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報道,自2017年1月份以來,美國發生了23起新的貿易爭端,使得2017年成為2001年以來美國貿易糾紛最多的一年,其中幾起貿易訴訟是外資公司提起的。
美國的貿易“戰士”包括財政緊張的太陽能電池板制造商、正在裁員的鋼鐵廠和衰落的加州橄欖種植農場。涉及糾紛的產品包括來自韓國的洗衣機、西班牙的橄欖、中國的鋁箔、越南工具箱、阿根廷的生物柴油和加拿大的噴氣式客機等。
隨著白宮開始重新界定美國在全球經濟中的角色,一些美國公司正利用聯邦法律上的一些變化,要求政府對其外國競爭對手施加貿易限制,美國對外貿易糾紛案件數量激增。
“在特朗普總統的領導下,我們告訴美國的企業,本屆政府比以往更注重執法,致力營造一個公平、透明的貿易流程,確保執法專業、公正,”美國商務部部長Wilbur Ross在一封電子郵件中表示, “我們讓美國企業知道,在面對不公平的貿易行為時,政府會始終與他們站在一起。”
關稅案件一般是美國公司先指控外國競爭者在美國以低價或提供不公平的補貼“傾銷”產品,之后再由美國商務部和國際貿易委員會(International Trade Commission,準司法機構)決定下一步做什么。
Ross表示,希望政府方面能提起更多的訴訟,以節約美國企業在法律訴訟方面的開支。11月28日,美國商務部針對來自中國的通用鋁合金板自發開展反傾銷與反補貼稅(“雙反”)調查。這是1985年至今,美國政府首次自發采取行動。
《華盛頓郵報》得出的“23起”這一數據,是按照2017年上訪者的數量來計算的。假設一家美國公司要求對來自10個國家的產品征收關稅,《華盛頓郵報》將其視為一起爭端,而商務部需進行10次調查。根據調查數據來算,商務部在其新聞發布會中表示,2017年開啟了79個新調查,比2016年增加65%,創16年來歷史新高。
鑒于大多數新案件才通過政府的審議程序,現在判斷是否成功還為時過早。
一些公司希望政府能推行價格限額,禁止外國企業以低于給定價格的定價出售產品。
2017年23起案件中,有2起案件備受矚目,因涉案的3家公司援引了美國貿易保護201條款,要求對所有進口至美國的該行業產品施加一系列關稅。這類案件是需要總統直接簽字同意的,2001年至特朗普上臺前,沒有一家公司援引該條款進行申訴。
“我們在2017年已經看到2起引用該條款的案件,這是特朗普政府將保護美國企業的一個明確信號,” Chad Bown說。Chad Bown是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研究員。
特朗普政府準備在2018年年初對這兩起案件進行裁決。
執行更嚴格關稅是為了確保美國就業率
美國企業聲稱,之所以希望政府對外國企業施加更嚴格的關稅,是為了通過貿易限制來平衡美國的經濟競爭環境,確保美國的就業率,與特朗普上臺或任何政治因素無關。
例如,華盛頓州的一家紙業公司North Pacific Paper指控加拿大的競爭對手向美國市場傾銷低價產品,導致該公司在2016年不得不裁掉了350到450名員工。
與此同時,加利福尼亞州的兩家家族式橄欖種植農場集團Bell-Carter Foods和Musco Family Olive正在要求美國商務部對西班牙橄欖種植戶采取行動,他們表示,這些西班牙橄欖種植戶享受著西班牙政府豐厚的財政補貼,使得他們難以與其競爭。
美國生物柴油制造商聯盟也指出,印度尼西亞和阿根廷的競爭對手正以不公平的價格出售他們的產品。
上文提到援引201條款的其中兩家公司是:位于喬治亞州的Suniva和俄勒岡州的SolarWorld USA,他們是光伏電池與組件制造商。
這兩家公司聲稱,在過去的幾年里,中國光伏設備制造商向美國大量出口低價元件,使他們處于競爭劣勢,導致他們不得不申請破產保護,裁掉數千名員工。
但是,這兩家公司的指控并沒有得到行業其它制造商的支持,美國太陽能行業協會(Solar Energy Industries Assn)表示反對政府對進口的光伏產品設置比以往更嚴苛的貿易壁壘,認為這可能會導致該行業喪失8.8萬個就業機會。
10月,國際貿易委員會對Suniva和SolarWorld USA受到的損害給出了肯定性的裁決,但是兩家公司都表示關稅要求太低。
同樣通過《1974年貿易法》第201條款來尋求貿易救濟措施的還有美國家電巨頭惠而浦(Whirlpool),2017年損失了54億美元的銷售額。
近幾年,惠而浦的利潤率一直在下降,該公司表示,關鍵類別產品——洗衣機的市場份額流向韓國制造商LG和三星,是其利潤下降的原因之一。
惠而浦表示,LG和三星多年來一直在向美國傾銷洗衣機,并將其生產中心移至世界各地來避稅。
LG和三星則表示,他們為美國創造了大量就業。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要求美國政府貿易保護的公司實際上是外資公司,其中包括南亞塑膠(Nan Ya Plastics)的美國子公司,這個臺灣塑料制造商要求美國政府對韓國和臺灣的聚酯產品實行新的貿易限制。
一家名為Ferroglobe的英國重金屬集團要求美國政府限制來自澳大利亞、巴西和挪威的金屬硅。
DAK Americas,墨西哥最大紡織公司ALFA 的美國分公司正與Indorama Ventures USA(印度公司所有)合作,要求美國政府限制來自巴西、印度尼西亞、韓國、巴基斯坦和臺灣的紡織品。
這些國際公司在美國擁有強大子公司,并紛紛要求美國對其他國家施加關稅,說明了一大問題:這些公司發現自己能夠通過將生產轉移到第三國,甚至是美國來避稅。
2017年早些時候,伊利諾斯州鋼管制造商Zekelman Industries首席執行官Barry Zekelman對CNBC說:“實際上,施加關稅行不通的。企業可以通過將生產轉移到別的國家來躲避關稅。”
(編譯/雨果網 吳小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