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亞馬遜的都知道,選品占最重要的一環。如何選出熱門有優勢的產品是值得我們深入研究的東西。很多選品高手都依托于大數據進行分析,為自己的選品工作打好基礎。
常用的選品工具
Amazon Hot New Releases :https://www.amazon.com/gp/new-releases/
利潤成本計算器: http://mjzj.com/mai-jia-gong-ju/cheng-ben-li-run-ji-suan-qi.html
亞馬遜店鋪跟蹤工具:http://amzhelper.com/articleShow.php?id=137
谷哥趨勢:https://trends.google.com/trends/ (需要用梯子軟件)
1688:http://www.1688.com (國內選品出廠價對比用)
數據脈http://datartery.com/signup?i=210826(監控你關注的品類)
找關鍵詞網站
http://www.keywordtooldominator.com/k/amazon-keyword-tool
https://keywordtool.io/
http://mjzj.com/mai-jia-gong-ju/guan-jian-ci-cha-xun.html
http://www.ziniao.com/
https://app.scientificseller.com/keywordtool#/
http://sonar-tool.com/zh/
https://www.merchantwords.com/products
除了以上這些選品工具,選品還可以從大數據出發:
1.如何在沒有產品的時候找到我們想做的類目
通過分析工具更好的輔助選品,以上圖表格數據為例:
新入平臺,不知道做什么也不確定自己的產品是否適合,或者已經在某類目深耕,但想換個類目不知道換哪個,這個時候這個數據就很有參考價值。
購物車為第一判斷方式
搜索量代表產品搜索熱度,訂單量代表產品的轉化率。
但我們在做選品的時候最需要關注的是購物車量,對于線上交易來說屬于沖動消費,所以在挑選過程中買家會把喜歡的加入購物車,然后再判斷是否合適需要,加入購物車部分代表著用戶的真實需求。
訂單量作為第二判斷標準
我們所做的調研,最終追求的都是轉化率,代表我們產出的部分,熱度很高但是最終需求很低,那就不是我們所需要的,結果只是為平臺白打工。
搜索量為第三判斷標準
知道需求知道轉化率,接著就得知道該產品的平臺的真實熱度,如果有很高的轉化率和很高的添加購物車率但流量不大可推測:
有幾個超大型的賣家壟斷了產品,也有可能是某個渠道在做站外引流,全部是直接而來的高效轉化流量,我們不適合碰,因為我們打不過這些賣家。
在搜索量這一行做倒序排列,挑選前20或前50的數據,并截選出來
可看到前幾個月最火的指尖陀螺出現了在我們的分類里,代表了最高的搜索量,交易量和加入購物車量,這時候我們就有了一個可參考的數據。
一直很火的nintendo switch游戲機為例
通過關鍵搜索我們就知道了這個產品的存在于哪個類目(適用于完全陌生的產品)
2.找到相應關鍵詞后為什么不直接搜索延伸的產品而不是這個類目?
因為我們進入的是一個全新的類目,而不是針對于某個產品,但這個產品也是我們重點關注的部分,但我們從一開始更需要知道它所屬的類目。
銷售數量是關鍵
找到新類目和產品之后一定要看它能賣出去多少個,而不是單純的看交易額,單看交易額沒法評估銷售數量有多少,高價產品我們不一定適合。
平臺的基準單價不會很高
對比走FBA的銷售數量和銷售額
其實我們要知道的是有的產品在不同的時間段,不一定FBA就占有很大的優勢。
比如我們看到的表格里的第一個產品,銷售數量很高但它走FBA的很少。第三方出售還是本地發貨,還是這個產品是不是本身是個大件?看到這個數據,這個產品是不是有體積限制,走不了FBA,對于我們來說就是個機會(有海外倉的賣家)
銷售額
從表格里面篩選排序,知道哪些產品是我們可以做的,如果是原裝產品可以規避產權風險
隨后進入同類產品分析。
產品調研方向包含
搜索結果量 最高單價 最低單價 平均單價 TOP20產品價格 TOP20 review數量 TOP20 review評分 review增長率 產品賣點 產品痛點 上架時間 FBA/否
搜索結果量
處在新品調研階段,需要知道通過不同關鍵詞找到我們對應的產品,并且用不同關鍵詞無論是長尾關鍵詞,流量詞,大詞,找到不同的搜索結果。
不能因為一兩個大詞的搜索結果就不做,我們必須知道不同詞段有多少結果,這些數據都是我們目標的競爭對手。
最高單價 最低單價 平均單價
最高單價最低單價找到,才能知道這類目下如何做價格區分。
得出產品平均單價(一般都是平臺的中間價)
我們在有產品優勢的情況下可以高于這個價格,如果我們的產品有隱患就需要低于這個價格。
篩選競品
范圍縮減至top20,銷售排名,搜索結果。
抓住產品價格,Review數量 , Review評分 Review增長率。
現在的Review的堆積非常可怕,一周內就可以增長至數百個數千個,我們需要明確是否能夠達到或追趕上對方的速度,增長率是我們必須要關注的,想對應的辦法來去積壓它。
關注產品賣點
重點關注QA,好評和有圖片的評價
其次是痛點,來自于所有差評,把差評全都找出來
聯系供應商把所有的賣點全部添加痛點全部規避,這樣產品一上線就能規避很多客服和客訴問題
產品上架時間
目前產品的上架時間很少人關注
很多產品上架很多年,除開一些特殊類目比如成人用品類目可以長期經營,上架很多年有的產品熱度已經過了,知道上架時間后可知道整個鏈接成長周期,對于我們自己的產品推動降低風險。
是否有做FBA
有的話正常操作,沒有的話需要分析為什么不做FBA,因為這也是我們需要思考的問題
競品分析方向包含
產品價格 review數量 review評分 review增長率 產品賣點 產品痛點 上架時間 FBA/否 歷史銷量 歷史出價 歷史點擊量 歷史搜索量 歷史購買量 歷史加購物車量 后臺關鍵詞
需關注產品價格,并思考是不是需要開始堆積Review
同樣的也開始把競品的痛點和賣點找出來
關注購買關鍵詞和添加購物車關鍵詞
直接可用這個詞做CPC手動廣告,放到精準,或者放在廣泛里,避開燒詞的過程,自動廣告從大數據來看已經無效,意義不大。
把點擊關鍵詞和搜索關鍵詞放在手動廣泛匹配里,批量放進去。
在新產品里我們不知道怎么做廣告,可利用數據省去時間成本,推廣成本。