夠被流暢的念出來,那么會有利于情緒化的購買。 當消費者能夠快速的處理這個價格數字,那么這個價格在他的心目中就是「正確的」。
研究者同樣發現反面道理也是成立的。 消費者需要更多的精力來處理「非圓潤」的數字,所以這些價格更適合于理性化的購買決策。
盡管上述結論都有非常牢靠的證據做其支撐,但是我還是得提醒各位: 盡管你的定價模型是基于感性沖動消費,但是你還是得盡量避開 100 美金,5000 美金這樣的整數。人們往往會主觀認為這些數字太高了。
那么什么時候「圓潤性」才能發揮作用呢?下面的原則能夠幫你確定何時需要加美分到價格中:
如果你的消費者都是感性消費,那么抹去小數點后面的零頭;
如果你的消費者是理性購買,那么就在小數點后面添加上美分。
策略 3: 這個數字應該有較少的音節
如果你的這個數字發音很長,那么人們下意識地會認為這個數字很大,那么你該做什么自然就明白了。 你要選擇那些具有較少音節的數字,這樣人們傾向于覺得這個價格很便宜。
我們的認知起源于我們的印象 ------萊昂納多 達芬奇
這個世界上沒有什么東西是具有確切含義的。我們對事物的所有理解其實都來源于我們的主觀印象。最后,價格也只不過是一個印象。 這對于你來說是一件好事。目前全天下沒有什么絕對的標準能夠定義出來這個數字是高還是低,這完全取決于人們的印象。
在本章節中,你將學習到如何狡猾地左右人們的印象,你將讓你的價格看起來更低(在沒有修改實際價格的前提下)。
當你的價格旁邊出現一個參考價格的時候,人們往往會根據參照物來判斷你這個價格的高低。
策略 4: 將你的運費和手續費分離出去
如果你是在網上賣東西,那么你應該把運費和手續費分離出去。 人們往往會利用你的基礎價格來進行比對,而不是完全拿到手的總價。 所以,這樣你就更明白怎么做了,旁邊放一個較高的參考價,你放上去的價格應該是剝離了運費和手續費的基礎價。
研究者曾經利用 eBay 的拍賣進行了實驗。這是一場音樂 CD 的拍賣會,有兩種拍賣方式:
第一種是 18 美金的底價,運費全免;第二種是 15 美金的底價,外加 2.99 美金的運費。第二種拍賣方式獲得了大家的好評!那是因為人們將 15 美金看作支付價格進行對比了!
策略 5: 推出分期付費方式
同樣,如果你能推出分期付款方式,人們會覺得你的商品更便宜的,會將每次付費的價格當作你產品的實際價格!
假設你正在出售一款價值 499 美金的線上課程,通過分期付款,比如 5 次付費,每次付 99 美金,這樣你就撥動了人們內心的小算盤。 他們很有可能將 99 美金跟競爭對手的總價 500 美金進行比較,這會給你迎來巨大的競爭優勢。
但是你別誤會了,人們都不傻,沒有人真的會覺得 99 美金是實際價格的。重點是人們在接受這個價格,比對大小的時候幾乎都是下意識,一瞬間完成的。你的分期付款方案很可能在市場上勝出。
策略 6: 你還可以把這個思路推向極致,也就是把價格平攤到每一天
這樣一來這個數字就更小,簡單的提一下,它往往會再次把你的總價在人們的意識中往下拽一些的。 除了數字本身做文章之外,你還可以通過以下策略來調低數字在人們心目中的位置:
策略 7: 將價格擺放在頁面的左下角
這聽起來有點兒奇怪,但真的管用。
研究發現:方向位置跟某些概念是有著緊密聯系的。比如向上的箭頭意味著好,朝下的箭頭意味著壞。如果一些正面詞語放到了屏幕上方正中央,那么人們會念起來更快。數字從左到右,在人們的觀念里是逐漸變大的。
結合以上種種發現,一個置于左下角的價格會顯得更便宜。
策略 8: 利用小一號的字體
策略 9: 如果可能的話把逗號去掉
研究者發現,去掉逗號也會影響人們對數字的認知,比如 1,499 美金和 1499 美金是不一樣的。人們念 1,499 的時候,是 One-thousand four hundred and ninety-nine(一共 10 個音節),人們念 1499 的時候,是 Fourteen ninety-nine(是 5 個音節)。
結合上流暢性,人們會傾向于把后者的數字認知的更低。
策略 10: 措辭
請仔細措辭,尤其是在價格附近的一些介紹、描述型的用語。比如曾經有人做了實驗,單排滑輪價格旁邊貼著兩種不同的表述,其一是「低損耗」,其二是「高性能」。其實都是指的單排滑輪的優勢,但是人們往往更喜歡前者。
在措辭上,要盡可能選取跟「低價」對等的詞語,比較「小」、「低」、「迷你」。
策略 11: 價格比較高的時候盡可能讓數字細化到個位數。
曾經有展開過關于 27,000 處房產銷售的研究。他們發現,當數字越具體,買家越容易掏腰包,比如 362,978 就比 350,000 這個數字更受歡迎。
最大化參考價
剛剛介紹的兩招都是為了讓你降低價格本身的主觀判斷,同樣你也可以把參考價做相應的抬升。
策略 12: 談判時把價格先行抬高一些
賣家剛開始的報價在買家那里是一個標尺,不僅如此,這個報價也應該具體到個位數。曾經做過實驗,人們競猜一款等離子電視的真實價格,如果給他們說這款電視的建議零售價是 4998 或者 5012,他們覺得真實價格就是在這兩者之間,如果給他們說市場建議零售價是 5000 美金,他們會覺得這個電視真實價格遠遠低于 5000 美金。
策略 13: 將人們置于更高的「意外」價格下
有沒有可能讓人們不經意間看到一個高價,從而「顯得」我們的報價低一些呢?這是有可能的,哪怕這個高價商品和我們的商品不相關這都沒事兒!
曾經的實驗。研究人員自己賣 CD。每隔 30 分鐘,旁邊攤位上的小販就把賣 T 恤的價格進行調整,要么是 10 美金,要么是 80 美金。你猜怎么著?對了。10 美金和 80 美金讓消費者形成了一個價格區間, 當衣服是 80 美金的時候,消費者往往愿意付更高的價錢來買 CD 唱片!
如果你是在 eBay 上面賣東西,你也許應該捎帶嘴提一下其他商品都是多少價格,價格越高越好,參考商品跟自己出售的商品沒關系也沒事兒。
策略 14: 將人們置于任何大數底下
這種參考對比甚至都不用是價格,只要是一個數字都行!
下面又是一個實驗。實驗人員叫參與者面向無線鍵盤、紅酒、比利時巧克力,問他們是否愿意以他們各自社保帳號最后兩位數來購買每件商品。在得到了是和否的答案之后,研究者發現了他們愿意花的錢和社保帳號高度相關。下面是無線鍵盤這款商品人們愿意出的價格:
那么你該怎么學以致用呢?你是否要讓客戶閉起眼睛冥想一個更大的數字?不對,你的工作其實更輕松。 你只需要不經意間給消費者展示一個比較大的數字,然后再出示你的價格就可以了 。 消費者并不會注意到這兩者前后的影響關系,只要讓他們看到這個數字就好,其他都是下意識的思考。
如果你在打理一家網店,那么你可以簡單提一下目前有多少客戶。
策略 15: 提一下你過去產品的價格
某些公司往往在推出新產品的同時,讓老產品的價格不斷下調,漸漸淡出市場。但是出乎人們意料的是,這樣的做法大錯特錯。
正確的做法是:反其道而行之!通過把過去的產品提價,這樣你就抬升了人們內心的「參考價」,同樣抬升了是整個系列產品內在的價值。你將把剛剛推出的產品置于一個更加有利的位置上! 相反,如果把過去的產品價格一降再降,無異于在宣告相反的事實。
上述的策略是針對「壓縮」目標價,并且「抬升」參考價。下面的一系列策略會把「目標價」和「參考價」之間的距離拉大!
策略 16: 通過視覺表現,讓兩個價格的差異拉大。
你可以利用一個字體大,一個字體小,兩個數字不同的顏色,來凸顯「目標價」與「參考價」之間的差距。
策略 17: 在一系列價格中安插一個「誘餌」
其實這一招很多人都已經知道。曾經 Economist 雜志推出了這樣三款產品定價:
網頁版:59 美金,實體雜志版:125 美金,網頁及實體雜志套裝版:125 美金。打眼一看,人們會覺得是不是打印錯誤了,為什么第二個產品和第三個產品一樣價格呢?誰會傻到去選第二個產品?
但其實第二個產品,實體雜志 125 美金扮演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沒有它,人們會很快做出決策,網頁版 59 美金的更加便宜;有了它,人們會覺得網頁與實體雜志套裝版 125 美金更加劃算。
于是中間的那個價格就是一個「誘餌價」,商家并不是要靠這個價格開拓市場的,而是要在消費者購買時對心理造成一定的影響。
就算你使用了各種花招來給消費者的心理造成影響,也許消費者還是猶猶豫豫,那么你這個時候就應該「推」他一把。 這個「推」的動作包含了兩個環節:其一是降低支付過程中的「痛苦」;其二是適當地利用「優惠價」來刺激購買。
降低「支付痛苦」
其實我們每一次在購買東西的時候,往往會下意識地覺得一陣痛苦。這個痛苦體現在兩個層面:
1. 當我們看到錢從手上流失的時候;
2. 當我們在消費完之后再支付的時候。
從這兩點入手,你就可以明白為什么 Uber 能夠顛覆出租車行業。
在傳統出租車領域,第一點痛苦尤其明顯。你可以看到計價器不斷地往上跳。每一分鐘都意味著你的錢多出去一些,你的痛苦每一分鐘都在遞增。到了終點,司機師傅伸出手來,痛苦最大化。
Uber 則不痛,它不存在里程數計價,也不存在線下交易。所有的過程都是針對你的卡自動化進行,你無需考慮其中的種種環節,借此痛苦程度也就降低很多。 信用卡自動化支付確實能夠降低「支付痛苦」,但是不一定咱們非得用這一招,下面還有幾條策略供大家學習借鑒。
策略 18: 將 Dolllar 的符號去除
這里要注意的一點是,別把這個符號去除掉之后,消費者意識不到這是一個價格。應該是在大家都知道這是價格的前提下,把美元符號去除掉。
策略 19: 在他們消費者消費前收費
先花錢,再享受,這個次序會讓各參與方受益。 作為賣家,很快地收錢,很快地發貨。作為買方,他們也會在使用產品時更加高興。他們的注意點放在了他們付款后即將得到的好處上,這會抵消支付帶來的痛苦。相反,如果他們先享受了產品,再付款的話,那么痛苦程度會大幅提升。
這個策略對于產品月度訂閱模式來說特別有用。最好是在產品每次使用月的月初來付費,盡可能提前提醒客戶要交費了。 請盡量避免在一個月的月末開出發票,又或者是總結上個月的花銷情況,你這是在給消費者的傷口上撒鹽。
策略 20: 將你的產品打包
為了進一步降低支付痛苦,你應該考慮將你的產品打包。當你提供了一個系列、套餐、打包價的時候,人們是無法將這個價格細化到每個商品都是多少錢的。
如果你決定要給自己的產品打包出售,那么你必須遵循下面兩條重要的準則:不管你往這個包裹里添加了什么產品,這個產品必須帶給人更強烈的快樂,并且跟包裹里原有商品的價格趨于一致。
讓我們仔細展開說一下:
首先,你的產品必須能夠掀起人們情緒上的波動 。盡管單獨購買這個「享樂」型的產品會增加人們的愧疚,但是如果將其打包內化,那么這個內疚感就會降低。 如果你只是把一個「享樂型」產品 B 與產品 A 合并,形成一個打包產品,那么描述不要從整體出發,強調一下購買打包產品后,在產品 B 上會得到怎樣的實惠。
第二點,請切忌打包的兩個商品不要一個價格高,一個價格低,價格低的那個商品會瞬間把價格高的商品的檔次拉下來的。
曾經要人們在家庭健身房和 1 年健身房會員這兩個方案中選擇。大概 51% 的人愿意在家健身,這是很平均的比例對吧?但是,當研究人員在家庭健身房計劃中附贈了一個免費的減肥 DVD 光碟的時候,35% 的人選擇它。免費的 DVD 光碟降低了家庭健身房的內在價值。
策略 21: 把消費者的注意力引導到與時間有關的方面
如果在推銷你的產品時,請不要把人們的注意力往錢這方面引導,而是提及一個比錢更有價值的東西: 時間 。
曾經有研究人員針對一個檸檬汽水店展開實驗。他們用三個招牌,從三個角度來給這個店面打廣告,
* 時間層面:「花一點點的時間,來享受 C & D 檸檬汽水吧!」
* 金錢層面:「花一點點的錢,來享受 C & D 檸檬汽水吧!」
* 中性:「來享受 C & D 檸檬汽水吧!」
當參與實驗者進入店面,他們得知需要在 1 到 3 美金之間選擇自己愿意出的價格。 結果顯而易見,那個跟時間掛鉤的招牌讓人們出的價格更高,是其他兩種方式的兩倍,吸引前來購買的客戶數量也是其他兩種方案的兩倍。
策略 22: 開發一個支付中介
賭場里的籌碼和禮品卡有什么相同點嗎?其實它們都變化了交易方式,降低了消費者的支付痛苦。 通過在錢和商品之間創造一個中介,你扭曲了支付的概念。他們知道自己在支付,但是卻感覺不到支付所帶來的痛苦。
這是一個非常酷的想法。如果你的客戶在你的公司注冊了一個賬戶,你可以要求他們往里面存個 10 美金,這個錢是可以隨時贖回的,并且金額也不大,消費者不會產生太大抗拒心理。更重要的是,這個 10 美金所轉化成的「支付中介」扭曲了人們對支付的感覺,人們在支付的時候也不會那么「心疼」了。
當然這還有更好的做法。鼓勵人們存錢的時候, 還許諾一個折扣力度,存的越多,折扣力度也就越大 。比如如果一個顧客存了 10 美金到賬戶上,那么你給它一個 10% 的折扣,這樣其實就讓它的賬戶金額上升到了 11 美金。
有策略性的使用折扣
折扣如果使用不當,它反而會給你的公司帶來損失。實際上,還有一些人會告訴你絕不要使用打折促銷。這就有點兒太極端了,你可以打折促銷,但是要以恰到好處的方式。
如果打折促銷過于頻繁,人們就會對下一次打折促銷寄予期待,遲遲不消費等待更好的價格出現。另外,它也會降低人們對你的產品價值、檔次的定位。所以首先要注意的就是兩點:
一是不能優惠力度過大;二是不能太過頻繁地推出促銷。 除了這兩點以外,你還應該采取下面的策略:
策略 23: 將打折力度最大化
一開始你就學到了可以讓目標價格拉的更低,參考價格推的更高。同樣的道理可以適用于打折促銷活動上。 現在有一個 50 美金的商品,打折 20%,或者減免 10 美金,其實表達的是同樣一個意思,哪個效果會更好?
后者的效果要遠遠勝過前者。
策略 24: 給打折一個理由
為了避免掉打折會帶來的某些負面判斷,你需要給消費者一個很好的理由。
策略 25: 不要打折之后是個有零頭的數字
如果你還有印象的話,應該記得剛剛我提到如果是個很高的價格,那么就應該開一個整數價,但是在打折的時候,你應該最大化這個打折力度,打折后的數字如果精確的很,反而不利于你的品牌。
如果顧客從你那里買了商品,并不意味著你的工作止步于此。 這個顧客已經成為了你業務上的一個端點,一個可以延伸出無限可能的端點。他有可能嘗試你更高級的產品和服務,有可能重復購買一款產品,有可能推薦別人來購買。一個成功的商業盈利模型就是憑借這個端點,延伸出好多獲取收入渠道。
本章節會教會大家如何以長期收入的角度著手去定價。你將學到下面兩點內容:
1. 如何在無人察覺的情況下提價;
2 怎樣的定價策略會有損于你的業內聲譽;
讓抬價變得難以察覺
在一個通貨膨脹四起的世界里,抬價在所難免。但是消費者可不這么容易接受你的行為。
策略 26: 輕微、頻繁地抬價
如果你的價格是 11.79,那么升到 14.99,這個上升幅度很明顯,但是如果你漲價到 12.99,就不會引起大家的注意。
其實這是很多人都明白的道理,還有專門學者將其形成專業理論。但是在現實中,商家們往往不會這么做。 他們往往將漲價視為最后沒辦法的辦法,萬不得已的時候都不會采取這個措施 。但是,一旦你到了這個程度,你肯定是迫切需要現金流的,你不可能漲價就漲那么一點點,你需要漲價的幅度肯定讓人能夠敏感地捕捉到。那么你應該怎么做呢?
在銷量良好的情況下,逐步,輕微的漲價。不要等到最后火燒眉毛的時候再做這件事。
如果你的價格數年都沒有變化,人們也已經習慣接受這個價格了,一旦價格發生變動,消費者肯定會有所警覺。
策略 27: 不要降價,但是把產品內容、功能進行縮水
這方面食品營銷人員深得此道,他們知道消費者對于食品價格都非常敏感,于是他們不再對價格做任何變動,但是把產品內容進行縮水,比如薯片等零食。
通過此舉,成本下來了,利潤上升了,消費者不會察覺。 如果你要這么做,你應該從這個產品長、寬、高三個方面同比例地縮水,這樣消費者會更難察覺。
避免有害的定價策略
策略 28: 不要使用「引誘顧客買高價商品」策略
「引誘顧客買高價商品」策略的內容:商家放出一個超級具有誘惑力的低價,顧客被吸引到商店,發現這個低價商品早已經賣光,然后營銷人員試著向這個顧客推銷一個更加昂貴的商品。
「引誘顧客買高價商品」固然是不道德的,但是在某些情況下它甚至是違法的。
策略 29: 請謹慎使用「歧視性定價」:
歧視性定價是出自經濟學,意味著商家如果想要實現最大化的利潤,應該根據每個人的消費能力,財力背景來定價,不同的人群面對的價格高低不一。這固然是從理論上站得住腳,但是在現實中一旦你應用了這樣的策略,會在后續消費者的心理造成極其不好的印象。
在面向市場推出產品的時候, 最穩妥的策略應該是一視同仁。
最后的結論:
我是否應該對價格進行 A/B 測試?
筆者曾經做過 A/B 測試,即便得出了某些結論,現實和理論卻往往不能有效結合起來。更何況價格是非常敏感的研究對象,當你在市場上推出兩個不同的價格,很容易在消費者心里產生無法預料的影響。 所以筆者的建議是:盡量不要使用 A/B 測試。你可以測試的是數字的細節信息,比如它的字體大小、顏色、版面布局等等。
最后的定價建議
在應用了上述種種策略之后,如果你還是無法有效地擴大銷量,也許并不是上面的策略不管用,而是你并沒有有效地向市場傳達你的商品價值。 與其再想著定一個新的價格,試著調整你的營銷策略,把你的產品 / 服務真正具有價值的一面傳達出來:
* 是什么讓你的產品與眾不同
* 你的產品比其他產品優秀在哪里
* 為什么客戶會享受其中?
以上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雨果網立場!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